浙江在线9月4日讯(记者 孙婧宜 陈天怀)“下一站,受降。”
当地铁报站声响起,视频博主吕子霖迅速用手中的拍摄设备记录下这个特殊的站名。他平时喜欢搭乘地铁穿梭于城市之中寻找各种“故事”,今天专为记录“受降”这一站名地而来。
随着报站的音频被录制,一段沉甸甸的历史浮现眼前——
1937年12月,杭州沦陷。作为通往浙西、皖南的咽喉要道,富阳成为日军在浙江的重要据点,宋殿村是当时的日军江北指挥所,并以此为据点,在富阳周边地区烧杀淫掠,罪行累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4日,侵浙日军洽降仪式在宋殿村举行。为了永久铭记这一历史时刻,宋殿村改名为受降村。杭州地铁受降站,也因此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
距离受降站约700米,是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纪念馆里的“受降厅”尤为特殊,80年前的今天,日方投降代表在这里垂首躬身,向中方代表呈缴证明书、日军驻地表、官兵花名册、武器清册等。如今,当年的洽降场景也在这里被真实还原。
受降厅 记者 孙婧宜 摄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吕子霖专程赶来纪念馆拍摄探馆视频。馆内近200幅历史照片以及当年受降仪式现场的部分实物,将他“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最令他触动的,是展馆内被“炸毁”的钱塘江大桥模型——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杭州危在旦夕。为阻止日军进攻,桥梁专家茅以升忍痛炸毁了自己设计、仅建成通车89天的钱塘江大桥。炸桥前,他写下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那个年代,像茅以升这样的人有很多,为了民族存亡,他们可以牺牲自己毕生心血甚至生命。”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吕子霖希望通过自己的视频,让更多人铭记这段历史,倍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最近,像吕子霖这样特意赶来纪念馆参观的民众越来越多。杭州市富阳区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詹静怡说,从今年4月开始,纪念馆的接待量持续攀升,今年七八两个月接待总量近10万人次。
展厅里,讲解员李清忙得不可开交。“9月2日一天,我们就接待了超过20个团队的讲解预约。”她接待的观众中,既有抗战老兵后人,也有学生团队,像吕子霖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李清为参观者讲解 记者 孙婧宜 摄
70岁的郑阿姨是抗战老兵的后人。她对这段历史的感触尤其深刻:“和平来之不易,历史永不能忘!”郑阿姨退休之后,一直致力于红色文化传承工作。“来这里既是缅怀,也是‘取经’,希望以后能走进社区、学校,把这段历史讲给更多的人听。”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