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事关浙江“双向开放” 这场七方座谈会干货满满

字体:
—2025—
09/05
12:13:29
2025-09-05 12:13:29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祝依凡 通讯员 胡锦渠

宁波舟山港“陆海一体 双向开放”关边海港铁地企座谈会 记者 祝依凡 摄

浙江在线9月5日讯(记者 祝依凡 通讯员 胡锦渠)9月4日,为贯彻落实浙江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决策部署,加强陆海双向开放合作,共同构建陆海统筹、内外联动的现代物流新通道,宁波舟山港“陆海一体 双向开放”关边海港铁地企座谈会在宁波举行。会上发布了《“陆海一体 双向开放”共建关边海港铁地企机制(宁波舟山)倡议》,标志着“海关、边检、海事、港口、铁路、地方政府、企业”七位一体的高效联动机制正式启动。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推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内陆外贸物流需求不断增长,对沿海港口腹地辐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陆海协同、双向开放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宁波舟山港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的战略支点,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三,是不少内陆企业心中数一数二的“出海口”。

  这些来自内陆的货物想要“一键出海”,离不开沿途海关、边检、海事、港口、铁路、地方政府、企业的七方协同。此次座谈会旨在汇聚七方合力,共同打造国际物流新通道、贸易便利化新平台和区域协同发展新生态,会议邀请了省内外多家政府部门及口岸单位、铁路系统、企业代表。

  具体怎么推进?以海铁联运模式为例,想要畅通内陆城市与宁波舟山港的连接,首先就需要有站点和线路,即建立内陆无水港和集疏运网络。

  此前,宁波舟山港在国内合肥、宣城、新昌、永康四地建立了无水港区。其中,宣城国际陆港实现了每周稳定发运班列3-4班,业务覆盖安徽省池州、黄山、马鞍山等9个城市300余家外贸企业,去年带动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

  有了站点,线路有多种走法。宁波舟山港在海铁联运方面,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宁波舟山港已开通集装箱海铁联运线路111条,其中班列28条,业务范围涵盖16个省市(自治区)、69个地级市。2024年海铁箱量完成181.8万标箱,同比增长10.0%,箱量位列全国第二,外贸箱量位列全国第一。

  此次发布的《倡议》提出,要联动内陆重要城市枢纽节点,加快建设内陆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海河联运、中欧班列等物流大通道,创新“门到港”“门到门”全程物流解决方案,着力提升通道多式联运辐射范围、运行效率、服务水平、保障能力。

  其次,物流服务也要跟上。如何让货物运输成本更低?效率是关键。

  “自2010年起,宁波舟山港在上饶搭建海铁联运平台,打通了‘上饶-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同时,宁波舟山港加大与政府部门、铁路部门、口岸查验单位等的合作力度,帮助我们缓解集装箱箱源、舱位紧张等问题,降低了外贸出口的物流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保障了订单按时交付。”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希望加快复制推广‘浙江e港通’模式,推动关务、港务、船务服务前置至内陆一线,积极争取启运港退税等政策红利扩大覆盖,让广大内陆企业切实享受‘陆港即海港’的便利与实惠。”浙江省海港集团总经理朱苗介绍。

  记者了解到,“浙江e港通”自开通以来已覆盖至8省市21个地市24个站点,内陆企业空箱调运等待时间平均减少2天,货物准班出运率达到95%以上。

  此外,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港口与内陆地市不仅谋求在物流层面合作,更希望在经济、贸易、产业等多维度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内陆城市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

  倡议提出,未来将共同推动宁波舟山港与内陆地市在重要领域、重点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港口+通道+产业”的联动发展格局,助力内陆城市高质量开放发展。

  下一步,浙江将与内陆各地市共同推动无水港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共同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港口营商环境,促进内陆货物进出口便利化;共同建立“关边海港铁地企”多边合作机制,实现内陆和沿海城市协同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宁波舟山港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9月4日,为贯彻落实浙江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决策部署,加强陆海双向开放合作,共同构建陆海统筹、内外联动的现代物流新通道,宁波舟山港“陆海一体 双向开放”关边海港铁地企座谈会在宁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