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5日讯(通讯员 俞琼 记者 陈雷)近日,商务部正式批复同意长龙(杭州)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飞机全球保税维修业务,这也是浙江省首个获批的飞机区外全球保税维修项目,这意味着浙江企业首次获得对国际航空器保税维修的“通行证”,也为长三角地区航空维修产业链升级完善提供新助力。
飞机区外保税维修业务是指,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外,以“保税维修”的特殊方式,将境外存在部件损坏、功能失效、质量缺陷等问题的飞机或相关运输工具运入境内,进行专业的检测、维修与保养后,再将其复运出境的新型业态。以往,对于境外飞机入境维修,在关特殊监管区域(如综保区)外,以普通“修理物品”的模式开展此类业务,需要缴纳与整架飞机的价值相对应的高额税款担保。
当前,全球航空业正处于蓬勃复苏与发展的关键阶段,飞机维修作为航空产业链中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核心环节,市场需求与发展潜力日益凸显。而飞机保税维修,更是凭借独特的政策优势与高效的运作模式,成为推动航空维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对我们而言,开展区外保税维修业务是一次重要发展机遇。”长龙(杭州)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莘介绍,“依托区外保税维修政策,我们从境外进口的待维修飞机以及维修所需的各类零部件,都可以享受保税政策,有效减轻资金占压,大幅简化通关手续,是实打实的政策红利。”
为推动浙江省首个飞机区外全球保税维修项目落地,杭州海关所属钱江海关靠前服务,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企业资质条件与项目可行性进行联合研判,强化政策解读与服务指导,明确企业信用等级、场地设备标准、信息化系统要求等一系列申请条件,并安排专人协助企业梳理申请材料清单,逐一审核材料的准确性与完备性,确保企业申请流程高效顺畅。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政策支持力度,结合航空维修产业的发展特点与企业实际需求,精准高效开展海关监管服务,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钱江海关驻萧然办事处主任缪宾宾表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