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8日讯(通讯员 市闻 赵沅 记者 李心怡)“滴滴滴——”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在杭州96333应急处置中心突然响起。大屏幕上红色指示灯不断闪烁,电子地图定位显示杭州武林路某单元一台加装的电梯发生困人事件……9月18日,一场电梯救援演练在杭州市拱墅区天水街道“电梯益家”服务站上演。
伴随警报声,值班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边通过视频对讲系统安抚被困乘客情绪,一边快速调度最近的维保队伍前往处置。不到5分钟,由“电梯益家”服务站派出的专业维保人员已赶到现场实施救援。从接到警报到解除危险,整个过程仅用时10分钟。记者发现,接到处置要求的“电梯益家”就在林立的居民住宅楼之间,这也是浙江省打造的全国首个“电梯益家”服务站。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更是成为民生热点。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电梯总量为1153.24万台,占特种设备总量的一半以上,电梯安全治理迎来新挑战。因此,电梯不仅要“安得上”,更要“管得好”。而服务站的存在,使得施救速度大幅提升,相当于家门口有了“电梯维保中心”和电梯安全救援前哨站。
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乘梯安全,浙江全面梳理电梯生产、使用、维保、检验检测、监管等环节问题短板,推动实施电梯安全源头治理改革,保障人民群众放心乘梯。
作为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杭州市拱墅区率先探索,聚焦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在安装改造使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率先在天水街道等区域建成“电梯益家”服务站,着力构建安全责任明晰、管理服务直达、监管机制完善、社会共同参与的电梯质量安全多元共治格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