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共探全球数贸规则制定,第四届数字贸易法治论坛杭州启幕

字体:
—2025—
09/26
20:00:06
2025-09-26 20:00:0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汪雨晨

  浙江在线9月26日讯(记者 汪雨晨)9月26日,第四届数字贸易法治论坛在杭州开幕。来自联合国贸法会、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与国内外法学界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与中国贡献”主题分享经验、交流认识。

  本届论坛聚焦数字资产、数字货币、跨境电商平台规则、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等数字贸易前沿和热点领域。这些议题切中时代脉搏,视角多元,促进了实务界与理论界的互动交流,体现了政产学研共同建言献策的特点。

论坛现场 图源主办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何波在论坛上指出,在人工智能立法包括治理过程中,需要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这是我们应有的最基本的认识。”何波建议在划好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应更加突出立法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

  与欧盟基于风险的监管路径和美国侧重行业引导的路径不同,中国人工智能立法采取了“渐进式”、“分步走”的立法路径。“中国的目标不是制定一部或几部立法,而是构建一个面向人工智能的法律制度体系。”何波解释。

  这一路径首先体现在网络领域综合立法的完善,如《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为人工智能发展奠定基础制度。其次,针对重点领域和典型应用场景制定专门规则,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在算法推荐、深度合成、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具体应用场景中制定专门管理办法。

  对于AI系统“黑箱”特性导致的责任认定难题,何波建议采取“单点突破”的方式。在民法典、著作权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原则基础上,合理界定不同主体的责任。同时,为鼓励创新,可探索人工智能的“避风港”规则,对于已采取合理预防措施的主体减轻或免除一定责任。

  此外,此次论坛中,浙江省司法厅、浙江省商务厅、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浙江工商大学共同签署《法治服务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合作工作备忘》,浙江省自由贸易发展中心、亚非法律协商组织、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签署三方合作备忘,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浙江省法学会数字法治研究会、杭州市跨境电商协会等领衔发布《杭州倡议:“跨境电商平台规则”的指导原则》,中国信通院发布《全球数字经贸规则年度观察报告(2025)》。

  作为连续参加数字贸易法治论坛的专家,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肖永平认为,本届论坛主题更加集中。“如果说以前几届我们提出要重视数字经济、数字贸易规则,今年发布的两项成果和主题讨论更加反映国际社会的新共识。”他特别提到本届论坛对数字货币新发展的关注,“随着应用和技术发展,共识方面更多,形成的具体规则更加详细,对于未来政府部门参与国际条约谈判有更明确的观点立场支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数字贸易;论坛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来自联合国贸法会、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与国内外法学界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与中国贡献”主题分享经验、交流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