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保留一份独有的慢生活记忆

无轨电车,杭州“上新”

字体:
—2025—
10/17
10:59:25
2025-10-17 10:59:25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祝依凡 通讯员 童玉峰

  浙江在线10月17日讯(记者 祝依凡 通讯员 童玉峰)昨天清晨4:50,来自嘉兴的小沈早早坐上了绿皮火车赶到杭州拱北小区公交总站,来看看即将退役的“青年”无轨电车。现场,聚集了许多和他一样,远道而来,只为“看一眼、拍张照留个纪念”的人。

  10月16日,杭州公交集团正式上线30辆新无轨电车,分别投放于151路与K155路两条经典线路,这也意味着陪伴杭州市民十年的“青年”牌电车全部光荣退役。

  无轨电车,是一种通常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动机驱动,不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通俗来说就是“辫子车”,早在1960年就“奔波”在杭州的街头。

  如今,350公里/时的高铁飞驰于钱塘江面,低空载人直升机让“打飞的”出门成为可能,516公里的地铁线路每天载着上万人穿梭于杭城地下……出行速度越来越快的杭州,为何却依旧坚持使用这款诞生于上个世纪的旧玩意儿?

新老电车对比 图源:杭州公交

  红极一时的“长辫子”

  昨天上午,戴着大红花的全新复古主题无轨电车K151路在杭州拱北小区公交总站正式发车,车迷、记者、市民手中的数百台相机同时发出咔嚓声,热闹非凡。

  往返于雄镇楼与拱北小区总站之间的151路和往返于城站火车站与和睦新村总站之间的K155路,是杭州公交系统中的两条南北走向的主干线路,也是杭州目前仅有的两条有无轨电车运营的线路。

  小沈手里的“青年”牌无轨电车模型成了不少电车迷和记者们抢着拍摄的新奇物品。他指着模型介绍,“新电车不仅外观涂装样式更丰富,车辆的后视镜也更大,内部的空间也变大了一些……”如数家珍的小沈,提着相机迫不及待要坐上新一批电车。

电车爱好者小沈 图源:杭州公交

  从外形上看,此次新上线的30辆全新无轨电车,其中4辆是复古涂装的主题电车,对应杭州电车史上的4款经典电车风貌:80年代末的红色条纹款涂装、90年代的绿色条纹款涂装、1999全国首款空调无轨电车的“复刻版” 蓝色条纹款涂装以及2002年杭州自主研发的CJWG150型电车白色彩球款涂装。

  从这次的更新换代中发现,“回忆杀”是个关键词。实际上,无轨电车在杭州乃至中国的交通史上都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1914年,上海开通了中国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之后,天津、汕头、沈阳和北京等20多个城市也陆续开通了无轨电车系统。

  1961年,杭州在胜利剧院举行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落成典礼,原拱宸桥至城站的1路公共汽车改为无轨电车。此后,随着城市的发展,杭州的电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杭州公交原电车分公司客运科支部书记赵美萍回忆,最高峰时一度有7条电车线路同时运营。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天津、南京、沈阳和兰州等国内许多拥有无轨电车系统的城市或因运营压力、城市发展需要,开始陆续关停拆除无轨电车系统。这些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无轨电车线路也部分停开。

  红极一时的无轨电车,似乎正在走向落幕。

  留住一份珍藏回忆

  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却依旧坚持运营这些“老古董”。

  “无轨电车,可以说是杭州市民的一份独特的城市记忆。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不停地更新无轨电车,能够为大家留住一份回忆。”杭州公交集团客运管理部副经理毛屹波说。

  在老杭州人的记忆里,一定有一个角落属于151路。它的前身,是杭州第一条电车线路——1路,开通时从城站火车站至拱宸桥,全长12.5公里,南北贯穿杭城,途经解放街(今解放路)、延龄路(今延安路)、法院路(今庆春路)、西大街(今武林路)、武拱路(今湖墅路),串起了杭州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区、人口稠密的居住区、交通枢纽和当时工厂集聚却“远离主城”的拱宸桥区域。

上世纪的无轨电车 图源:杭州公交

新无轨电车上岗 图源:杭州公交

  “151路是杭州最骨干且客流最大的公交线路之一。”曾在上世纪80-90年代驾驶过这条线路的司机方平告诉记者,最高峰时有50辆电车在跑这条线路,间隔2-3分钟发一班,忙的时候连吃面都是直接倒进嘴里,来不及嚼就急着发车了。”

  曾经当过一段时间售票员的沈伟娣回想起151路经过拱宸桥站时的场景:“那附近是江麻纺厂、杭丝联厂等四大厂,有很多工人。所以上下班高峰期乘客多得都挤不上车,而且车里没几个座位,也没空调,夏天闷得很!”

  在那个年代,交通工具较为单一,由于线路途径西湖,这条线也成了“旅游线”。恋爱中的年轻人、晨练的老人、放假的学生……都是这趟车的常客。

  令人意外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杭州无轨电车的客流在当下依旧拿得出手。目前,k151和k155两条线路的日均客流均达到2000余人次。

  几乎相同的线路,“辫子车”发生了不少变化。如今的电车,不仅安装了空调、增加了座位数量、扩大了内部面积,还在技术上有了根本的变化——双源无轨技术的诞生解决了“掉辫子”的问题。

  单源,指的是车辆以电车线网为唯一动力来源,一旦“掉辫”车辆就会停止运行。而双源,采用线网作为动力电源,同时配有动力电池组。电车在有电车线网的路段,借助两根辫子与线网相连行驶,充电并储存电能,在无线网路段,电车可利用电池脱离线网行驶。

  对比纯电车和无轨电车,后者有一个最大的优势——环保。“无轨电车是最环保的车型,因为百分百用电驱动” 毛屹波说。

  无轨电车新车上线当晚,新亮相的复古主题无轨电车将与服役多年的“青年”电车并排停靠,复古与现代的车身涂装,仿佛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

  步伐越来越快的杭州,也会保留一份杭州人独有的、来自上个世纪的慢生活记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杭州;电车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昨天清晨4:50,来自嘉兴的小沈早早坐上了绿皮火车赶到杭州拱北小区公交总站,来看看即将退役的“青年”无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