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当宋画“遇见”音乐,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再上新

字体:
—2025—
10/18
19:16:12
2025-10-18 19:16:12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孙婧宜

  浙江在线10月18日讯(记者 孙婧宜)10月18日,伴随第三届“良渚论坛”启幕,位于杭州余杭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再度焕新,“大音希声——宋代绘画中的音乐”主题展览开展。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供图

  展览分“乐以和同”“乐在风雅”“乐动生民”三大篇章,从《宋画全集》所收录的181件音乐相关题材绘画中精选核心作品,展现音乐在政治礼制、文人士趣与社会生活中的多元形态。

  与以往画展不同,这次展览不仅让观众“看画”,更能“闻声”“听史”。据策展人之一、浙大艺博馆馆员、浙大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联部主任王一帆介绍,本次展览联合了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和浙江传媒学院等国内各大高校,借助他们的专业优势参与内容创作,共同打造了一场多维沉浸的观展体验。

展览中的互动装置 记者 孙婧宜 摄

  在听筒喇叭前,观众俯身侧耳,轻触按钮,便可聆听短笛、碰铃、拍板、锣等乐器“流淌”出的声音,类似设计遍布展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宣推美育部主任赵天婷介绍,展览运用AIGC、VR等各类数字人文技术创作了十余件现场数字互动展品,观众不仅能听到音乐,还能与画面进行互动。比如,将拿手电筒照在《白描阅兵图》上,画面中的“小人”瞬间“活”了起来。

展览中的互动装置 记者 孙婧宜 摄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不仅复原了画中乐器的音色,更通过编创曲目为静态图像“配音”。其中,俗乐部分创作了7首作品,礼乐部分则有10首。例如,著名阮琴演奏家冯满天依据《竹林拨阮图》等画作意境,编创并演奏了阮曲。

  同时,典藏馆原石窟展区全面升级为“致广大而尽精微——石窟寺数字化成果特展”。展览以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汇集敦煌、云冈、麦积山、龙门等重要石窟的数字化成果。团队累计采集文物逾万件,生成高清数字文件数千份,完成十余件等比例3D打印复制窟,并形成VR沉浸式体验。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供图

  此外,典藏馆数字展厅同步推出全新VR展项“九龙腾空”。 该项目以南宋画家陈容传世名画《九龙图》为核心,融合VR虚拟现实技术与《山海经》神话叙事,在传世古画的数字活化中再现中国龙的文化意象。观众可在虚实交融的沉浸剧情中参与“唤醒神龙、封印混沌”的奇幻之旅,深度体验东方叙事之美。

  近期,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大音希声——宋代绘画中的音乐”主题展火热展出中。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良渚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10月18日,伴随第三届“良渚论坛”启幕,位于杭州余杭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再度焕新,“大音希声——宋代绘画中的音乐”主题展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