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首届全国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落幕,从获奖作品中能看到什么?

字体:
—2025—
11/03
15:27:23
2025-11-03 15:27:23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孙婧宜

  浙江在线11月3日讯(记者 孙婧宜)11月2日晚,在横店影视节“微短剧之夜”现场,首届全国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颁奖典礼落下帷幕。由建筑师转型的微短剧编剧陈梦如凭借非遗题材剧本《婺剧女王:我的剧团不倒闭》站到了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

  从“野蛮生长”到“品质革命”,从“情绪刺激”到“情感共鸣”,像陈梦如一样,眼下越来越多的微短剧创作者开始跳出“霸总”“神豪”“逆袭”的传统套路,转向更具社会效益、现实意义与文化厚度的题材。

“微短剧之夜”现场 主办方现场

  助力孵化精品,今年3023部微短剧从横店“启航”

  2025年被视为微短剧行业的关键之年。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4.4亿元,首次超越传统电影市场,直接或间接带动了64.7万个就业机会。

  首届全国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以“挖掘原创人才、征集优秀剧本、孵化精品作品”为宗旨,评选出2部一等奖作品、3部二等奖作品和5部三等奖作品。大赛聚焦剧本创作,着眼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发掘优秀原创剧本,引导创作者回归内容本质,在追求戏剧张力的同时,更加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值得留意的是,此次获奖作品题材多元、风格鲜明,将微短剧的竞争议题从“谁更爽”导向了“谁更能打动人心”。谈及创作理念时,社会价值、情绪共鸣、文化表达成为创作者们的高频词。“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迎合观众,而是用有深度、有温度、有共鸣的作品感染人。”

  作为大赛承办方之一,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和成熟完善的拍摄制作产业链条,是全国微短剧拍摄核心基地。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集聚区吸引微短剧剧组3095个,同比增长267.58%,完成拍摄微短达3023部。为了搭建一个从创作到制作的桥梁,让好故事不被埋没,在颁奖典礼现场,多位获奖者与头部制作机构完成签约,打通从“好剧本”到“好作品”的转化路径,助力内容创作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

  多元故事+多元创作者,微短剧行业酝酿新变局

  陈梦如带来的非遗题材微短剧以“95后”婺剧传承人为主角,讲述她在剧团濒临倒闭之时带领团队在绝境中开拓创新,最终把戏剧发扬光大的故事。“创作之初我就想写‘不一样’的微短剧,剧本更多聚焦文化内核,通过戏曲人物把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厚度和时代锐气融合,不过,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打动人心。”陈梦如说。

  翻看获奖目录,类似陈梦如的创作者比比皆是。

首届全国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一等奖颁奖现场 主办方供图

  比如,在3部二等奖获奖作品中,《教练,我想踢足球!》以“苏超”为契机,写了在江苏南通发生的足球故事,展现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与争先劲儿;《法外之光》把镜头对准了一位审理母亲为救女儿代购境外违禁药品案件的法官,在法律与人情的夹缝中寻找温暖;《心火霓裳》则讲述了几代戏曲人,如何把“小我”的热爱,融进“大我”的家国情怀。

  过去,题材单一、剧情套路化让微短剧陷入同质化严重的困境。《法外之光》创作者成选明深耕传统影视行业十余年,他直言,当前微短剧市场虽产能过剩,但优质剧本仍属稀缺资源。在微短剧普遍以快节奏、强反转和高密度“打脸”情节吸引观众的当下,创作者王梦灵的作品《薪火霓裳》更多聚焦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李勇波也表示,其剧本与眼下市面上主流的微短剧商业剧本有所不同,更加写实,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烟火气。“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爽感’,而要让故事有筋骨、有温度。流量可以让一部微短剧火一时,但只有价值才能让它走得更远。”《教练,我想踢足球!》创作者李勇波说。

  在签约现场,容量短剧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们选择签约这些作品,不仅看重其出色的创意,更看重作品背后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像婺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年将迎来浙江婺剧团成立70周年。我们希望能借助微短剧这一鲜活载体,让传统婺剧与当代叙事巧妙融合,把经典艺术带给更多年轻观众,让传统在创新中传承,让文化在屏幕上绽放。” 

  同时,微短剧的创作生态也呈现多元融合新气象。此次大赛获奖者中既有传统影视转型的资深导演,也有像李勇波这样从网络文学跨界而来的青年写手,甚至不乏陈梦如这种“门外汉”成功转身。这种多元背景的融合交汇,折射出微短剧创作生态的丰富性与包容性。

陈梦如透露,她之所以跨界,是“希望为自己的创造性找到更多可能”。李勇波则认为,微短剧与网络小说有相似之处,都强调节奏与情绪。这些“非典型创作者”的加入,拓宽了题材边界,也为微短剧注入了新的创作思考。

  这种转向不是偶然。在市场变革、观众审美提升、政策扶持等多重驱动之下,曾陷入同质化困境的微短剧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非遗”等活动持续开展,微短剧题材不断拓展。

根据9月25日召开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最新消息,全国14个省(区、市)已出台微短剧发展扶持政策,通过资源整合、创作引导等方式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引导与行业探索的双向奔赴之下,微短剧行业正澎湃起新的发展势能。

  以本次大赛为契机,金华也将全面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向剧本创作、后期制作、IP转化等全链条拓展,构建多轮驱动机制,进一步促进横店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全国网剧出海高地,让文化“新三样”扬帆远航。

  在政策引导与行业探索的双向奔赴之下,微短剧行业正澎湃起新的发展势能。

【首届全国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婺剧女王:我的剧团不倒闭》

《烟火可亲》

二等奖

《薪火霓裳》

《法外之光》

《教练,我想踢足球!》

三等奖

《婺楼奇缘:爱你穿梭千年》

《婺韵恋曲:我的古代女友是名角》

《红盾》

《戏影浮生:金华旧梦和守护者》

《以药为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微短剧;横店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11月2日晚,在横店影视节“微短剧之夜”现场,首届全国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颁奖典礼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