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想象吗?在大学食堂里,除了馒头米饭、土豆白菜,居然还能看见标价999元的帝王蟹!
这事儿就发生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食堂。最近食堂窗口新推出了一些高档鲜活海鲜,其中4.2斤的帝王蟹标价999元,1.9斤的长脚蟹卖348元。
消息一出来,网友炸锅了。有人说:“这食堂也太宠学生了吧!”也有人直接就问了:“高校食堂搞这个,真的合适吗?”
大伙儿觉得,这大学食堂,该不该卖这种上千块的“硬菜”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咱们接着说。面对争议,南京大学给出了最新回应,态度非常明确。简单总结就是:试营业期间确实有过该菜品,但现在已经调整下架了。学校的说法是,要让菜品回归“实惠亲民”,得符合大学食堂的基本定位。
这个处理结果,学校还是显得较为清醒的。
大学食堂,它首先不是什么海鲜酒楼、高端餐厅。它的核心任务,是保障成千上万普通学生能吃上便宜、放心、热乎的饭菜。很多公立大学的食堂,其实是有国家补贴的,它的底色就应该是公益和普惠。
想想看,一边窗口挂着“1分钱早餐”、“7块钱套餐”的牌子,另一边却摆着标价近千元的帝王蟹。这个画面,是不是感觉有点分裂?
当然,也理解一些支持者的想法:食堂菜品多样化是好事儿,帝王蟹的价格还比外面市场便宜,学生自愿消费,有啥不行?条件好点的同学,偶尔拼个单尝尝鲜,好像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在于,大学不仅仅是一个消费场所,它更是一个教育环境。它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比如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可能比多一道名贵菜更重要。当“拼单吃帝王蟹”成为一种话题和风潮,会不会给那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同学带来无形的压力?会不会助长校园里的攀比风气?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顾虑。
所以,南大最后选择下架帝王蟹,回归平价路线,是守住了高校食堂的初心。真正的“宠学生”,不是搞一两次奢侈食材的噱头,而是踏踏实实地让每一个学生,能每天用实惠的价格,吃饱吃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