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8日讯(通讯员 陈爱民 王岢 记者 汪雨晨)小时候的伞总能用很久,妈妈会缝补伞面上的小洞,爸爸会拧紧松掉的伞骨——那时候的伞,不只是避雨的工具,更裹着一家人的扶持守护。如今,不少伞却在家里积了灰,等待着被弃至垃圾桶。
在杭州,这些被遗忘的伞有另一种结局:2014年起,杭州市绿色志愿服务总队发起了“一把伞,一座城”公益活动,让闲置伞有了“重生”的机会。市民将家里用不到的旧伞捐献后,志愿者们便围着这些伞忙碌,分拣、挑选、整理、配送,让仍有使用价值的旧伞供市民免费借用……一把旧伞,重新获得了“为别人遮风挡雨”的能量。
截至去年底,已有6万把旧伞从市民家中“出发”,其中1万余把经修复后,成了城市里的应急帮手,不仅减少了垃圾站里的废弃资源,更让“珍惜”这件事在城市中悄悄发芽。
今年,这份温暖要升级了。近日,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杭州市全民绿色行动促进会联动多方力量加入,萧山南阳伞业协会将带着更专业的技艺,让募集到的一把把旧伞变得结实。

活动现场 图源杭州市生态环境局
下雨天,刚下班的姑娘被困在地铁站,家里已经烧好了热腾腾的晚饭。幸好,这里有“你”捐出的伞,姑娘免费借走雨伞,赶回家的背影充满了期待;三伏天,学校门口,爷爷撑开“你”捐的伞,背起孙子的小书包,祖孙俩一路有说有笑地回家;突然变天的傍晚,露天市集的摊主收摊时,看到旁边商户门口的伞桶印着大大的“免费借用”,他取走了一把伞。这把伞曾在“你”家的杂物间躺了三年,却在此刻帮了摊主大忙……那些“你”捐出的闲置旧伞,会流动到城市的不同角落,为他人撑起一片天。
从“你”家的“闲置角落”,到陌生人的“应急时刻”;从可能被丢弃的“废品”,到传递温暖的“接力棒”——这把伞走过的路,其实是大家携手搭起的“温暖桥”。

线下捐赠点 图源杭州市生态环境局
即日起,这座“桥”还需要更多人添砖加瓦:
如果你家有用不着的伞,哪怕伞面有小破洞、伞骨有点松,都没关系。把它送到线下捐赠点,或者快递到中心站点,它就能开启新的“使命”;要是你会修伞,能让松动的伞骨重新变得有力,能让破损的伞面重新恢复完整,欢迎作为修复者加入这场爱心接力;要是你开着小店,在社区、学校、商场等公众场所工作,并能给这些伞留个小角落,让需要的人随时能借到伞,也请联系我们。你可以通过“杭州绿促会”微信公众号,或者拨打0571-89582072,让自己成为这场环保公益的一员。
线下捐赠点
上城区:
1.钱江路160号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大厅
2.四季青街道运新花苑一区8幢底商,运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3.钱江路1500号金基晓庐底商钱塘社区幸福邻里坊
4.复兴路235号清河实验学校
5.江秀街6号钱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拱墅区:
6.文晖街道流水西苑社区大厅
7.长庆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长庆街道柳营巷22号)
8.湖墅街道长乐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湖墅街道香兰名院8幢)
9.独城澜山府、1号楼商铺物业办公室
西湖区:
10.东山弄市集东2门(西湖区外东山弄86号)
萧山区:
11.杭州市萧山区南阳街道潮都西路31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