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9日讯(记者 陈卓妤 通讯员 韩颖 唐红顺)从大江东邮区中心的智能分拣矩阵到投递一线,再到快速响应的客服中枢,一套“数智+人力”的保障体系正高效运转,守护着邮件的每一段旅程。
眼下,2025年“双十一”物流“大考”已经开始,杭州邮政借助科技力量,从容“应考”。据了解,10月21日至11月5日,杭州邮政总计进口邮件3250万件,其中峰值日10月29日,进口邮件达224万件。近日,记者走近智能分拣矩阵、客服中枢等地,直击快速流转的火热现场。
邮区中心:智能矩阵筑就“吞吐心脏”
夜幕下的杭州邮区中心灯火通明,49个卸车垛口前货车首尾相接,从全国各地发往浙江的快递包裹正被工作人员逐个放上供件台。“第一波高峰比预期早到半天,目前日均处理进出口邮件超500万件。”生产管控组负责人曹杰主任指着监控大屏介绍道,屏幕上实时跳动着车辆装卸进度、分拣效率等数据,“我们整个生产系统已经进入‘战时状态’,整体运作高效有序。”

工作人员正在分拣 杭州邮政提供
今年,考虑到“双十一”大促周期逐渐拉长,邮区中心聚焦横向、纵向两个维度,确保整体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横向维度以“设备—人员—材料”为三大核心目标,新增投入全品类交叉带分拣机、全面整修升级改造矩阵及窄带机等措施,提升设备产能;扩大外包招聘途径、增加河南及四川等地临时用工数量,保障旺季期间人员稳定;提前调拨循环袋等各类生产材料,确保旺季期间的物料需求。纵向则强化“预案—协同—安全”三级响应机制,制定详细的处置流程,各部门协同,生产指挥中心实时监测、预警,强化网格长的现场安全管理等。

生产场地 杭州邮政提供
生产场地内,27条自动粗分线与23条细分线组成的摆轮矩阵,通过DWS六面扫描技术精准识别邮件信息,每小时15万袋件的处理效率较三年前提升200%。“自从2022年杭州邮区中心大江东场地运行以来,设备的迭代升级,加上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双十一’和平日已没有太大区别,大家都可以从容应对。”大江东快包车间现场负责人金旭表示,“目前‘双十一’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正常的旺季作业,不再会有积压爆仓等现象了!”
末端投递:科技赋能“最后一公里”
11月7日早上8点半,位于滨江区浦沿揽投部的投递员正在陆续出班,虽然今天已经是“双十一”首波的高峰,但站点的运作有条不紊,忙中有序。“平时我们一天进口量1300件,今天达到2000件,但是现在有了无人车的加持,特别是比较大件的包裹,就可以提前让无人车进行转驳,减少了投递员来回奔波的次数。”杭州邮政浦沿揽投部经理赵金解释道。

无人投递车上路 杭州邮政提供
对浦沿揽投部来说,今年的“双十一”已经是无人车陪伴他们的第三年了,除了这个“搭档”外,今年10月,杭州邮政公司还将原有滨江区6个综合揽投部、6个特快揽投部升级改造成浦沿投递中心,并将原有的直线型分拣机改为环形分拣机。
目前,该环形分拣机共设置160个格口,处理量从每小时7000件增加到每小时10000件,大大减少了投递员的分拣时间,预计可比之前提早半小时出班。目前分拣机还在调试运行阶段,确保在“双十一”物流高峰到来前实现满负荷、高效率运转,成为杭州邮政今年“双十一”的一大硬核保障力量。
客服中枢:快速响应守护服务温度
“您的快递已到驿站,晚上9点前取件都可以。”客服专员安清挂完电话,又迅速接入下一通咨询。为提前应对“双十一”高峰的到来,杭州邮政寄递服务质量部前期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年“双十一”咨询热点,梳理出客户查询量、申投诉量、异常件处理等高频问题,制定标准化应答话术库,并组织全员开展专项培训,确保客服人员对业务流程、解决方案“一口清”。

客服专员 杭州邮政提供
“我们按照日常进线量的2倍进行预测,预估在高峰日工单处理量触及12000余单,在全地区储备了专兼职客服人员151名,确保旺季期间服务质量不打折,客户体验不下降。”杭州邮政公司寄递客户服务中心经理徐灵洁介绍道,“服务质量管理平台升级优化后,像投诉工单判责就由系统自动化处理,省去了大量人力,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针对证照、车牌、特殊药品等紧急投诉,客服中心还开通绿色通道,提供“1对1”督导相关站点、投递员等“管家式’贴心服务。今年以来,全市投诉处理及时率99.28%,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凌晨时分,邮区中心的分拣机仍在高速运转,投递员的车灯划破夜色,客服中心的灯光温暖明亮。这场跨越昼夜的物流保障战中,杭州邮政已做好充分准备,以更高效、更稳定的物流能力,应对每一次物流高峰挑战,为消费者的快递时效与服务体验保驾护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