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4日讯(记者 汪雨晨 实习生 戴心怡)11月13日,以“早期文明中的水利科技——禹脉千年 生生不息”为主题的第五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在绍兴开幕。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及国际组织等近15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禹治水智慧的当代价值与数字赋能下的河流治理新路径。
水文化国际研讨会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五届。本届研讨会适逢联合国成立80周年、国际水文计划成立50周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在这一特殊时刻,会议选择在“大禹治水功成之所”绍兴召开,更具深意。会议深入挖掘国内外水文化遗产,聚焦水利科技、河流伦理与环境保护的融合发展,旨在探讨水利科技与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深化全球水文化合作,推动共建人水和谐文明。

第五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图源主办方
“四千多年大禹治水的智慧启迪与文脉传承,正是我们今天相聚于此召开水文化国际研讨会的缘由与契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代表夏泽翰表示,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中国水利部门与机构积极开展水科学、水政策、水文化与水教育交流活动,推动双方合作从科技探索、政策实践到方案创新、文明互鉴不断深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继续推进“以科学促进水安全”目标,加强与中国水利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助力全球水科学与水文化融合发展,共同塑造更加可持续的水未来。
此外,会议还设有三场议题分会,共31个议题报告,围绕大禹治水文化的传承创新、河流伦理的全球对话与生态治理理念、智慧技术支撑下的流域综合治理等展开深入研讨。会后,中外嘉宾还将共同考察大禹陵和浙东运河博物馆,实地感悟“禹迹千年”的文化精神,深入了解中华治水传统,交流现代水文化建设经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