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甲状腺低未分化癌协同诊治全国协作网络平台上线

字体:
—2025—
11/16
17:08:59
2025-11-16 17:08:59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孙婧宜

  浙江在线11月16日讯(记者 孙婧宜)11月16日,国家癌症中心甲状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2025年学术会议暨甲状腺低未分化癌协同诊治全国协作网络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现场,甲状腺低未分化癌协同诊治全国协作网络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由浙江省人民医院牵头,联合常青藤、浙江理工大学等知名企业与高校跨界携手、共同研发,目前已有26个省市的44所医疗机构积极加入。

活动现场 浙江省人民医院供图

  甲状腺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甲状腺癌在全球及我国均呈现高发态势。

  大众印象中,甲状腺癌的预后整体较好,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但由于甲状腺癌疾病谱系复杂,其中低分化及未分化类型虽然占比不高,却因“病例分散、病情凶险、预后极差”的临床特点,成为我国甲状腺癌整体生存率、制约诊疗质量提升的关键瓶颈。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说,“甲状腺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发展进程快,预后不佳,未分化癌的中位生存是6个月,个别病人每天都能观察到肿瘤在快速长大。”

  实际上,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在甲状腺癌症中的占比不高,我国甲状腺低未分化癌年发病约1-2万例。也正是由于其发病率低,病例分散在全国各地,即使是大型医疗机构年接诊量也仅数十例,基层医院更是数年难遇一例,导致不少医生缺乏该疾病的诊疗经验。更严峻的是,这类肿瘤具有快速耐药性,部分药物在短期内疗效极佳,但也迅速失效。

  甲状腺低未分化癌协同诊治全国协作网络平台上线,正是为了推动上述问题的解决。平台具有三个方面的核心优势:首先,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覆盖数据清洗、挖掘、建模全链条技术支撑,为诊疗与科研提供智能引擎;其次,构建多中心、多模态、多组学一体化体系,搭配涵盖十大实用工具的专属工具广场与多智能体架构,全方位满足临床与科研需求;最后,创新打造安全可信共享数据空间,通过沙箱、密钥等前沿技术筑牢数据安全屏障,实现跨地区、跨机构高效可信的数据共享。

  具体来说,该平台遴选了在低未分化癌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团队,通过远程门诊、线上多学科会诊等方式,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诊疗,并构建转诊平台,帮助基层医院及时将患者转诊至大型医疗机构。科研方面,平台将整合全国病例资源,针对低未分化癌这一少见病种,协同开展研究。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数据收集和样本处理流程,生成高质量、可供分析的数据,为形成有效的诊疗方案和临床指南奠定基础。

  “平台上线实现了对甲状腺低未分化癌的规范化、同质化诊疗管理。于患者而言,通过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病情进行严密监控,从而让患者获得更长久、更优质的生存,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治疗信心,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林岩松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未分化癌;甲状腺癌;协作;上线;浙江省人民医院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11月16日,国家癌症中心甲状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2025年学术会议暨甲状腺低未分化癌协同诊治全国协作网络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现场,甲状腺低未分化癌协同诊治全国协作网络平台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