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9日讯(见习记者 来逸晨 记者 陈佳莹)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5月9日,浙江时隔14年再度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主会场里,杭州、宁波、舟山、义乌、嘉善经济开发区作为开放发展的地区代表发言。
杭州:三方布局,领先国际化发展
人才国际化。杭州市加快推进建立健全国际人才引育留用机制,面向全球招引国际化人才,面向未来培养国际化人才。杭州市把人才作为国际化发展第一资源,推出“全球聚才十条”和“开放育才六条”,以一流人才支持一流城市建设。先后制定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和“115”引进国(境)外智力计划,高规格举办“一会一赛”——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建设全国首个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和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施行外国人签证、停居留等7项入境便利政策。日前,杭州市海外人才净流入率已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
创新国际化。杭州市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先发优势,推进协同创新,全球化布局创新链,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千方百计引进来,积极主动走出去。一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高端研发中心合作,共建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等;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和eWTP杭州实验区,深度参与世界电子贸易标准规则制定,引进亚马逊、谷歌等世界级创新型企业。另一方面,率先在美国硅谷设立科技孵化器和创投基金,已投资38家创业企业、11家风险投资基金,成功推动31个高科技项目落户杭州,并建立跨境科技创新服务“海投联盟”,鼓励并购国外创新型企业。
城市国际化。杭州市率先制定全国首个城市国际化条例,通过地方法规对国际化予以规范与保障。一方面,提升城市交通通达度和快捷性,萧山国际机场实现从区域枢纽机场向世界级空港的跨越;另一方面,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杭州被评为全球旅游最佳实践样本城市和百强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国博中心会展项目已排至2022年;此外,杭州着力提升城市生活的开放度和便利化,吸引全球财富,目前已建成7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4所国际化诊疗中心,21个国际化社区;“一带一路”亚太基金成功落户,山南基金小镇集聚全球金融机构2361家,总资产管理规模1.05万亿元,外国人在杭注册企业达4980家,120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杭投资210个项目。
宁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战略枢纽
构筑开放平台。宁波正全力建设“16+1”经贸合作示范区,这一工作已被写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和《省政府工作报告》。据悉,“三大平台”(中东欧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检验检疫试验区、索菲亚中国文化中心),“六大示范工程”(贸易促进、投资合作、机制合作、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人文交流)在宁波建设实施,以促使“16+1”经贸合作示范区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核心平台,促使宁波成为中东欧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首选之地。
建设开放通道。宁波正全力打造畅通高效的海陆空运输网络:一方面,着力推进通道网络立体化,联动建设海港、陆港、空港和信息港,包括加快构筑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通沪联温沿海南北大通道、通杭联舟沿江东西大通道和甬昆西南大通道,扎实创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助推宁波舟山港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宁波正致力于打造大通道枢纽城市;与此同时,宁波正着力推进港航服务高端化,进一步打响“海上丝绸之路指数”品牌,助推中国提高国际航运地位和话语权。
优化开放环境。宁波正全力提升开放载体与口岸服务质效:积极参与申报自由贸易港,大力引进国际高端好项目、大项目,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并瞄准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引领区,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深化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与此同时,坚持“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口岸“一站式”服务水平,宁波通过创新实施国际贸易便利化举措,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降低了口岸集装箱货物进出口成本。预计到2020年,宁波将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超过400亿美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
舟山:先行先试,勇创自贸试验区建设“第一”
打造制度创新高地。自去年4月挂牌以来,舟山市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大胆试闯,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面启动“证照分离”的改革试点,商事登记领域“最多跑一次”实现全覆盖。其中,在自贸区45项制度创新成果和案例中,有20项为全国首创,走在全国自贸区前列。制度创新着力做到“三减”——项目和企业审批时间再减,个人办事时间再减,口岸通关时间再减。据悉,舟山已成为我国第一个船舶无纸化通关口岸,通关时间从16小时缩短到3小时。
做大做强油品全产业链。舟山突出油品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发展,高效推进绿色石化基地建设。此外,舟山正建设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努力成为我国第一大加油港;培育多元化的油品储运主体,建设我国最大的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并努力打造国际油品交易中心。
培育开放型经济新动能。舟山放眼全球大招商、招大商,完成接洽200个重要客商,达成50个重点项目签约,实现50个重点项目落地。其中,以航空产业为例,美国波音公司第一个海外工厂——波音737飞机完工和交付中心落户舟山,日前,厂房基建工程形象已全面成形,综保区、口岸开放、试飞空域划设等运行条件逐步落实,有望年内全面建成、年底交付首架飞机。此后,以波音项目为龙头,舟山将大力发展航空配套产业,全力推进航空产业园建设。
义乌:推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
开放发展成果显著。义乌首创了市场采购贸易机制,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小外贸大改革、小县市大枢纽、小政府大服务、小支点大外交的开放格局。数据显示,目前,义乌带动全国2000万人就业,商品辐射219个国家和地区,近两年共引进重大项目101个;2017年,义乌出口额占全省总额的1/8,邮政快递业务量占全省总量的1/4,跨境电商零售额占全省总额的1/2;往返于中国义乌与西班牙马德里的“义新欧”中欧班列被总书记称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
“一区一都一港一通道一班列”,抓好五个“一”工程,成为义乌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一区,指建设国贸改革试验区,做强开放发展的发动机;一都,指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发展大众经济,构筑“买全球、卖全球”的聚宝盆;一港,指做强国际陆港,发展枢纽经济,建设义乌码头、世界货地。一通道,指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发展道口经济,形成物流大动脉、产业发展带;一班列,指运营好“义新欧”中欧班列,发展共赢经济,让更多外国朋友搭乘浙江快车、中国快车。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
主打全方位扩大开放。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嘉善开发区”)坚持开放为主,以国际产业合作园为龙头,拓宽国际交流合作,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在2017年,嘉善开发区立足示范点建设,突出中荷园平台,与荷兰坎贝拉市友好互访,设立并运行嘉善驻欧洲办事处。此后,将继续全面优化平台、深化交流,不断增强承载力与影响力,促进农业、贸易、旅游、文化多元招商。
主攻高质量外资集聚。建区25周年以来,招商引资一直是嘉善开发区的“一号工程”。截至日前,全区累计完成合同利用外资38.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19亿美元。当下,嘉善开发区突出产业根本,加快结构转型,保持利用外资走在全省开发区前列。拔高招商标杆,不断增强新动力,开发区紧盯高精尖、高效益优质项目,发展电子芯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和国际“隐形冠军”。
主动零距离接轨上海。嘉善开发区通过争创毗邻特色,发挥区位优势,打造长三角一体“重要腹地”。融合产城,不断增强吸引力;融通资源,不断增强汇聚力。一方面,深化与上海金山区枫泾镇“五个一体化”发展,实现跨区域规划联通、路网畅通、生活相通;高品质建设“上海之窗·枫南小镇”项目,用3-5年时间,建成接轨上海“东大门”、产业配套“特色镇”。此外,嘉善开发区始终紧盯上海定向、定点招商,承接、孵化高新项目,吸引高端人才、创新团队落户;加强与上海重点区域、重要机构对接,深化贸易、金融、科研各领域合作,“借海扬帆”拓宽国际经贸交流往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