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郑希均)对于桐庐县40多万居民来说,最新的好消息是,桐庐成功创建浙江省食品安全县。这意味着,两年多前开始的浙江省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经过全县上下全力拼搏,终于有了激动人心的收获;更意味着,全县40多万居民的食品安全有了充分保障。
一份相关材料是这样描述桐庐创建的:两年多来,该县以创建为载体,以创新引领,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监督体系和企业自律机制,有效推动食品安全从依靠监管部门单打独斗向社会多元共治转变,构建起富有桐庐特色的社会共治新模式,被评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2017年,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8.1%;食品药品综合安全感指数达96.3%,居全市第三;2018年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达85分,居全市创建市(县、区)第一……
从上到下
构建起严密的食安网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食安创建,不是一个人一个单位或者仅县级层面发动参与就能成得了的。唯有40多万人共同扛起这个责任,共同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达成目标。”桐庐县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彬说。为此,从创建一开始,这个富春江畔的县域,就构建全责任传导体系,强化四大责任:
连续3年把省创工作列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县长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此为组织领导责任;
突出监管责任重点,强化市场监管、农林、公安、卫计、城管、教育等部门及乡镇(街道)联动,建立食品安全隐患定期排查、风险监测结果会商等工作机制——此为部门监管责任;
基层食品安全建设处于创建第一线。桐庐很重视基层食安办的规范建设,乡镇(街道)、开发区均须通过杭州基层食安办规范化验收。基层食品安全人员更是奋战在创建第一线。目前,桐庐已有基层食安办专职工作人员31名、专管员226名、信息员322名。同时,桐庐将食品安全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和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平安乡镇(街道)建设考评,实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此为属地管理责任;
在桐庐,食品企业会定期收到约谈通知;监管部门还要求企业建立和健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制度。桐庐市场监管局按风险和信用等级,实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分级分类管理——此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作为齐抓共管的一个方面,桐庐还把监管触角延伸,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创建。
该县率先成立了杭州地区首个县级食品安全监督协会。通过公开招募,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已吸纳社区工作者、退休教师、记者、食品专业人士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170名;组建老干部讲师团等义务监督小组23个,常态化开展“你点我检”、重大节日保障、“红马甲行动”、“我执法、你参与”等各类监督检查活动,发现、上报问题隐患,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小投入大保障
政企保三方风险共担
引入保险保障食安,政企保三方共担风险,是桐庐县创建引人瞩目的亮点。
桐庐制定实施《桐庐县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是,乡镇、学校、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县食安办逐步完善保险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扩大实施范围;保险机构利用保险工具参与食品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置,分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压力,使受害者及时获得经济补偿。
长安责任保险、中国人寿财产保险2家保险公司中标后,推出农村集体聚餐、学校食堂集体聚餐、校园统一配送等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产品,同时建立了一个27人的专项工作小组,将全县学校食堂、农村土厨师、集体聚餐备案情况等信息纳入数据库,在全面简化理赔流程同时,实行预付赔款机制;将年度保费的10%作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专项资金,用于公益宣传和风险评估。
据介绍,这项保险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桐庐抓住这一势头,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推动食品生产责任保险从食品生产企业向学校食堂、大宗食品统一配送企业、农村集体聚餐等重点单位全覆盖。目前,全县3家校园食品配送单位、130家学校食堂、15个镇街全部完成投保,覆盖20万农村人口及近6万在校师生,年度总保额达到了5亿元,单次赔偿限额500万元,每人每次赔偿最高可达50万元。一个政企保协同管控食品安全风险的新格局构建成型,实现了“小投入、大保障”。
线上监督线下改
智慧网络风生水起
互联网时代,改变的是整个世界。食品安全监管,当然也不例外,何况是在高度重视智慧监管的桐庐。
该县运用“互联网+”技术,率杭州全市之先,建成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和移动APP,并将之纳入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县智慧治理信息平台PPP统筹建设。县财政投入736万元,强化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完成现场摄像头布点安装、监控视频联网接入平台、移动终端和电视直播,实现小作坊加工和餐饮服务单位后厨现场实时“联网、直播、亮屏”。
目前,全县已有240家“阳光厨房”、55家“阳光小作坊”接入平台,39家小作坊现场加工过程可在农贸市场实时查看,手机APP端的视频点击量突破10万次。
不仅如此,监管部门还在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上开通视频线上直播、巡查管理、在线评论、信息公示等功能。依托平台,居民可第一时间获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公示信息和现场影像信息,进行线上点评和互动;桐庐市场监管局可对食品加工过程、卫生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通过视频截取锁定证据,落实问题整改,打造线上监督、线下整改相融合的智慧监管新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基本达到了广大公众社会监督、监管部门在线巡查、经营单位规范自律效果。”桐庐县食安办负责人说。
创新再创新
解决问题数千个
在桐庐食安创建的一千多个日夜,“创新”就是该县高举的大旗。大到党委政府出台的举措,小到食品安全相关矛盾纠纷处理,创新不绝。
“食品区域自治管理”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桐庐食安监管部门在餐饮服务单位相对集聚区块划定自治管理区域,区域内经营单位组成自治组,定期开展互学、互查。对检查中屡教不改的经营单位,由组长上报监管部门查实后予以相应行政处罚。
在这个模式里,监管部门起的作用是:定期对自治区域进行指导和“校正”。最新结果是,近300次互联互查,发现、整改的问题达到了2600多个。数据证明了这个创新模式的实用意义。
创新食品安全矛盾纠纷自行化解机制,同样值得称道。该县推广创建“无理由退换货承诺”企业和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在县食品流通行业协会设立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建立预防和化解食品安全领域矛盾纠纷“第一责任人”工作机制。据介绍,两年来,这个联络站受理了265件消费者投诉,第一时间化解的消费纠纷竟占到了212件,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受到了各方的好评。
据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创新,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生命。“尽管我们已成功创建省食品安全县,我们仍需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共治模式和监管体系,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