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泉州的化学品泄露事故,终于有了官方调查结论。调查组认为,事故主要是企业生产管理责任不落实引发的,从而给整个事件性质定了调。调查报告指出:整个事故的处置是及时、有效的。受事故影响的接触患者,已经全部出院。相关水域的水和空气质量已恢复正常。但是,令人震惊的是,事发企业东港石化公司一开始就刻意隐瞒事实,恶意串通伪造证据,瞒报数量,性质十分恶劣。
调查组认定,东港石化公司实际泄露的化学品数量是69.1吨,而上报的数据却仅仅是6.97吨,相差十倍之多。虽然说,此次泄露的化学物品主要是裂解碳九,专家认为对人体的伤害不具有长期性。但裂解碳九对大气环境和水质也会带来影响。距离事发海域最近的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有8000多人口,大多以出海捕鱼、渔排养殖为生。此次碳九泄漏事件造成渔排网箱被腐蚀,部分渔排沉入海底,养殖户损失严重。
瞒报数据,会给官方处理事故带来的后续影响造成误判。十倍的差距,影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几吨和几十吨的化学品泄露,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完全不同的。瞒报为几吨,有关方面就会根据几吨的量来进行处置,动员的人力、物力,划定的区域、采取的措施都是完全不同的。少报了十倍,事故的处置效果就会减少十倍以上。十倍以上的差距,是谁来承担?还不是当地的老百姓!
由于瞒报数据,导致应对不力,将会进一步削弱有关部门的公信力。公信力下降,当事故再次发生的时候,老百姓就不知道是否该相信权威说法。随着数据的瞒报,本该被披露的事故责任和发生原因,也得不到公开。得不到公开,问题就得不到解决。这是更加严重安全生产隐患。这次事故所涉及的泄露化学物裂解碳九,所幸在于危害性不大,但依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隐患没有被解除,那么下一次泄露必然为期不远,到了那一次,就更不知道将会是什么化学品泄露了。这是可以通过正常推理得出的结论,让人冷汗淋淋。实际上,此次事故未能造成更大影响,完全仅仅是运气而已。但我们岂能把生命财产安全寄托到运气上面。
所以,事故一旦发生,瞒报就成了比事故本身还要严重的事故。事故是安全生产管理上出现纰漏造成的,瞒报则说明不仅安全生产管理上出了问题,连危机管控也出现了问题,仅仅是所谓“东港石化公司与船长恶意串通,订立攻守同盟”就能掩盖掉十倍数据的吗?瞒报的数据情况和老百姓的真实感受之间,也存在着十倍的差距,官方就真的不知情吗?
出事故的是企业,进行处置的是当地政府部门。该公开的不公开,该准确的不准确,却对前来调查的女记者开展“精准抓嫖”,又仅仅是执法不当可以掩盖过去的吗?这说明,当地有关部门不是不知道危机管控的概念,而是把力气花错了地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