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应全 沈超)“爱学生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优秀教师一定要去爱那些后进学生,他们恰恰是你最需要去爱的。”杭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赵志毅充满激情的演讲,让不少老师禁不住热泪盈眶。
11月23日至25日,在“班级管理艺术与班主任专业成长研讨会暨浙江班主任5周年年会”现场,1000多名来自浙江各地的班主任交流带班经验,探讨如何让教育更有温度。
教育的温度,首先来自对学生的尊重和人格的平等。“为什么同样的事情,有些班主任处理得得心应手,有些班主任却焦头烂额?因为好的班主任懂得,教育要从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始。”磐安县新城中学副校长董兰芳认为,教育者是美丽的,而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者更美丽。“走心”的教育不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一时兴起,也不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流于形式。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自然表达,更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诗意栖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花朵”,教师要做的首先是读懂孩子的“花语”。尊重和平等永远是孩子最想要的礼物;爱是孩子“所需”,而非我“所愿”;每个孩子都希望被看见。
教育的温度,来自对学生的正向激励,而非漠视甚至歧视。赵志毅教授讲了一个皮格马利翁的故事。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他善于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美女像。久而久之,他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爱慕之情。他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罗狄忒为他的真诚所感动,就使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来。皮格马利翁遂娶她为妻。这故事,用一个词概括,叫“美梦成真”。
“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赵志毅教授以皮格马利翁效应为例,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赵教授希望在座的教师思考:我们更应关注谁?爱优等生,爱美之心使然;爱中等生,理性之心使然;爱后进生,信念之心使然。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韩似萍说,小学阶段是孩子“建立关系”的关键期,中学阶段是孩子“处理关系”的关键期,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作为老师,要帮助孩子与外界建立积极主动的关系。
教育的温度,来自对人性的宽容、对个性的尊重。在诸暨荣怀学校教师陈薇冰眼中,教育的温度是“跟得上教育的节拍,容得下学生的错误,放得下手中的权杖,卸得下自身的情绪”。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杨春林在笑声中与老师们分享一个个教育故事。在他眼中,让教育拥有温度,让师生改变自我、积极投入,应该是理想的教育追求。有温度的教育强调对人性的尊重、对个性的尊重,给予学生个性化的选择。有温度的教育,要不急躁、不极端、不尖锐。有温度的教育,可以进行有温度的班级活动实践,从主抓学习转向多样发展;可以进行有温度的班规制定实践,从单边决策转向师生合作;可以进行有温度的日常管理实践,从单一处罚转向自主选择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