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上海理工男研发出降解地膜,想找一个原料充足、交通便利的生产基地
记者牵线搭桥亿元项目对接绍兴滨海工业区
2019年02月15日 06:15:16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浙江在线记者 王益敏

浙江在线2月15日讯 徐友利是上海人,他的团队研发出一款可降解的农用地膜,该地膜获得相关部门的认可,市场前景广阔。

他们寻找合适的生产基地却成了难题,一方面需要有充足的原材料精对苯二甲酸,另一方面需要离港口近。找了几个月,还是一筹莫展。

钱报记者帮帮团通过浙江一家创投,帮徐友利跟绍兴滨海工业区搭上了线。这几天,徐友利已经和工业区进行了对接。由于这个项目要投资1亿多元,双方下一步还需要深入考察。徐友利期待能尽快投产第一条万吨级生产线,将可降解地膜推向市场。

上海理工男研发出可降解的地膜

想在浙江找一个合适的生产基地

我们在上海莘庄的一幢20层大楼前见了面。43岁的徐友利身材瘦高,除了高领毛衣、深蓝色西装外,再套一件绿色冲锋衣,一看装扮,不像一名纯粹的商人,更贴近工科男的形象。

1992年,16岁的徐友利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学的是化工专业。“十二三岁的时候,为了看氢气燃烧,从朋友爸爸那里拿了盐酸和铁丝在家里做实验,差点炸穿屋顶。”说起自己坚守的这份爱好,他侃侃而谈。

毕业后,徐友利在上海安了家。十多年前,徐友利辞职下海,研发出新环保工程塑料,赚得人生第一桶金。2014年,他开始独立研发可降解的农用地膜。为此,他还专门出资1500万元注册成立了浙江弘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的就是利用浙江当地的化工产业资源,尽快实现投产”。

然而,从去年年底至今,徐友利投产生产线的事一直无法落实。“生产可降解地膜,对原材料需要精对苯二甲酸(简称PTA)需求量很大,这样的化工原料,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徐友利说,另一方面,农用塑料薄膜因为存在体积大、质量轻的特点,也需要靠港口的运输仓库。

找不到合适的生产基地,让这个大多时间在实验里度过的老板有些犯愁,他说,这几天,每天都会在这幢自己租住办公室的大楼前站上好一会儿,晚上也睡不着觉。

这款地膜可节省成本,还可促成长

急缺一条规模化生产线

那么,徐友利和他的团队生产的地膜,真是可完全降解的吗?它的效果相比传统及同类产品,又具有哪些优势?

钱江晚报记者走进他位于上海的办公室。当天,在这个大约100来平方米的地方,他的两三位同事在继续研发产品,一间小办公室和会客厅都放满了用玻璃瓶盛放的满是青苔的土壤。仔细一看,玻璃瓶内的土壤里,还残留着大小不一的薄膜。“这些都是我们研发的产品,我们经过一轮一轮的试验,每天留意它们在土壤里的分解情况。”徐友利说。

根据他们的精细观察与调整,可降解地膜在江南地区埋土后,一般经过4个月就可以完全降解。

此外,对于农民关心的成本问题,徐友利说,可降解地膜价格虽然比普通薄膜价格高10~15%左右,相当于每亩增加费用10元不到的成本,但由于节省了普通薄膜田间收拾残膜的费用,每亩少则几十元,总体算下来还是降低了成本。

事实上,徐友利的产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多年进行试验示范,而主要的试验地,也包括浙江。比如,春节前,他们在萧山种植芦笋、萝卜的试验地进行评测,发现可降解的地膜比普通薄膜更快更好地促进了农作物生长。

徐友利说,可降解地膜的原理,是它的分子之间的键合强度相比传统薄膜要小得多,会在酶和水的作用下逐步被拆解成更小的分子,“如果说传统薄膜可最终分解的分子大小是一个苹果的样子, 那么,我们经过实验得出的可降解薄膜首先会被分解成的大小就是一粒芝麻”。

浙江省农科院相关专家表示,可分解的分子越小,也表示可降解的效果越好。目前,徐友利和他团队研发的产品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他的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共同成立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也就是说,我们承担了更多农田生态环保方面的工作,需要一条规模化的生产线,迫在眉睫。”

原料和交通条件完美契合

绍兴滨海工业区抛出橄榄枝

近日,钱江晚报记者关注到了徐友利及其团队寻找合适的基地开设生产线的迫切需求。

钱江晚报记者找到了位于宁波高新区的一家创投公司,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业园区资源和经验。在经过多地筛选后位于绍兴柯桥区马鞍镇的绍兴滨海工业区成为了首选对象。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升级,柯桥将印染业搬到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对于纺织印染行业来说,PTA等也是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且产能较为丰富,可以直接用作该公司原料。”咨询公司相关负责人在经过考察后,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那么,徐友利的企业是否适合在绍兴滨海工业区落户呢?近日,分管马鞍镇工业的副镇长王华良接受咨询时表示,他们非常欢迎高新技术企业在园区落户的,“只要符合条件,我们将尽量帮忙协调,让企业在我们这里安家落户,产生良好的效益”。

同时,在交通方面,柯桥位于杭州湾东侧,临江靠海,无论是公路还是航运,都具有天然优势。

这几天,徐友利已经和工业区进行了对接。他们说,由于项目投资过亿,下一步将进行更为深入考察。“按照目前情况来看,柯桥无论是产业优势还是地理环境,完全符合我们落户的需求,我们非常希望能尽快在这里开启第一条万吨级的生产线。” 徐友利对钱江晚报记者表示十分感谢,同时,他们计划近期和工业园区进一步对接,“希望能尽快投产我们的第一条万吨级生产线,从而让我们的可降解地膜推向市场。”

徐友利对新一年的发展充满了憧憬。


标签: 降解;地膜;团队;相关部门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