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点亮兴农路
张国平
毛泽东同志1958年视察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亲自扶犁耕地。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对农业科研工作和农机事业发展,以及推动农业科技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浙江农业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解决吃饭问题,农业科技工作总体上也围绕粮食生产开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我省实施耕作制度改革,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籼稻改粳稻、低产改高产、一熟改多熟。这需要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植物保护等各个环节上的科技创新。我们接受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成果,水稻高秆变矮秆,极大提升了产量。省农科院利用原子能辐射诱变技术育成水稻新品种“原丰早”, 早熟、产量高,解决了连作早晚稻的季节矛盾,获1983年国家一等发明奖。原浙江农业大学利用辐射诱变技术育成水稻早籼新品种“浙辐802”,种植面积连续15年居南方早籼稻首位。本世纪初以来,以宁波市农科院为主力,我省自主培育出“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良种,产量高、米质优,在增产增收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这一阶段农业发展的突出成果,就是使浙江从缺粮省转变为自给省,最后成为余粮省。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粮食问题解决,我省开始逐步调整种植结构,经济作物占比不断上升,农业科技重心也转移到为发展效益农业提供支撑。浙江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分布零散,我省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村品特色与当地特点相结合,农业经济与当地特色的商品经济相整合。在这一进程中,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走向生产一线,大量新品种和实用技术涌现出来。余姚杨梅、玉环文旦、安吉白茶等均是知名农产品品牌。浙江农民人均收入长期走在全国前列,这种独特的效益农业发展模式是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省规模小、劳动力投入密集的发展模式制约因素不断凸显,发展信息农业、智慧农业,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的背景下解决农业机械化和环境问题,成为当前浙江农业科技的一个关键命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创意农业、生态农业等发展迅猛;可以想见,在品质育种、优质生产、食品安全等领域,也将会有更多创新成果。
(作者系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
感悟新闻前辈的作风
纳紫璇 徐健悦
1958年1月,省农科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毛主席。没有标语,没有列队欢迎,招待他的只有清茶一杯。
61年是一段漫长的时光,足以抹平很多事情的印迹。但61年前在省农科所发生的这件事却仿佛不受时光流转的磨蚀,直至今日仍让人感觉真实如眼前。这一切缘于一篇新闻报道。这篇报道全面介绍了毛主席视察省农科所的过程,同时也不失细节,真实记录了毛主席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每一个亲历者的感受也跃然纸上。
61年后,循着这篇报道的印迹,我们和浙江日报记者曾福泉,跟着当年撰写报道的吕韶羽老师同访省农科院。这是追忆,是感怀,更是一种传承。
吕韶羽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一篇事后撰写的报道,他并没有亲历这一切,但他在省农科所“沉”了一周,遍访见到毛主席的职工,并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写作,使得这一事件得到了很好的还原。这种扎实的采访作风深深地感染了立志为新闻事业奋斗的我们。
我们到达的时候,省农科院正进行着一场关于当年毛主席访问省农科所的座谈会。谈及那次采访,年过八旬的吕韶羽老师如数家珍,毛主席的亲切、工作人员的质朴与诚恳都一一印在他的心中。
当年,毛主席用实际行动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如今,无人机喷洒农药、机械化联合收割、水肥一体滴灌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已得到普遍运用;稻渔综合种养、生物绿色防控、休耕轮作等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轨。
这次“同走新闻路”,也让我们感受到农业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是超市货架上的健康有机果蔬,还是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旅游,都是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体现,它以一种更具规模,更具效益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一箪食,一豆羹”之中。
61年前的一次访问,与今天科技对农业的价值遥相呼应。历史的一次闪光,点亮农业增产增收、人民生活富足的奋斗之路。而今科技的创新仍然源源不断地带给农业发展动力,新的历史征程也在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开启。
于细微处见精神
吕韶羽
1958年1月,毛主席视察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同一天还视察杭州市小营巷。我受浙江日报之命采访省农科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毛主席视察活动的首次公开报道。
时隔61年,当我们来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世事沧桑,令人感慨。当年我采访过的农科所职工,这次都没有见到,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已经过世了。省农科院发展迅猛,变化巨大。当年的省农科所只有两幢科研楼,如今这两处建筑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大规模园区。省农科院旗下研究所的数目大大扩充,科技人员的数量和水平也都有很大提升,可以说真正成为了一个上档次、上规模的现代化科研机构,成为浙江科技兴农的重要引擎。
毛主席的视察对浙江农业科技发展影响深远。这次与省农科院同志们的座谈中,我感受到几代农科院人对毛主席视察的意义都有深切领会,他们都非常清楚自己这项工作的价值和使命。
我还想从新闻专业的角度谈谈这一重大报道的采写。毛主席视察省农科所,记者不在现场,这就需要事后采访倍下功夫,尽可能地使记者由“局外人”变为“准亲历者”。我力求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详细了解毛主席视察的每一项活动和每一个细节,这样就有了较为丰富的素材。更为重要的是,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似乎同省农科所职工一样,亲历那紧张、激动、喜悦、温馨的视察现场和情感波澜。
透过种种细节和职工的切身感受,我不仅体会到了毛主席随和、朴实、亲切的人格魅力,也对毛主席视察省农科所的重要意义有了正确的理解——毛主席特意向省农科所所长借书,表示了学习农业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并意味着倡导全党学习和研究农业科学;毛主席亲扶新式改良农具耕地,实际上是向各级领导发出重要信息——改进作风,亲自动手,做一些科学种田的实事,以便取得领导农业科研工作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动权。看似平凡却伟大,道如寻常却奇崛,这是毛主席视察省农科所活动所体现的重要意义,当然也应是写通讯所要把握的基本格调。如果报道毛主席的视察活动,所有具体事实都准确无误,唯独这重要意义和基本格调把握不准或者没有表达出来,那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罗列现象,言不及义。总体把握不准确,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好报道。
因此,我希望今天和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仍然能坚持扎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采访,掌握第一手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实的、有真情的报道。
(本版资料图片均由省农科院提供)扫一扫看“同走”视频 记者 吴煌 孙潇娜 制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