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江日报创刊 70周年特别报道·征文摘登
2019年05月09日 04:33:29 来源: 浙江在线

  刊于1982年11月19日《浙江日报》头版报道作者的图文。

  情谊悠长 言之不尽

  潘云鹤

  浙江是我的家乡,也是我求学、成长、工作多年的地方。浙江日报于我,有深厚的情缘,特殊的感情。

  浙报见证了我的科研道路。1982年11月19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报道《计算机智能模拟彩色平面图案创作系统在浙大诞生》,介绍浙江大学电子计算机系三十六岁的青年教师潘云鹤在系主任何志均教授的指导下研制两年,开发出能自主设计图案的计算机系统。1984年,又刊发了一篇关于我的人物通讯《小字辈的挑战——记浙江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教师潘云鹤》,非常生动地展现了我搞科研的创新视野和钻研劲头。1994年,在头版刊发人物通讯《创造人类的另一个大脑——记浙江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潘云鹤教授》,报道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潘云鹤是一个永不知疲倦的探索者”。2001年,在头版刊发人物通讯《潘云鹤:用CAD打造“大脑企业”》,这刚好是浙报名专栏《钱江浪花》第100期,报道帮我发出呼吁:深化产学研合作,让CAD技术发挥更大作用。多年来,浙报关注我科研工作的一系列报道让社会大众更加了解了计算机科技的巨大功用,也激励我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近年来,我提出人工智能2.0概念。浙报非常敏锐地认识到人工智能2.0的重要性,做了很多相关报道。我深切感受到,浙报对科技创新的热切关注数十年不变。

  浙江大学立足浙江、服务浙江,浙报对浙大的报道一向很重视,日益全面、深入,在浙大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于我印象很深的一个例子,是浙报对浙大老教授何志均先生事迹的挖掘。何老师是我的恩师,浙大计算机系的创办者,中国人工智能的先驱,一位极富家国情怀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卓著的科研、育人成果,长期未见诸报端。2015年,何老师捐出自己和夫人的毕生积蓄成立公益基金,引发社会关注。浙报并没有止步于报道这件伟大的善举,而是深入挖掘,与何老师做了数小时长谈,采写了整版人物通讯《何志均:浙大老教授的家国情怀》,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报道刊发后,浙大老教授的风范打动了许多读者,人们从中体味到浙大深厚的底蕴和崇高的追求。

  浙报一直忠实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我先后作为省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多次接受浙报记者采访。

  我从年轻时即喜爱书法和美术。这个工作之余的乐趣,也在浙报集团得到了一方园地——《美术报》多年来刊发了不少我的书画作品和创作心得,让我有了更多与同道交流赏析的机会。

  以上仅从不同方面各取事例讲述我和浙报的情缘,可以说情谊悠长,言之不尽。在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谨致以诚挚的祝福!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

  刊于2010年8月11日《浙江日报》头版关于传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报道。

  民营企业的知心朋友

  徐冠巨

  七十载与时代同步举旗帜立潮头,七十载与人民同行聚民心显担当。立足全国民营经济先发省份,浙江日报始终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相伴同行。

  作为浙江民营企业一分子,我一直非常关注国家政策、关心党和政府对非公经济的态度,所以浙报是我必看的一份报纸。很多年前,我就与浙报有了不解之缘。记得1997年秋日的一个下午,一位浙报记者与我谈及做企业的不易,一下子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从而聊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我们要树立一个社会赞许的、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的民营企业形象。本来我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聊天,并非真正的采访,但没想到竟然上了头版,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浙报就像是一位老朋友,见证了传化成长、壮大、蜕变的过程,发掘、总结、探讨、传递了正能量。有一段时间,传化的和谐劳动关系就得到了浙报的持续报道。2010年,深圳一家企业发生的劳资关系纠纷,让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浙报连续刊登了传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情况和经验,由此推动在全社会营造改善劳资关系的氛围。两年前,浙报再次回访传化,立足企业转型升级中发生的新变化,解读了新时代下和谐劳动关系在传化演绎出的新风采。

  浙报的持续关注,让传化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那时候,我开始不断反思,成绩只属于过去,未来仍任重道远,只有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坚定地走出转型升级的每一步。这些年来,围绕“责任”和“实业”主线,传化一方面推动制造业板块向智能化、平台化转型;另一方面以发展智能物流为重点,建设提高物流效率、提升供应链水平的服务平台,服务百万企业,赋能中国制造。我们以实际行动向着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

  浙报再次以敏锐眼光洞察变革实践、把脉创新探索,屡屡报道传化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成果。2016年,在传化创业30周年之际,浙报聚焦报道了传化深耕实业、转型求变的初心与实践。2018年,作为浙江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浙报又从传化打造高效供应链服务平台,用新物流助企降本增效切入,重点报道了传化网在服务生产制造方面的成效,向全社会传递了转型升级才能增添新动能的价值导向。

  从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鼓”与“呼”,及时准确传递党和政府声音,到以不一样的胸怀、视野,见证和记录企业“闯”与“干”,再到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筑牢再出发的“根”与“魂”。我认为,浙报是民营企业的“知心朋友”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加油站”。

  一路同行,一路相知。浙报始终勇立潮头,洞察先机,引领方向,汇聚力量,衷心祝愿创刊七十周年的浙报在新时代再奏强音。

  (作者为传化集团董事长)

  刊于2013年9月12日《浙江日报》第9版的作者评论。

  一篇“赶鸭子上架”的稿件

  刘亭

  浙江日报和共和国同龄,倏忽之间也70年了。由于长年在省里的综合经济部门供职,且从一开始就是在综合处室工作,我的确和浙报多多少少有了一些交集。

  没有想到的是,在我退休以后的2013年8月,浙报经济部的负责同志找到了我,邀我在经济版上开一个《区域经济谈》的专栏,专门就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些新鲜话题发表时评。这个任务来得太突兀,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和想象,我只有一味地推托。

  一次,经济部的同志把我在一个小型会议上的发言拿去作了编辑排版,然后来征询我的意见,颇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思。但是,不得不承认,经过他们的这一番“加工制作”,愣是将我的一段“随意漫谈”,升格成了一篇“正经评论”。尤其是一针见血、“神来之笔”地编加了一个“关键是挤泡沫”的题目,令我大为折服。

  以后,我自知才具不足,精力也不逮,便请求扩大作者队伍,结果很快得到了报社的理解包容,然后遂有秦诗立、潘毅刚等中青年才俊的脱颖而出。大家时常有主题性的聚谈,人人都以能参与这样一个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建言献策的专栏(后改为《浙富论》等)而庆幸。浙报经济部也因主办了这样一个理论研究和新闻时评“珠联璧合”的园地,网罗了更多的专家大咖,提升了思想性和影响力。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时间,我竟写了65篇,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对我有生以来区域经济领域的学习和思考,极具挑战性——毕竟差不多每半个月就得来上一篇。

  最近,我重读了几篇6年前发表的旧文,至今为浙报的睿智和胆识所折服。好比浙江这些年来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的长足发展,离不开人们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者关系的正确把握。而我们在专栏首发文中就可以读到:“就像一个硬币有其两面,一个完整的经济形态,必定是实体和虚拟的对立统一体,看似矛盾的两方面相反相成,缺一不可。把金融看作‘虚拟经济’,只是和所谓的‘实体经济’进行比较分析的需要,或只是在理论抽象中才能显示其价值。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没有人去没事找事地作这种无谓的区分,并加诸好恶褒贬的主观评价。”

  思想引领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在浙江经济曲折发展、砥砺奋进的70年里,我们始终不能忽视正确而前瞻的思想理论,对于实践创新和理论坚持的特殊意义。特别是近年来,浙报在生动宣传“八八战略”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引领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担当了省级党报的重大历史使命。

  (作者为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刊于2017年7月27日《浙江日报》头版的身边人追忆陈莹丽的文章。

  感谢陪我们走出悲痛

  谢晓晓

  我是乐清市大荆镇镇安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从不曾想,有一天我们会迎来浙报的记者……

  2017年7月13日,我校陈莹丽老师因罹患肝癌不幸逝世。生命的最后时光,她义无反顾地选择隐瞒病情,坚持来校为毕业班的学生上完最后一课。

  2017年7月21日,浙报记者在烈日中,从杭州来到乐清镇安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他们先后来到陈莹丽老师生前所在的办公室、教室以及寝室,观察、拍摄、记录和陈莹丽老师有关的点点滴滴。他们对陈莹丽老师的学生、同事都一一进行了采访。

  务实是底色,热忱是初心。浙报媒体人的职业素养令我们钦佩:汗水浸湿了衣衫,他们仍背着、扛着各种设备穿梭在镇安学校的楼道、教室,没有停歇……

  2017年7月26日起,浙报陆续以大篇幅报道了陈莹丽老师的先进事迹。拿起报纸,我的心是颤抖的。浙报还原了可亲可敬可爱的陈莹丽老师,肯定了陈莹丽老师的价值取向。浙报媒体人,感谢你们!

  浙报的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对我们学校的关注。这是鼓舞,也是激励。学校设置了陈莹丽老师先进事迹宣传专栏,开展了系列学习活动。学校还得到了许多爱心帮助。

  正值浙报创刊70周年,我忍不住提起笔来。我们不会忘记,在镇安学校全体师生陷入沉痛之时,是浙报一路相伴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

  (作者为乐清市大荆镇镇安学校教师)

  刊于1980年5月21日《浙江日报》头版的作者文章。

  从“追星”开始

  柴马标

  今年5月9日,是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的日子。回想这么多年来,我与浙报结下的不解之缘,很是感慨。

  我是1961年参加工作的,每天都会接触到浙报,但真正认识浙报,还是在1962年。那时,省商业厅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必要的一课”——《陪嫁的“传家宝”》,几张照片,半版文字,用花镜框里的照片作为历史的见证,“一张照片十年间,主人不识旧容颜;再过十年看今天,人人难辨旧河山”,给我们这些小青年上了生动的一课。记者徐永辉和黄岩县农民叶根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报纸上“追星”,看根土家的变化,看浙江省的变化。

  1980年5月,我去嘉善农村调查生猪生产,写了《生猪生产大发展后采取措施扩大猪肉销售的调查报告》,当面向厅长进行了汇报。恰巧那天浙报工交财贸部的林乐英老师在商业厅采访,我当时就和林记者接上了头,开启了我当浙报通讯员的序幕。过了几天,这篇调查报告在浙报头版发表了,题目是《嘉善遍设猪肉供应点扩大就地销售》,同时还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后来,浙江省取消了肉票,猪肉销售价一年内降了8次。我把这张报纸剪下来,夹在笔记本里,一夹就快40年了,搬了几次家都舍不得扔掉。

  后来,我和迟全华等其他记者联系,或接受采访、或接受约稿、或报送资料,忙得不亦乐乎。对他们的印象,我就只有两个字:认真。每个市、县、公社的汇报,他们都会认真听、认真记,最后形成稿子后还会发回给我们看,问这样写是否合适。和他们一起做的稿子,最后对省里的生猪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97年,我退休了,才慢慢不写了。70年,对一个人来说,是从幼年变成老年,但对浙报来说,是从幼年变成壮年,现在还有了浙江新闻客户端。我在手机上安装了这个APP,里面内容比报纸还要多,还要细,这让我欣喜万分,每天都会打开看几次。

  (作者为浙江省食品公司退休职工)



标签: 潘云鹤;和谐劳动关系;浙江大学;人物通讯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