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16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新蓝网记者 余丽燕)今天下午,主题为“科学探索品牌发展 智力推动脱贫攻坚”的“贫困地区茶品牌建设论坛”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顺利举行。论坛上,多位来自贫困县茶叶工作一线的县级领导和专家也走上论坛分享经验。
点叶成金 小茶叶带来大幸福
“打造中国藤茶第一,十余年以来来凤县边规划到生产全县藤茶达到七万多亩,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藤茶第一县,藤茶也成为来凤县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论坛上,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副县长杜建斌介绍了在当地被称为土家神茶的藤茶。
在恩施州的展位上,本端记者见到了传说中的藤茶。白白细细的,像一团绒毛,看着不太像茶叶。“这是藤茶中最好的,叫龙须。”一旁一位中年男子为记者解开了疑惑。
他叫向泽波,是来凤县前来参展的企业之一。“早上刚刚谈好了一个电商平台的意向订单,20万斤。”对于第一次来参加茶博会的向泽波来说,参展第二天就能谈好一个订单有些意外。
向泽波向记者表示,目前全县7.2万亩的藤茶都全部由他的公司来收购,形成了合作社加基地加农户的一个模式。今年企业的订单超3亿元,拉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茶农的年均收入从1000元涨到了5000元,还解决了两万多人的就业。这才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了。”
现在的向泽波意气风发,但是在两年前,他还在到处跑市场,清库存,“2017年,因为茶叶收购的龙头企业出了问题,我2000亩的茶叶都堆在仓库里。后来通过农业农村部、武汉市、浙江拱墅区、还有我们当地政府的帮助,终于渡过了这个难关。”
向泽波说,来凤县当地交通不便 ,他最想要的是结合新的商业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络,让更多的人更方便的购买来凤藤茶,“在浙江拱墅区的帮扶下,我们已经打开了一些线上销售的渠道,像今天上午的电商平台就是其中之一。”
千里“茶”缘一线牵 两地携手走上致富路
向泽波提到的拱墅区对来凤县的帮扶,缘于2017年的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
2017年5月,杭州拱墅区与来凤签订对口帮扶框架协议,计划实施村精准扶贫、教育医疗、电商扶贫、劳务输出、智力帮扶等方面17个扶贫项目。
张俊是杭州在来凤县扶贫办挂职的干部,他告诉记者 ,2018年,拱墅区对来凤县的帮扶资金达到了3437.5万元,帮扶项目31个,着重用于解决来凤村级经济缺乏稳定产业收入来源,产业经济与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明晰的问题,确保产业协作项目覆盖所有存在重点贫困村的乡镇,项目惠及全县1.5万余贫困人口,“在藤茶产业上,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投入490万元,在11个村新建生产厂房、产业基地、配套基础设施等12个项目,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分红29.4万元以上。”
其实不仅仅是来凤县。作为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典范,杭州对恩施州茶产业提升帮扶工程,充分挖掘两地茶产业资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加强两地茶产业生产、加工、品牌、销售等方面合作。2018年,茶农共获得茶园流转收入122万元,今后10年可获得流转收入共计1150万元,直接受益农户4800户,促进茶农增收1100万元。
精准帮扶,浙江在行动。2018年4月,安吉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种植安吉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得到了总书记的充分肯定。随后,四川省、湖南省、贵州省三省四县的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被确定为受捐地。经过考察,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瓦砾乡柳河村、关庄镇固井村3个贫困村成为我安吉白茶的受捐地。
“到今年3月,这1500万株茶苗已经全部运往目的地并种植,目前长势良好。”在今天的论坛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孙景淼介绍了这些白茶苗的最新情况。
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 让绿色茶园变成金园子
“在我国,茶产业多分布在南方山区,是当地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集中产区茶叶收入占农民收入50%以上,所以我们要下大力气,聚焦特色产业,聚焦贫困地区,聚焦我们国家产茶的贫困地区,特别是大别山、武陵山、乌蒙山、滇西边境山区等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需要大力发展茶产业,做强茶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天下午,在“贫困地区茶品牌建设”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屈冬玉在致辞中表示。
以一片叶子带动一方致富,本届茶博会聚焦精准扶贫,首次设立扶贫展区,重点支持“三区三州”产茶区参展。1200平方米的展区,对茶叶主产省的贫困县费用全免,可以让更多贫困地区的茶农把他们的产品带到展会上来,有机会进行展示拓展销售渠道。
此外,在今天的论坛上,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仲华等专家贡献出自己的丰富知识和研究成果,帮助贫困地区找到以茶治贫的明路。
华巨臣集团好茶仓公司、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圆通集团浙江无花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3家优秀茶叶销售平台在论坛上与云南省景东县、湖南省古丈县、安徽省金寨县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从而实现销售扶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