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6月26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记者 姚休 许婷 喻惠婷 吴文昊 武文弢)丽水,这片被赞为“长三角之肺”的绿水青山,亦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革命热土。当前,丽水全市上下正全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做实“红绿融合”文章,一针一线细密绣出一张高质量绿色发展蓝图。
近日,记者深入丽水莲都、缙云等地,深化“走转改”,锤炼践行“四力”,走访浙西南革命遗址、绿色产业发展基地等地,聚焦这座生态之城“红绿融合”发展的独特路径。
绿色为底 带动农民增收
关键词:古堰画乡 绿谷仙都
坐拥全省“最大一片绿水青山”的丽水,绿色生态是发展优势,古堰画乡和绿谷仙都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丽水市区驱车前往古堰画乡,1个小时不到,就来到了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一段。踏上河滨古街,街口第一家店是一家溪鱼馆。店内方姓老板娘刚刚炸好小鱼干,她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一口下去,喷香酥脆,毫无腥味。老板娘得意地告诉我们,“店里的食材都是取材于瓯江。山好水好,鱼肉也特别好吃,吃过的客人没有不夸的。”今年57岁的老板娘以前就在瓯江上以捕鱼为生,自从古堰画乡景区成立以来,她就开了一家店,不仅生活更稳定,收入也比以前丰厚得多。
除了古堰画乡,凭借生态优势创造“绿色经济”的还有85公里之外的缙云仙都。采访当日正是雨天,高耸入云的鼎湖峰在烟雨中增添了一分仙气。景区依然游人如织,正好迎来了一波上海自驾过来的游客,“来吸吸氧、洗洗肺!环境太好了!”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游遍了整个景区,直夸缙云烧饼和桥敲肉羹味道“老好”。我们随意走进几家烧饼店,口感相似,价格统一,正在熟练擀皮揉馅的师傅硕说道,“仙都的游客每天不断,带火了这里的烧饼,师傅一年至少有十几二十万的收入。”
勤劳智慧的丽水儿女利用生态优势,在绿水青山间“淘金掘银”,不断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也打开了“两山”转化通道。
红绿融合 深挖革命故事
关键词:新陶村 南乡革命纪念馆
如果说绿色是丽水的衣裳,那么红色就是丽水的灵魂。在“浙西南革命精神”重要发源地之一的新陶村,我们切身感受到浙西南独特的红色魅力。
正值初夏,踏入莲都区老竹镇新陶村,荷花四溢飘香,村口就是南乡革命纪念馆。在纪念馆里,我们见到了村支书郑建全,也是他,亲手打造了这个丽水首个村级南乡革命纪念馆。
“我们村是红军根据地特色村之一,出了很多英雄人物,我从小就是听着郑和斋的故事长大的。” 新陶村原来是个空壳村,2013年在外经商、年赚百万的郑建全,放弃了大家眼里的“大金矿”,回到家乡担任村支书,全心全意当起了一个带领发展的“领头雁”。
不负所望,南乡革命纪念馆于2014年建成后,已是丽水市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为了将红色旅游推向产业化,新陶村又与旅游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打造了新屋红色营地,有山坡滑草、红军丛林闯关、红军战场等项目。
游客多了,也带火了村里的民宿和餐饮业。废弃多年的旧校舍装修成了南乡食堂,坐下来可以吃一餐红军饭。去年,光是这一项收入就差不多有20万元。
眼下,越来越多的红色乡村在绿水青山间重放光彩。重走一段红军路、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追忆烽火岁月,“红色之旅”正在丽水大地如火如荼地上演,“红绿融合”发展让乡村重现生机。
“丽水之干” 担纲“丽水之赞”
关键词:企业家 务实挺进
翻看丽水去年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增幅位居浙江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22元,增长10.2%,增幅连续十年位居浙江第一;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5年浙江第一;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1年浙江第一……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丽水对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的积极探索,也少不了本土民营企业家的共同推动。
缙云县头号纳税大户之一——天喜厨电公司,连续6年排名丽水市生产型企业外贸出口总量第一。在展厅里,我们看到产品从最初的单纯生产压力锅,扩展到现在自主研发生产的光波炉、空气炸锅、自动炒菜机等“网红”产品。走进生产车间,机器轰鸣,4条智能制造生产线上正在传送着最新研发的产品。
公司总经理吕挺子承父业,年纪轻轻就从父亲手中接管企业。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和高端产品的出口,带领企业从传统制造业转型为创新创造业。“ ‘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虽然是最近才发布的,但这种精神扎根在我们的血液中,在创业之路上影响着我们,尤其是‘挺进’精神,更是我们做企业的人应该具备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