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四明山下"弄潮儿"
——记省担当作为好干部、余姚市梁弄镇党委书记何张辉
2019年07月01日 06:22:53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李攀

  浙江在线7月1日讯(记者 李攀)抬眼已是千山绿,四明湖碧映翠峰。盛夏的余姚市梁弄镇,处处跃动生机——四明山下,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一辆辆远道而来的大巴首尾相接;百亩百果园里莲叶接天,果香满园;“山水绿活”时光小镇一期项目工地上,人车穿梭,机器轰鸣……红与绿的交织中,革命老区奏响新时代的发展强音。

  今年46岁的梁弄镇党委书记何张辉仍延续着10年前的习惯,一有时间就在村里走上两三万步“打卡”,“梁弄的每分每秒都是新的,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历任镇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一步一履中,何张辉把最美好的10年青春安放在了大山,奉献给了老区,他在兑现着一个诺言:“老区不小康,绝不当逃兵。”

  6月28日,何张辉作为100名“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之一受到表彰。

  坚守初心

  党员不只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担当

  6月26日,一场梅雨过后,海拔400多米的蔡家岭,陡峭蜿蜒的山路变得泥泞不堪。山岚重重中,两个身影一前一后艰难前行着,“何书记,如果从这里修一条3公里的路,以后我们周边几个村就能共享资源,抱团发展。”东山村党总支书记陈友良边说边转过头,只见何张辉正费力把筒靴从泥地里拔出来。“这事我回去想办法。”说罢,何张辉开了个玩笑,“阿良,当初大伙让你回村当书记,你一万个不乐意,现在干得挺起劲啊。”“要不是你‘六顾茅庐’,这个担子我可真不敢担!”陈友良感慨地说。 

zjrb2019070100001v03b019 (1).jpg

何张辉(右)和农户探讨种植技术。

  东山村是梁弄镇的一个偏远山村,10年前村集体负债200多万元,是典型的薄弱村。刚到梁弄任镇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的何张辉被指派担任联村干部,如何帮东山村“挖穷根”成了他碰到的第一个难题。“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不到一个月,何张辉跑遍东山村5个片区,从党员和群众口中,物色出一个合适的人选——在外干工程的党员陈友良。

  尽管众望所归,可陈友良还是摆摆手,“这个‘摊子’我不接”。何张辉出面当起了说客。“不行不行,这活儿没干过,不懂。”第一次见面,茶还没凉透,陈友良就急着“开溜”……第六次“谈判”,何张辉敲开了陈友良家门。“你什么时候入的党?”“1997年。”“1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觉悟还这么低?”一“激”之下,陈友良说出顾虑:“村里情况复杂,我是干工程的,别人会指指点点。”“只要公事公办就问心无愧,村监会盯着你,我这个纪委副书记也盯着你,你要出事了,我也有责任。”何张辉放了“狠话”,陈友良点点头。

  10年来,东山村陆续建起老年文化中心、文化礼堂,村民年人均收入翻了两番,“东山再起”助学基金帮50多个孩子圆梦校园,村子欣欣向荣,“六顾茅庐”的故事也在村里口口相传。“何书记让我明白,党员不只是一个身份、一份荣誉,更是一种担当。”陈友良说。

  相比这个一波六折的故事,何张辉从余姚市纪检部门来到梁弄任职的过程可简单多了。他觉得,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革命老区的党员干部,更不能忘记初心。”

  在镇纪委干部任上时,何张辉制定了《梁弄镇村级“三资”管理政策意见》,刮起了一场“廉政风暴”,政策出台的第二年,全镇村级招待支出就下降了57%;升任“班长”后,他带头排摸人选,选优配强全镇18个村社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去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余姚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后,他立刻跟进,组织开展“红耀梁弄”党建系列活动。

  开辟新路

  在老区工作,不是镀金而是炼金

  “叮咚”,深夜,何张辉收到了余姚梁弄商会会长王沛钢从地球另一端发来的消息:“何书记,我们在约翰内斯堡的商谈很顺利,今年梁弄灯具南非展馆计划在这里开馆,再过几天,一批非洲的留学生马上也要到梁弄来学习。”“再加把力!”

  这番跨越万里的对话透露出何张辉的雄心——让转型升级后的梁弄灯具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春风,走出国门。

  上个世纪90年代,梁弄的灯具产业在全国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转折出现在四明湖水库从灌溉用水调整为饮用水源,环湖而建的纳税大户因污染面临关停或搬迁。“没有这些企业,财政怎么办,梁弄怎么发展?”有的干部不理解,“何书记当时坚定选择了‘绿水青山’,他觉得目光要长远,不能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梁弄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王沛然还记得,何张辉主动担起了一个年销售过亿元企业的搬迁事宜,在他的一次次上门协调下,300多名员工得到了稳妥安置,没有引发一起上访。担任镇党委书记后,何张辉对留下来的优质企业加大了技改扶持力度,帮助提升梁弄灯具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去年,梁弄灯具的产业总收入达到24亿元。

  特色产业迎来转型复苏的同时,何张辉还在谋划一盘更大的“棋”。这两天,横坎头村格外热闹,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游人如织。村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何张辉和余姚30多位新农人在新希望集团开设的首期“绿领学院”一起上课。“现代乡村旅游不以牺牲农田、农业生产和农业文化为代价,只是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的经济价值和休闲娱乐功能……”何张辉一笔一划记着,这种新潮的理念和他的构想不谋而合。

  目前,总投资6.5亿元的“希望的田野·横坎头田园综合体”项目已经启动。握着一张规划“蓝图”,何张辉一边走一边热情介绍,“我们在大溪边准备建一个拓展培训和亲子教育的基地,山那头的示范农庄帮村民引育国外的高新品种和进行技术支持,紧接着再引进特色民宿和康养度假等业态……”

  何张辉很庆幸,此前的“壮士断腕”为梁弄留住了一片绿水青山,积累了后发优势。如今,百余家农家乐、特色民宿星罗棋布,“山水绿活”四明山时光小镇旅游度假区、央视发现之旅余姚云创基地等大项目编织起一条巨大的绿色发展带。

  据统计,去年梁弄镇接待游客1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18%;旅游收入2.4亿元,比上年增长25.65%,均创历史新高。“在老区工作,不为镀金而是炼金。”10年时光,也练就了何张辉一身干事创业的硬本领。

  心中有民

  群众满意,苦点累点都值了

  山区的清晨总是醒得格外早,古色古香的正蒙街上,“御品轩”大糕店门楼已是白烟袅袅。

  和面、上模、入馅、开蒸,“掌门人”黄金波麻利打包着一盒盒香甜软糯的梁弄大糕。“何书记,来尝一尝大糕!”隔着老远,她向何张辉打了个招呼。

  在镇区的大街小巷,几乎没有人不认识这位小镇的“掌门人”。何张辉走进店里,一看模具上的字乐了,常见的“恭喜发财”变成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你这大糕很‘红’嘛!接下来,镇里打算对正蒙街再进行一次改造,你同不同意?”“这有啥不同意,环境好了,客人也多了,我现在一天最多能卖200多盒。”

  这番有趣的对话还得从去年说起。当时,正蒙街立面改造提升被列入梁弄小城镇的重点项目,涉及沿街200多户商户,很多人顾虑重重。时间紧、任务重,作为总指挥的何张辉把办公室搬到了工地,一边设计政策宣传册,一边带队上门做工作。“何书记告诉我们,只要村民灯没关,工作组就不能休息。”梁弄镇村镇建设办主任王新传记得很清楚,3月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何张辉有时干脆裹着衣服直接睡在工程车里。商户们被打动了,最终仅用了3个月就完成了这个民生项目。焕然一新的正蒙街悄然聚起60多家注册的大糕店,一年营业额达2000多万元。

  很多人问何张辉做群众工作有啥心得,他的回答很简单,“多走走”。何张辉没有专门锻炼身体的习惯,但他的微信运动步数常常达到两三万步,同事们一看就知道何书记又去走村入户了。

  汪巷村的百果园负责人汪国武和何张辉是老朋友了,每个月都要见上四五次面。起初汪国武觉得“领导只是来走走看看”,没想到何张辉却能在田间地头一板一眼和他探讨农技,这两天看到地里去年种下的“由良”蜜橘部分已经挂果,何张辉让他抓紧时间疏果,不然影响后期的品质。“何书记以前说过自己是农民的儿子,那时我还不信呢。”汪国武笑着说,他那身本领是靠在田埂上“走”出来的。

  目前,梁弄镇共有小水果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年产值上亿元。

  今年是何张辉来到梁弄的第10个年头,他的脚步依然不停,曾经他也有多次回城的机会,最后都拒绝了,如今在梁弄买了房,成了“梁弄人”。临别前,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他的回答朴素且简单:“当干部,总得做几件让群众记得住的事,群众满意,苦点累点都值了。”

标签: 何张辉;余姚;初心 责任编辑: 余金叶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201907/W020190701262585687883.jpg

四明山下"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