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日讯(记者 徐子渊 罗亚妮 叶剑锋)什么是“初心”?
为革命事业不畏枪林弹雨,也为新中国建设事业默默奉献的老党员们,无疑最有资格回答这一问题。
仙居就有这样一群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而我们也已经连续走访了4年。
“很遗憾,只有38位了!”“七一”前夕,我们开始今年的走访。但一如往年,仙居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知的情况,令我们心里一揪。
毕竟这是一群平均年龄90岁以上的特殊老党员,每年走访,我们都不得不面对人数急剧减少的现实。只是我们怎么也预料不到,今年的人数已经只有第一次走访时的一半。
或许也正因为此,这群处在人生暮年的老党员,使我们更感到自己有责任去见证,去记录,去告诉更多的人,什么是真正的“初心”。
初心,就是少些计较、多些付出
来到仙居县横溪镇后山根村,远远地,我们又看到了那间熟悉的两层房子——杨森毫老人的家。院子里的那棵大树依旧郁郁葱葱,只可惜今年老人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再坐在这棵树下,给我们讲他的故事。
知道我们要来,老人很高兴,一大早就让老伴去街上买了杨梅。满满一大竹篮杨梅,与茶水、饮料等摆了整整一桌子。一进门,老人便热情地招呼我们。
“那时候,老党员告诉我们,想成为一名党员,就要不怕死,多立战功!”92岁的杨森毫,参加过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拼命向前冲是当时的唯一念头。为此,他的身上留下了许多伤痕,有刺刀刺开的额头伤疤,有腿上取不下来的钢板……
在战场上毫不退却的杨森毫,在因伤还乡后,同样不甘落后。村干部告诉我们,老人平时生活中省吃俭用,一分钱都不愿多花,但一旦修村道、建幼儿园之类的公共事业有需要,却总是倾囊相助,“修水库,村民一般每人捐五六十元,老人捐了一千元。”
“跟无数牺牲的英雄相比,我还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应该多做一些对国家、对集体有益的事,不应该为了个人名利得失,计较来计较去。”在杨森毫看来,“初心”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如今,对老人来说,最烦恼的莫过于去年不小心扭伤了腰和腿。只能拄着拐杖的他,无法再像以前一样经常在村里走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同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党员陶东汉,今年已经93岁了。无情的战火带走了他的很多战友,也使他留下了耳聋的创伤。
“敌机飞过,来不及躲的人再也没有回来。炮弹打下来,满山都是红的……那次战斗持续了一个月还没结束,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但没有一个人胆怯!”来到陶东汉的家里,刚好遇到溪港乡金竹溪村年轻党员到老人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听老人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
老人腰杆挺得笔直,话语中气十足。他的儿子也和我们一样,听得入神。
“有些事,父亲以前没提过。”老人的儿子笑着向我们解释说,父亲一直觉得自己不应该躺在功劳簿上,所以平时很少跟家人谈及这段光荣历史,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什么要求,总是说现在生活已经够好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4年走访,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些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无一例外地都像杨森毫和陶东汉一样,在意的不是自己能得到什么,而是自己能为国家、为集体做些什么。
初心,就是对党忠诚、对民感恩
时隔一年,我们冒着瓢泼大雨,再次来到了湫山乡三都村雅溪自然村。
雅溪位于台州和丽水的交界处,以灯笼制作工艺闻名。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个小山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做出不少贡献和牺牲。解放前村里就有42名党员,如今已只剩下92岁的樊妙丹老人和95岁的俞邓先老人。
见到樊妙丹时,她正坐在村里的灯笼博物馆二楼展馆窗台旁,弯着腰,聚精会神地绣着手里的党旗。鲐背之年,手脚已不太利索,但她一针一针,依然沉稳准确。她那一头银发,与鲜艳的党旗相映,仿佛多了一种耀眼的光辉。
当年,还未成年就被送到别人家里当童养媳的樊妙丹,过惯了苦日子,从未想过能拥有像今天这样富足、安稳的生活,“看到现在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就越觉得自己当年冒着生命危险做的事,真是太值得了。”
“从知道中国共产党开始,我就一直坚信,党会改变我的命运。事实也是这样。”停下手中的针线稍作憩息,老人直了直腰,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这样对我们说。
那时候,樊妙丹负责为地下党送信。“我们都明白,如果被敌人发现了,不是砍头就是枪毙。”她说,当时每次送信,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也随时准备着把写着情报的纸条吃掉,以避免消息外露。
这个当年光脚奔跑在深山冷岙之间传递情报的小姑娘,如今已是古稀老人,但她对党、对祖国的忠诚始终没有改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七一”前夕,樊妙丹想送给党一份生日礼物,思虑再三,最后选定的就是手里这块正在缝制的党旗。
党旗即将缝好,那密密麻麻的针脚里,凝聚着一位老党员对党的无限祝福。
走访中,我们感觉到,对党的忠诚已经融入到了这群老党员的骨血里。而他们的心愿,也是无比的一致:“希望再多活2年,能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还有一个共同心愿,那就是革命老区的群众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顺着湫山山路往西北方向驶去,大约1个小时车程后,我们来到了被称为“台州西藏”的安岭乡。安岭是革命老区乡,距县城78公里,位置偏僻,平均海拔500米以上。
92岁的王明溪,是这个革命老区乡仅剩的最后一位党龄逾70年的老党员。知道我们要来,老人早早就坐在院子里等候,身上穿着短袖中山装,看起来神采奕奕。
老人的子孙都定居在仙居县城,但他还是喜欢生活在村子里。横岭村,是当年红十三军安仁游击队的活动中心区和根据地。他年轻时,参与过地下党组织活动、深山剿匪,结束后回到村子,当起村生产大队大队长,带着村民修石长坑水库、建横岭大会堂,干了让很多村民至今感念不已的实事。
老人和我们聊得最多的,不是他个人的英勇事迹,而是安岭这个革命老区乡正在呈现的新气象。
“我最高兴的,就是这些年交通改善了,安岭的发展也开始加速了。”王明溪说,他是亲眼看着老区群众为革命事业作出的牺牲与贡献,自然也有责任为他们鼓与呼。
“致富路上,我们不应该让老区群众掉队。”夏日山风阵阵,沁人心脾,老人的话语久久回荡在我们的耳旁……
初心,就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在淡竹乡,我们听到了一堂特殊的党课。3位讲师,是大源村的一家三代党员。
90岁的老党员俞小凤是主讲人。年迈的他依旧精神矍铄,上台时他轻轻地推开前来挽扶的外孙俞侨伟,缓缓地走到讲台后面,笔挺地坐下。
这一连串动作,仿佛就是老人正直一生的生动缩影。他告诉学员们,1948年,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很多党员为了党的事业甘愿舍弃身家性命,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如今,我们不但盼来了,还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好很多很多……”
令老人最感欣慰的是,自己的信仰早已有了传承,女儿、女婿都成为了党员,而女婿俞日柱在他的影响下,还成为了淡竹乡大源村党支部书记。“俞日柱就像他的岳父一样,始终把集体的事情放在最前面。” 淡竹乡干部杨洋悄声告诉记者,在俞日柱的带头下,大源村风气和谐,村里的留守老人、儿童可以不用自己做饭,直接到村干部家吃。
俞小凤的外孙俞侨伟也是一位党员。他说:“小时候,就经常听外公讲打土匪的事,虽然不知道‘党员’两字的意义,但外公和父亲一直就是我身边的榜样。”
老去的是年龄,不老的是意志。走访中,我们发现,这些平均年龄90岁以上的老党员,虽然大多走路颤颤巍巍,话语不再流畅,但他们依然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只要身体允许,甚至会主动请缨为年轻党员上党课。
在上张乡姚岸村,老党员朱小香和姚坦法,带着年轻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当年我们只能悄悄入党,现在我们大声宣誓,这正是我们最值得自豪的地方。”朱小香老人跛了一条腿,却一定要坚持站着讲课;姚坦法坐在轮椅上,讲着讲着,经常激动得想站起来。
“老党员,尤其是这些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是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是活着的红色教材。”仙居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国超饱含深情地告诉我们,多年来,仙居一直坚持与这些老党员实行“一对一”结对,说说是帮助老党员们解决各种困难,其实更多的是接受了教育与熏陶。
听了俞小凤一家的党课后,淡竹乡下陈朱村党支部书记朱永旭就深有感触:“平时做工作碰到什么难事,会抱怨几句。但现在想想,这些老党员以前做以命换命的工作,都没有丝毫犹豫,我们遇到的困难,实在是不值不提,更没有任何理由退缩。”
今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仙居这些老党员也都积极参与其中。很多老党员很坦诚地跟我们说,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他们能为党、为祖国、为集体做的事已经非常有限,“现在还能发挥一些作用,高兴都来不及。”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只要党和人民有需要,他们都愿意全力付出。在这些老党员的心中,这就是作为一名党员,始终不能忘记的“初心”,始终必须牢记的“使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