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赵战胜:千锤百炼成“兵王”
2019年07月11日 05:58:44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丁珊 通讯员 邵建国 吴先德

CshKHl0mImyAUKbDAAOGXdtSm5c186.jpg

赵战胜在进行高空索降科目训练。

浙江在线7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丁珊 通讯员 邵建国 吴先德)发现、急停、转身、出枪、瞄准、击发,这套由6个连贯动作一气呵成的“射击靶标”项目,优秀的武警特战队员需要2秒钟,而他只需要1.5秒。

在全国34个单位、300余名特战队员角逐的武警部队“巅峰”特战比武竞赛中,他在个人全能赛中夺得全能第一,这个成绩比第2名领先800余秒。

他就是武警浙江总队机动支队特战一中队四班班长赵战胜。1997年出生的他,入伍5年来,从默默无闻、素质一般的普通战士成长为特战“兵王”,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并被武警部队表彰为“特战全能精兵”。

记者从省武警总队获悉,赵战胜连续获得第22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和第6届“武警部队十大标兵士官”评选活动的候选人提名。在这两项评选活动中,他是浙江地区唯一的候选人。

CshKHV0mImyAHIweAAIjzIdD7Ls879.jpg

赵战胜在训练中。 武警浙江总队供图

屡战屡胜的“战狼”

提起赵战胜,没人能绕过那场“一战成名”的比赛。这个皮肤黑、身板壮的“小个子”,凭借勇猛、痴狂与坚韧,将浙江武警的名字牢牢地镌刻在荣誉榜上。

时间回到去年9月底,北京密云,为期6天的武警部队“巅峰”特战比武竞赛正酣畅上演。

比赛总有些波澜时刻扣人心弦。“搜索识别射击”科目是7名战友共同参与的团体赛。快结束时,战友连打3个脱靶,此前最佳成绩不过是命中(即上靶)2发。获胜的希望被寄托在赵战胜身上。战友们屏息等待。

200米的搜索范围“危机四伏”,场上随机设置不同目标,还有若干绊发爆炸装置。只见赵战胜刚躬身跳过一个绊雷,远处的树后便“闪现”1个目标靶。举枪、瞄准、射击,命中!未来得及喘息,不远处又出现了1个目标靶,2秒钟的射击时间一闪即过,只听“啪”的一声,再次中靶……最终成绩是连续命中5发!赵战胜化险为夷,为团队保持住绝对领先的优势。

不疯魔不成活。一起参加巅峰特战比武的战友傅雷回忆,从比赛进入倒计时后,无论吃饭、刷牙、睡觉还是走路,赵战胜都能陷入“神游”,一遍遍在脑子里模拟决战场景。有天深夜,沉睡的战友们已经发出均匀的鼾声,傅雷起夜时看到赵战胜仍睁大眼睛,躺在床上手指不停比划,原来他正在模拟明天突发状况的解决办法。“单是枪械故障环节,他提前设想了不下于5种解决方案。”傅雷说。

没有无缘由的“痴狂”。6天的比赛,赵战胜胸中始终吊着一股气。个人全能科目是巅峰之战的“压轴之战”,是一等一优秀对手的直接较量。“我代表的是浙江武警,要为浙江赢得荣誉!”临上场前一天,赵战胜在心底暗暗告诉自己。

但当他在进行意志力障碍科目倒爬钢索环节时,一根生锈的钢丝深深地扎入右手虎口。一瞬间,钻心的疼痛让赵战胜直冒冷汗。“快下来!”发现情况的保障人员,吹响示意哨。此时,赵战胜满脑子都是如何赢得比赛,他使劲地掐住虎口位置,头也不回地冲向下一个科目。

冲过终点时,赵战胜的手掌已被鲜血染红,而比赛的时间定格在6071秒,这整整领先第二名800多秒。赵战胜参与的团体赛和个人全能科目,均刷新浙江武警历史上最好的成绩,“赵战胜”这个名字也传遍整个武警部队。

永不服输的铁汉

许多人并不知道,赵战胜也曾是“许三多式”的“孬兵”。

2014年,赵战胜从河南周口老家到西子湖畔的武警浙江总队入伍。个子不高,瘦弱单薄,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他都和“优秀”沾不上边:单双杠只能勉强拉一个,每次跑3000米总落在队伍后面。

起步时的挫折并没有让赵战胜消沉,反而激发了他骨子里“不服输”的斗志。他偷偷地给自己加大训练量,甚至用上各种怪招:每天穿着铁沙背心跑步,在背上绑两块砖头做俯卧撑,在枪管吊上装满水的水壶练射击。

在新兵分配时,赵战胜出乎意料地被要求最高、也最严格的特战队挑中。“虽然他体能不是最冒尖的,但肯吃苦有韧劲,应该是个不错的苗子。”当年来挑特战队员的教官说,他选赵战胜还因为他在射击领域有难得的天赋。在入连第一次射击训练时,许多人还在为能否命中靶子而担忧,赵战胜却打出了全连唯一一个50环的满环。

特战队员又被称为是武警里的特种兵,是精英中的精英、尖刀上的刀尖。为对得起这个身份,赵战胜倍加努力。在偌大的武警基地训练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横幅很醒目,这正是特战队员辛苦训练的写照。对赵战胜来说,“辛苦”来得更为具体且量化,是他这些年跑烂的50余双训练鞋,是磨破的近百双训练手套,更是训练场的吊绳上无数次的上下,那是约等于5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一次,赵战胜连着进行攀登、俯卧撑、杠铃训练,力气一下子支撑不住手一滑,35公斤重的杠铃重重压在胸口,赵战胜一下子闷昏过去。但仅稍作休息,他又出现在训练场上。

当然,赵战胜并不只会拼体力,还善于动脑子。每次射击训练,赵战胜都会随身带着笔记本,把海拔、气温、风速和角度等数据记录下来,并探索出快速判断不同距离射击修正值的硬功夫,总结出身体后移、重心在后的射击要领;为练专注力,他自创了独门秘笈:针穿大米、数头发丝、分五色豆………“在训练中用脑子,这是他不寻常的地方。”中队指导员周盛盛这样评价。

入伍第3年开始,赵战胜渐渐从单科拔尖到全面发展,从单项夺冠到逢战必胜。从“吊车尾”到特战尖兵,这是用汗水浇灌而成的果实。

“冷血教头”的柔情

训练时铁面冷血,说一不二,生活中对战友充满关爱,这是战友们对赵战胜的印象。广西小伙子殷广培一度最怕赵战胜,因为身体素质不好,他在训练“器械”项目时没少挨过赵战胜的骂。但在他的床头柜里,始终保存着一双赵战胜送他的棉手套。原来,去年1月,刚刚下连不久的殷广培正忍受着他在杭州的第一个冬天。从南到北一时适应不了气候,殷广培手背绽开道道血口子,翻出红色嫩肉。一次小队大扫除时,赵战胜突然叫住埋头干活的殷广培,捧着他的手细细查看,但当时并没有说什么。

没想到,几天后殷广培便收到一个包裹,原来是赵战胜替他网购了冻疮药和手套,“第一年当兵的冬天,我也长了冻疮,这瓶药我试过效果不错,你用用看。”赵战胜对他说。此后殷广培上训练场,也被悄悄“关照”可以戴手套。

家人是赵战胜藏在心底的另一面“柔软”。当兵这么多年,赵战胜挚爱的歌曲从未变过,在这首名为《当那一天来临时》的歌曲中,有段歌词总让他念念不忘——“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鸽哨声伴着起床号音。但这个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

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一直是赵战胜奋勇向前的动力。赵战胜远在周口的大家庭中,两位家人都曾当过兵,大家对军人有着天然的崇敬。入伍前,父亲送他上火车,曾叮嘱他“要当个好兵。”十余个小时绿皮火车的车程,说长也不长,但这5年间,他回去的次数一个手就能数得过来,能回家过年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去年7月,正是备战巅峰特战训练最苦的时候。夏日太阳毒辣,头盔系带在他脸上留下两道深深的白印,手上的皮肤也晒褪好几圈。连续3个月没有和家人通视频电话,赵战胜只能在夜深人静时来回摩挲那张“全家福”相片。

他的苦头没有白吃,对家人的承诺也已践行。去年底,当赵战胜获武警“巅峰”特战比武个人全能第一名并荣立一等功的喜报送达家乡时,街坊邻居都围过来祝贺,他至今难忘父母脸上自豪的神情。

眼下,赵战胜正在等待军校的录取通知,他想以更全面的自己迎接未来,更成熟的自己服务军营。从青涩到成熟,这是军旅岁月给予赵战胜最好的礼物。

标签: 战胜;射击;武警;队员;武警部队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赵战胜:千锤百炼成“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