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伏,迎大暑。七月底,全国迎来了今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南方北方一派“火热”。7月26日,此轮高温范围“登顶”,波及人口约8亿人,部分地方体感温度超55℃。在连续发布四天高温黄色预警之后,27日下午18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级为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
这波热浪,浙江也卷入其中。除了沿海岛屿以外,各地纷纷落入“高温天”的囊中。27日下午3时15分,龙游站测出39.1℃,“擦枪走火”,差一点冲上40℃。
追踪高温“足迹”,是什么令它如此“嚣张”?它背后有何“靠山”,又有哪些“克星”?高温相伴的夏季生活,该怎样降温散热?跟随记者一起,看气象专家为您揭秘高温背后的“秘密”。
晴热天气因何常驻?
都是副热带高压在“使坏”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7月20日起,浙江的高温天正式拉开序幕。21日,全省用于气温判断的74个常规气象站,超过半数的站点测出温度超过35℃。23日,高温飞速席卷全省。除了沿海地区及高海拔山区,浙江各地区白天最高气温均悬在36℃至38℃之间。
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是谁?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娄小芬开门见山。“副热带高压”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天气预报中常常可以听到它的小名——“副高”。这一位于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本应像“仙女腰带”般环绕地球,可由于海陆和地形的差异,被分裂为若干个高压中心,其中,西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副高,便是影响浙江省夏季天气变化的关键因素。
7月中下旬浙江梅雨季戛然而止、高温天立即接棒的背后,也都是因为它的一个动作——西伸北跳!
娄小芬一边拿起笔画了个草图,一边给记者解释:副高的身体主要由“下沉气流”构成,在它控制下的地区,由于下沉辐散比较强烈,低层水汽较难成云致雨,往往呈现出晴空万里的炎热天气;而副高的外衣却是“水”做的,外围常常包围着阵雨,其中,西北太平洋副高南侧,由于受热带东风气流影响,成为热带气旋频繁活动的区域,而在它的北侧、西侧常涌来大量水汽,一旦与冷空气相遇,就会产生降雨。
由此,七月中下旬以后浙江省的天气变化就好解释了:今年梅雨季,副高位置偏东偏南,因此位于它外围北侧、西侧的浙中南、浙西南地区,便在全省各地降雨量榜单中脱颖而出;17日,副高开始西伸北跳,浙江省出梅,它的西伸脊自20日开始控制浙江省,随着进一步深入,23日起,浙江进入副高西伸脊的中心地带,由于此后副高稳定,七月底,高温晴热天气就在浙江常驻了。
那么,下一个问题便来了:日复一日的高温天,何时才会告一段落?副高还会挪动身子吗?
7月22日,杭州萧山区,市民冒着烈日骑车出行。 拍友 张祥荣 摄
“8月初会有转机!”看着气象资料,娄小芬作出判断。这不,副热带高压也是“走走停停”,呈现出“两周左右一周期”的活动规律。由此,省气象台预计,8月3号以后副高会继续北抬,届时浙江不再位于副高西伸脊中心区域,高温也会稍稍收敛,预计各地最高温度能够下降2℃左右。
事实上,走出浙江,放眼全国,甚至纵观全世界,今年夏季,在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持续的大背景下,高温遍地开花,横行全球。
7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证实,2019年6月,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气温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欧洲、南美洲、非洲经历了有历史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西欧和中欧的部分国家和地区日平均气温比正常水平高出10℃。
到了7月,全球高温情势仍未明显缓解。7月中下旬,热浪席卷美国东部,许多地区气温高达37.8℃,几个地方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随后,继六月底的极端高温之后,欧洲再度迎来又一波热浪:法国80省宣布进入橘色酷暑预警,其中20省发布最高级红色警报,逾2000万人受影响;23日,法国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40-42℃,比利时东北部小镇小布罗赫尔24日气温达39.9℃,打破1947年6月所创下的36.6℃高温纪录……
根据7月28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地表高温检测图显示,华北大部、黄淮中西部、江淮大部、江汉大部、江南大部、华南局部等地出现大面积地表高温,据统计,河南、江苏、浙江、重庆等地“地表温度”超过50℃的面积百分比超过了行政区域总面积的65%。
“但凡大范围、大幅度的高温天气出现,都和下沉气流形成的暖高压系统有关,即便各国各地叫法不同。”娄小芬说。
高温为啥不算极端?
得感谢神出鬼没的雷阵雨
所幸的是,虽然七月底高温难耐,然而今年7月以来,浙江的高温并不算极端。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调出了数据:2019年7月1日至7月29日,最高温度大于等于35℃的高温天数全省平均6天,比常年同期偏少3天。
记者查阅了近年来浙江夏季的高温数据库,要说 “夏季极端高温”,还数2013年最为厉害:当年7月底8月初,奉化站出现了42.7℃的最高温;且6月至8月3个月中,全省平均高温天数高达40天,共有24个站高温天数破历史同期最多纪录。
两者之间,是什么拉开了差距?毛燕军说,前期是因为迟迟不走的梅雨,后期则在于神出鬼没的“午后雷阵雨”。
今年浙江7月17日才出梅,比常年晚了一周左右,梅雨季不易产生高温天;另一方面,2013年,副热带高压主体控制了浙江,而今年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弱,并且控制浙江的,到目前为止都还是副高的“西伸脊”,下沉气流不如副高主体强,易产生局部热对流天气 ——午后雷阵雨,缓解了气温升高。
为何叫“午后”雷阵雨?“因为夏天午后的12点至18点间更容易出现局部性降水。”娄小芬给出了解释,彼时,地面增温明显,热力条件转好,尤其是14点至16点之间,会出现当天的最高温度,大量水汽升入高空,遇冷凝结聚成云,达到一定程度后,叠加地形影响,容易形成局部热对流,产生雷阵雨天气。
“事实上,并不只是雷阵雨,夏季午后的强对流天气,包含了强雷电,短时暴雨和雷雨大风,偶尔还会有小冰雹。”娄小芬说,午后对流性天气往往强度大、范围小、分布不均,且相对来说,提前预测的难度较高。
原来,一般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相对城区更容易产生午后雷阵雨,但伴随着雷雨云团的活动,降水区域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午后雷阵雨总是“神出鬼没”。不过,目前的预报技术已经得到很大发展,能够提前几个小时预知将要发生强对流的局部地区范围。因此,公众只要及时关注气象台发布的“短临天气预报”,就能提前做好防备。
然而,相比7月前期霸屏浙江的系统性降水“梅雨”,“午后雷阵雨”属于局部性降水,降温效果自然也逊色很多,有时候,甚至会给人“下了雨反而更闷热”的感觉。能够真正大范围影响气温、浇灭浙江大地“高温之火”的,还得指望浙江夏季的常客——台风。
早在出梅头几天,5号台风丹娜丝“过门不入”,与浙江擦身而过。虽然它并未被列入“影响台风”之列,却放缓了副高西伸北跳的脚步,使得高温20日才在浙江大面积铺展开来。
“中心位置处于东经125°以西,且至少在浙江两个地区引起暴雨,符合这两个条件,才能被认为是影响浙江省的台风。”毛燕军告诉记者,和梅雨一样,台风的降温能力在于致雨,因为,它所带来的降水属于系统性降水,降温效果明显。
况且,即将到来的8月份本就是一年中台风生成频数最多的一个月。云图显示,七月底,太平洋和南海洋面有大量热带云团正在发展,台风胚胎很可能由此形成。据浙江省气象局,预计今年还将有2到4个台风影响浙江省,其中有1-2个台风“严重影响”或“登陆”浙江省。
历史数据显示,浙江常年“影响台风”个数为每年3.4个、“登陆台风”个数为每年0.7个,“预计今年影响浙江省台风个数会接近常年,或略偏多。”省气象局副局长王东法向记者透露,今年,受厄尔尼诺影响,台风强度“可能会偏强”,登陆浙江省的可能性也会增大,主要影响时段为8月中旬至9月之间,“不排除10月份也有台风影响”。
台风虽普降温,但也有很强的致灾风险。气象部门提醒,台风季“方兴未艾”,各地需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及时防御其可能带来的强风暴雨、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风暴潮等灾害。
接下来这些天怎么过?
要密切关注预警并科学降温
“当前,全球变暖的速度和程度,超过了过去2000年的任何类似事件。”7月24日,《自然》及《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公开的3项研究结论得出了这一判定。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近日也公布研究报告,自2014年起,南极洲海冰覆盖面积不断缩小,海冰融化不断提速,如今已降至历史最小。太阳热量从被海冰反射转向被海水吸收,会助长全球气温的上升趋势。
气候变暖正使全球各地极端天气的出现频次增大、强度变强。
在这个大背景下,后浙江省还会不会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对此,省气候中心的预测是:预计今年6月至9月,浙江的高温日数总体将“接近常年或略偏少”,不过,7月下旬到9月的高温日数却是“接近常年或略偏多”。未来,浙江还将出现十余个高温天;最高气温全省大部在37-39℃之间,部分地区可达39℃以上。
言下之意,接下来的日子,浙江高温虽不至于“极端”,然而它的存在感只升不降。面对依旧严峻的高温情势,人们应如何应对?
首先,关注与读懂“高温预警”。每当高温日,各级气象部门便会发布不同颜色的“高温预警”。例如,在本轮高温的“高光时刻”7月26日下午15时左右,浙江省各地沉浸在大大小小40余个高温橙色预警状态中。
各色高温预警背后透露着怎样的信息?事实上,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颜色的加深,意味着高温态势不断增强。其中,黄色预警,代表着发布地日最高气温将连续三天超过35℃;橙色预警,代表发布地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到37℃以上;而红色预警,则预告着发布地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与此同时,科学防暑降温,成为每一位高温地区居民的夏季生活必修课。个中缘由,还要从“体感温度”说起。
原来,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在气象观测站中离地1.5米高的百叶箱中测出的,虽然它代表的外界温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然而真正决定人体感受的,是“体感温度”。
“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是对人体体感温度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娄小芬指出,在风速变大、气温降低、湿度下降这三类情况下,人体体感温度才能够降低。而每当夏天,人们之所以离不开“消暑两大件”——空调、风扇,也在于它们能够有效降低体感温度。
空调需要在密闭空间中进行制冷工作,它能降低气温、降低湿度,是夏季清凉“微气候”制造者。气象学上,微气候被定义为“室内环境”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小环境”。空调通过不断“制作”冷空气,将室内的热空气统统逼至密闭空间的上方,使其退无可退,“原地降温”,进而制造出一个相对凉爽的恒温空间。
7月27日,杭城午后一场“及时雨”,送来一丝清凉。 拍友 里尔 摄
7月25日,杭州九溪十八涧景区,游客戏水清凉。
然而空调长时间使用也容易引起流涕、鼻塞、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空调病”症状,且一旦离开,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免疫力差的人群易感冒。
电风扇是通过“加大风力”来降低体感温度的。它通过扇叶高速旋转,产生高速风,加快体表周围空气流动,促进汗液蒸发带走热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电流通过电风扇线圈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热量并向外释放,如果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电风扇,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增高周围气温。
当然,炎炎夏季,不论空调中、电扇下,还是室外高温环境中,人体都会因汗液蒸发丢失大量水分,补水便显得尤为重要。专家建议,为了增强身体对暑热天气的适应能力,公众应多饮水,且可适当喝些淡盐水,以补充微量元素。此外,饮水不能过分贪凉,宜多喝热水,在暖胃解渴的同时,还可以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帮助降低体温。
7月30日,长兴县吊瓜子产业帮扶基地,农户在摘除杂枝。拍友 吴拯 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