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他是《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也是浙工大明星教师
萧寒:如果喜欢纪录片,来找我
2019年08月02日 06:59:04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张璐 陈曼姣 陈素萍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爆款”佳作,好评如潮,屡获大奖。然而很多人还不知道,该片导演并非纪录片科班出生,而是一位跨界达人。

  这位导演就是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副教授——萧寒。他原本是学国画的,毕业于中国美院,其间做过电台主持人、电视主持人、戏剧策划人,后来一直在高校工作。

  面对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新生们,集导演和大学教师两种身份于一身的萧寒说:“希望大家能随心而至。如果喜欢纪录片,可以来浙工大找我。”

  “梦想,无关年龄”

  从2001年来到浙工大,萧寒至今已在该校执教19年。

  在浙工大教书的漫长时光里,萧寒一直在寻找一种最佳的生活状态。在年近不惑之时,他终于找到了与生活对话的方式——拍摄纪录片。“我是一个挺愿意跟这个世界交流,把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表达出来的人,能找到纪录片这个创作方式,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

  就这样,边学边拍,一部关注生活在丽江的年轻人的纪录片电影《丽江·拉夫斯基》横空出世,之后他又拍了纪录片电影《喜马拉雅天梯》,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和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

  其中,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收获粉丝无数。据央视网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共有2万余人向故宫博物院报名应聘,其中大部分是文物修复方向,报名人群大多数是90后。

  萧寒也因此成为了浙工大的明星教授,受到学生追捧。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我在故宫修文物》,率先在某个小众平台走红,那是一个聚集了众多年轻人的视频网站。

  这个现象,让萧寒越发感受到年轻人在纪录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他在浙工大人文学院进行了一项课程实验——开设人文学院暑期纪录片拍摄实践课程。

  萧寒介绍说,该实践项目和清华大学的清影工作室合作,师资力量雄厚,同时面向全校的各个专业各个年级招生。几百人选课,只有15人有机会入选,而对学生的要求只有一个:热爱纪录片。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萧寒解释说,“有了热爱,技术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去年暑期,萧寒带着选修该实践课程的学生,跑到山西沁源拍摄人物纪录片。学生周维回忆道,萧寒老师一般会给一个大方向,然后让学生放手去拍。

  虽然萧寒看起来和和气气,对于创作却一丝不苟,极为严格。当时团队费尽心思构思的几个选题,萧寒都不满意,一一否决之后,让学生们继续做田野调查。为了这个课程作业,他们光是选择人物就花了三天时间。

  也正是在这样的磨合和修改中,实践团队佳作频出,周维团队实践中创作的作品《一场三弦书》获得了中国影视“学院奖”纪录片二等奖,同期另一作品《囧导》也获得了浙江省纪录片“丹桂奖”。

  在和学生相处中,萧寒也有了新感悟,他的新作《一百年很长吗》,目前在豆瓣评分8.9。如果说《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庙堂,那么《一百年很长吗》就是江湖。

  “作为教师,有机会可以和学生长期相处,熟悉年轻人最喜欢的表达方式,了解当下年轻人最需要的心灵药剂。和年轻人一起学习,可以让我保持对新鲜事物的热情。”他说,自己的纪录片不是历史教科书,而是用年轻人的方式和更新的视角去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标签: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萧寒;故宫;文物;年轻人;导演 责任编辑: 卢文红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萧寒:如果喜欢纪录片,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