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0日讯 又是一年教师节到来,对于很多学生家长来说,要不要给老师送礼,成了一件让人纠结和焦虑的事情。有人戏称,老师过教师节,家长过“焦虑节”。
对于一些家长来说,送与不送,都很纠结。送的话一是担心老师不收,二是纠结于送什么合适;三是操心教师节送了,那么中秋节送不送?第一年送了第二年还送不送?要是说不送礼吧,心里又不踏实,害怕大家都送了,只有自己不送,担心孩子会不会被老师忽视。
从内心讲,笔者十分理解这份纠结和焦虑。别说那些升了小学、中学,孩子面临着人生抉择的家长了,包括一些孩子才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家长就已经面临这样的焦虑。开学第一天,就有相熟的同班家长私下来问,要不要给老师表示一下?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通过拉近与老师的关系,让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更多、更好的关照,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应该反对那种攀比式的、绑架式的送礼行为。比如,一些家长会给老师送现金、送购物卡,甚至送一些名贵物品,而有些家长则不光自己送,还在家长群里将其公开化,并要求每位家长表态。前者涉嫌违纪,后者让这份情谊扭曲了。
教师是一份辛劳和付出很多的职业,就以幼儿园的老师为例,笔者最近负责接送孩子,就亲眼所见,老师在照顾孩子上的尽心和辛苦。何况,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借教师节来表达对老师的一份敬意和感谢,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对于老师来说,家长送来了礼物,收还是不收同样令人头痛。很多老师表示,收不收礼其实对她们来说是种负担,不仅收礼金、超市卡本身是违纪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让本来纯洁的师生关系变了味,影响她们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当然,某些家长焦虑的根源是:如果自家“熊孩子”有点调皮,不爱学习、不太听话,那么家长自然而然地就想和老师套套近乎,希望老师多下点工夫。但是,这么做并无必要。事实上,送礼的行为不仅被教育局明令禁止,也让教师为难。在教师的眼里,一个落后的学生,他会觉得有义务竭力去扶助他。一个优秀的学生教师也会从心底里欣赏他,而不会在乎他们的家长有没送过礼。
教师节送礼,其实是一张贺卡足矣。因为教师节本身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对老师辛勤培育的感谢之情,营造一种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家长最好让孩子们自己以各种方式去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比如,在课后为老师擦黑板,或者自己动手画一幅画。情在,足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