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电影走进生活、走向世界,以“新青年、新故事、新力量”为主题,由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杭州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承办的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10月30日至11月17日在杭举行。
电影周围绕全产业链助推青年电影人才培养和精品创作进行内容设置。它如何展现浙江特色?又如何解题产业可持续发展?连日来,记者采访了众多业内人士,一探究竟。
承人文教育使命
佳片大咖纷至沓来
公开售票的影片展映,大约是电影周中距离大众最近的活动板块。它的设置事关大众文化消费,展现的是主办者的电影眼光、视野和胸襟。
入围釜山和柏林电影节的《漫游》、入围东京电影节的《诗人》、在刚刚揭晓的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获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提名的《春江水暖》、技术修复的国产老片《林家铺子》……
在“新作速递” “大师首秀·一鸣惊人”“浙产首映”“新锐首秀·一鸣惊人”“经典修复”“创投主席佳作”“特别点映”等八个专题下,票价公道、类型多样、兼顾艺术与技术的50部中外电影佳作,在杭州12家一流影院进行150场次的放映。
在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下,电影周还特别精选了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影片,为文化互鉴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沉浸在文化的饕餮盛宴,影迷一边大呼过瘾,一边发出 “要仔细阅读抢票攻略,否则一口茶的时间就会遭遇‘手慢无’”的提醒。
和佳片一同前来的,还有大咖。
11月8日,作为日本最受推崇的独立导演之一,青年导演滨口龙介带着电影生涯的第一部商业片《夜以继日》与广大影迷和师生展开交流。
2015年,滨口龙介凭借317分钟的长篇电影《欢乐时光》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众多奖项,洛迦诺电影节更是将最佳女主角颁发给了该片的四位“素人”演员。《夜以继日》去年一经推出,更是当即获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并入围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第四名。
抛开荣誉与名声,回到电影的本质,是文化价值的传递,人与人的共鸣。
滨口龙介从广告转行电影尚无几个年头,早前更是以导演文艺片为主。身为“小众”导演,第一次到杭州的他,竟有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亲切。
“很多人说看过我的不少作品,这让我很吃惊。我要继续努力,希望将来能在影院里看到我的更多作品。” 滨口龙介欣喜于在异国意外获得的文化共鸣。相比西湖的美景,这是更令他感慨万千的事情。
浙江向有所成就、佳片频出的中外大师张开拥抱,也对初来乍到、才华横溢的新人投以热情。
11月5日下午,杭州德信影城西溪诚品店,电影周的重点展映影片之一——关注底层小人物生活状态的影片《受益人》来杭路演。导演申奥和男女主演大鹏、柳岩悉数登场。
“这是我们全国路演以来最大的一个厅。来了600多个观众,现场的氛围也很好。”大鹏在台上兴奋地比划。事后才知道,他是在估算到场影迷。
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两位主演根本谈不上“流量”。导演申奥更是影坛新人。虽然有“宁浩监制”,和徐峥口中“宁浩找到了接班人”的加持,在场影迷仍恳切地将目光投向导演本人和作品本身,而非其他符号。
“故事取材真实生活中的‘杀妻骗保案’,又附以黑色幽默的艺术加工,现实而又荒诞的故事营造出强烈反差。喜剧和悲剧元素取舍的微妙平衡,既让观众看得不那么‘累’,又足以引发思考。”路演现场,一位杭州大学生认真思考后做出了影评。“‘流量’只是噱头。文化产品本质上还是内容为王。”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上映4天,《受益人》票房已过1亿元。
“电影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种最通俗、最容易被影迷们接受的电影教育和艺术教育渠道。” 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相信,优秀的电影节庆,不仅能够影响电影、影响电影艺术、影响电影人,也深刻影响着电影观众的审美情趣。在泥沙俱下的电影市场,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不仅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文化福利,更承担起营造健康文化消费环境、引导观众正确审美方向的使命。
展浙江独特风貌
浙产电影星光璀璨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8)”。报告显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稳定、强势,连续5年位列第一方阵。
在文化浙江的建设中,电影是文化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回顾影史,浙江具有不可被忽略的意义。1980年,浙江电影制片厂制作的《胭脂》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以杭州人夏衍为旗手的编剧队伍,被誉为中国电影的脊梁。
关注当下,浙产电影流光溢彩。关照女性成长的《嘉年华》、还原二战时期浙江普通百姓舍生营救美国飞虎队故事的《烽火芳菲》等一批票房、口碑兼具的电影轮番上映。
与此同时,百姓消费数据可观。2018年,浙江城市院线市场放映场次931.64万场,比上年增长20.3%;观众人次13788.91万,比上年增长10.28%;票房收入4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2%。全年票房收入占全国城市院线市场票房的8.1%,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三。影院数量突破725家,银幕数将近5100块。
此次电影周特别设置了“浙产首映”单元。《我在原地等你》《台阶》《诗人》《婚前故事》《典妻》《旺扎的雨靴》等一系列佳作在此首映。
以美国华裔回乡找寻乡愁为主题,《我在原地等你》在丽水取景。电影编剧兼制片人苇子认为,这并非偶然——一方面,丽水是全国著名的“侨乡”。这批勇立潮头的浙商是全国最早赴海外创业的群体之一。如今,更有42万余丽水华侨旅居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丽水山清水秀,文化深厚。400年前,汤显祖写下“山也青,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的传世佳句;400多年后,丽水依然保持着其特有的天然、古朴、神秘和秀美。
“我希望通过电影展示美丽的江南,向大众推广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江南自然文化风味元素,为江南推出一张别样名片。” 苇子说。
10月30日,《台阶》透着浙江大地朴实的乡土气息,作为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开幕影片在杭州嘉里中心百美汇影城首映。它由衢州人出品、衢州人主演、衢州人编剧、衢州人制片,在衢州拍摄完成。
从2017年5月开机算起,两年半来,从影片的备案审核、资金筹备、场地选择,到人员组织、现场拍摄、剪辑制作,再到申请龙标、后期宣发、成功展映,衢州广电传媒集团作为出品方多方奔走。
“《台阶》这部影片以父亲的大爱、沉默的亲情,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相信随着电影首演和以后的公演,必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衢州广电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裁付炳旺言辞动情。
聚焦现实题材、拍摄当地取景、相关单位一路护驾……《我在原地等你》《台阶》是浙江影视产业蓬勃向上的成果和缩影。
“浙江具有‘三个地’的特色优势、‘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政策优势、实证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的历史文化优势、民间资本活跃的经济优势。这些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为电影制作提供便利。”与此同时,“老牌”横店影视城中外闻名、“新生”宁波象山影视城打响“高科技”特色、全省各地影视产业扶持政策频出……2017年出台的《加快促进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省级层面出发,要求到2020年,力争把浙江打造成全国影视产业副中心。范志忠认为,良好的生态条件为电影产业生长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答产业发展命题
新老影人携手前行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高质量的新生力量,决定着产业的活力与未来的希望。
10月31日,以《富春山居图》为背景的《春江水暖》在杭放映。电影尾声,出现的一长串“前期天使投资人”名单引发了记者的注意。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可导演顾晓刚坦言,《春江水暖》融资之路并不诗意。“为了找投资,我们在朋友圈众筹、甚至借过高利贷。一部相对艺术的作品没有名气、没有明星,还要四季拍摄。针对现有的电影工业市场来说,这本身是一个风险巨大的创作思路。”
值得玩味的是,这部电影最终在德国汉堡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澳门国际影展等地斩获多个奖项。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总监查尔斯·泰松诚挚地赞许:“它绝对是一部会留下强烈印记并且无法被冲淡的电影。”
为避免类似《春江水暖》的优秀作品成为沧海遗珠,电影周特别安排了“之江电影新导演计划”创投以及“三十而立”编剧创投活动。
“作为电影周为扶持华语青年电影作者所设置的核心内容,创投单元旨在挖掘最富表达的青年电影作者,遴选最具潜力的电影项目,集聚全产业链最优资源以搭建电影项目与国际投资方洽谈合作的桥梁,竭力助推新人新作,催生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范志忠说。
显然,创投活动搭准了产业发展脉搏的痛点,广泛博得了优秀新人的共鸣。
“我不认为市面真的缺乏好故事,只是好故事还没有被人看到。”90后编剧程云屏山始终坚持“伯乐识马”的道理。她与刘红巧、孔令首共同创作的《上冰》以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速滑运动为题材。在“三十而立”编剧创投活动中,《上冰》从全国49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与其他14部作品角逐“最优电影剧本”荣誉。
“好故事来源于现实。我希望尽可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不畏艰辛地为梦想拼搏努力。只是我们资源有限,需要找到一条桥梁,和整个行业建立联系。” 程云屏山承认,她的坚定从某种程度上源于“前辈”宁浩。
作为本次电影周导演创投板块的评委,宁浩本人也是受益人。多年前在刘德华的帮助下,《疯狂的石头》一炮打响;而今,他主导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一口气签下的路阳、文牧野等14个新人导演,陆续创作出了《绣春刀II:修罗战场》《我不是药神》等精品佳作。
做评委、选项目、做监制。宁浩乐于做新人导演的“陪练”:“经常是朋友似的聊天,理清思路,他要是特别厉害,你最好躲远点,青年导演的审美意识、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已经非常完整了。这个时候,更多的就变成陪练喊‘加油’。剩下的,就是搞好外围服务,根据需要,去解决想找什么样的演员、多大的资金成本等问题。”
与宁浩怀抱同样观念,刘恒、刘毅、申捷、俞白眉、崔斯韦等重量级编剧、导演组团坐镇电影周,无私为新人指引方向,携手前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