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丰收节里话增收 强科技、机械化、建品牌,三大“法宝”助力浙江种养大户致富
2021年09月24日 07:38:24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翁杰 祝梅 来逸晨 王雨红

  浙江在线9月24日讯(记者 翁杰 祝梅 来逸晨 王雨红)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嘉兴主会场上传来喜讯——

  据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分析,浙江今年年景整体较好,风调雨顺、病虫害较少,粮食生产有望迎来大丰收。

  这对浙江农民的钱袋子无疑是个大利好。

  丰收节里话增收。盘点2020年农民收入会发现,浙江农民收入前十强的县(区、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在浙江,年收入数十万元的农民也不鲜见。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到2025年,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到5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到80%、20万元到60万元的群体比例力争达到45%。如何让更多农民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在农村加快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已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题中要义。

  让我们走近这些致富路上的领跑者,探寻他们的财富密码。

  用新农机

  亩均产值大提升

  在平湖,80后新农人余魁转行种果蔬不到两年,农场的亩均产值却高达4.6万元,比周边农民平均高出3倍多。算一算,130亩的农场,给他一年带来的营收高达600万元左右。他是怎么做到的?

  走进余魁的农场,一座座高大敞亮的现代化大棚一字排开,棚内黄瓜、辣椒、西瓜等各色果蔬长势喜人,无人驾驶农机在园区内和作物间按系统设置自动化植保。

  4年前,余魁从打拼多年的大城市辞职,回到平湖农村当起新农人。和祖辈不同的是,余魁格外看中机械化生产,陆陆续续投入700多万元,用于购置各种现代化的农业装备。这段时间,他又在大棚内搭设机械臂、传送带等设备,预计明年就能实现从育苗、生产到采摘、运输、包装全流程智能化了。

  “现在我这里的日常管理,一名管理员在手机上就能完成。”余魁告诉记者,自己还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水科院等高校、科研单位合作,自主研发果蔬清洁种植技术和智慧农业装备,采用水培、气雾培和沙培种植,通过雨水回收,实行水肥一体化100%循环利用。

  很快,余魁靠着农业机械致富的消息不胫而走。周边不少农户前来观摩,其中就包括同样在平湖农开区种蔬菜的薛志水。薛志水说,自己种了30多年蔬菜,“行情好的时候亩均产值也就8000元”。听说余魁一亩地产值有4万多元,他怎么都不敢相信。

  看到科技感十足的基地后,薛志水很快心服口服——过去自己种蔬菜全靠经验,而余魁这里到处都是传感器,温度、湿度等关键数据一目了然,生产管理用的是数据,高效且节省人工。参观完后,余魁提出来可以免费培训,手把手教农民,薛志水立马报了名。如今,在余魁的带动下,薛志水用上了新设备、新技术,经营的10多亩农田一年减少用工成本5万元左右。

  目前,余魁已带动周边30多户农户使用现代化农业装备,累计辐射面积近4000亩,农户年均增收30%以上。

  在浙江,像余魁这样的新农人不在少数,新型农业发展大潮,让越来越多农民享受到了优质、高效的机械化服务。海宁市丁桥镇的浙江群大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蛋业分公司占地184亩,总共饲养40万只母鸡,饲养员加起来不到20人,从母鸡饲养到每一枚鸡蛋的产出,再到鸡粪等废弃物的清理,3条自动化生产线就可统统包揽下来。

  比如,母鸡下蛋后,鸡蛋会自动集中到储蛋线上,按下启动开关,鸡蛋会“乘”着储蛋线进入加工车间。在这里,鸡蛋将经历自动清洗、灭菌、光检、包装等流程,鸡粪则通过另一条传送带进入有机肥发酵车间。“相比传统养殖模式,至少节约一半以上的人工。”群大蛋业负责人朱飞说。

  作为一名“90后”农二代,朱飞还依托数字化让生产更“聪明”:通过及时收集供应端、流通端和消费端数据,将其转换为生产“语言”指导生产,让鸡蛋品质更加优质、稳定。目前,群大蛋业日产鸡蛋10吨左右,年销售额近5000万元。

  科技强农 瓜农利润涨一倍

  “森林,今年大丰收,可多亏了你的好品种!”在黄岩区瓜农协会初秋的一次小聚中,协会成员郑敏上前握住了副会长牟森林的手,满脸笑意。原来,由于种了牟森林推荐的西瓜新品种“丽都”,今年他承包的100亩瓜田收获了“惊喜”:亩产量从2000公斤涨到了近3500公斤,利润更是翻了一番。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芯片”。农业生产要追求优质高产、广适高效,离不开种业创新和良种推广。牟森林是黄岩土生土长的“瓜三代”,深知种子质量对于瓜农的重要性。

  “外出‘包地种瓜’是我们黄岩人的传统,过去我常常听说老乡们因为瓜种不佳,种出来的西瓜不是条纹乱,就是瓤色不红,甚至果肉空心。”牟森林回忆,一旦碰上了劣质种子,瓜农们轻则减产减收,重则血本无归,大半年的辛苦白白打了水漂。

  “培育好品种多么重要,我必须要让乡亲们有好瓜种!”接过父辈种瓜之棒后,这位85后新型农民主动挑起了为黄岩瓜农选种育种的担子。2007年,21岁的牟森林在老家茅畲乡成立黄岩区兴农种子经营部,开始了西甜瓜品种创新和推广的奋斗之路。十几年来,他一边体察广大瓜农与交易市场的各类需求,一边主动对接省内外农科院、种子企业的育种专家,与他们一道筛选、试验,联合开发适应各类气候种植条件、迎合各地消费者采买偏好的优质西瓜品种。

  选育一个好品种需要恒心、耐心和信心。这些年,牟森林将自家瓜田作为试验田,3年为一轮,不断比对、筛选优质品种,摸索、调整种植方式。他总是优中选优,再将最好的种子推广给老乡。最近因产量高、耐储运、瓤色红、口感脆而备受好评的新品种“丽都”,就是他上一轮试种的成果。据统计,今年,黄岩瓜农们在全国各地种下了4.5万亩“丽都”,亩均增产1000公斤。牟森林选育推广的这一优秀西瓜品种,共为瓜农们增收1.5亿元。

  “森林,今年我在内蒙古赤峰承包的那片瓜田,因为爆发枯萎病几乎绝产,你有什么好办法?”夏去秋来,外出种瓜的黄岩瓜农陆续回到家乡,为来年做准备。听罢一位老乡的遭遇,牟森林送去了好消息:在去年开启的新一轮试种中,新品种“强者711”表现出了超群的抗病性,且成熟快,种上它,就能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去年我一共种了96种新品西瓜,选出了16种今年继续种,相信明年它们当中又会有经得起考验的好品种出现!”牟森林说,每年开秋瓜农协会的聚会上,看到老乡们一张张因丰收而展露的笑脸,就是他最大的收获。

  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正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数字化农业正将农民从传统劳作中解放出来,省时省力地实现增收。

  这两年,80后新农人、出生在湖州南浔区菱湖镇养鱼户家庭的中科院博士沈杰,用一套“物联网数字养鱼”的智慧平台体系,改变了长三角地区5000养殖户的生活。

  “养了几十年的鱼,这两年是我最舒服的日子了。”站在自家80亩鱼塘边,德清县钟管镇养鱼大户沈云建感慨,过去,自己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睡不好觉,需要后半夜起床巡塘,凭经验为鱼塘增氧。自从塘里布置了沈杰团队自主研发的荧光溶解氧传感器、远程增氧控制机等一系列物联网传感设备,沈云建的鱼塘便有了AI管家,24小时监测水体情况,并与云端智慧养殖平台实时互联。

  “如今晚上可以睡安稳觉了。如果塘内溶氧量太低,平台能自动打开增氧机为鱼儿供氧,如果碰到设备故障等特殊情况,还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沈云建边说边用手机向记者展示,现在,他可以通过手机里安装的APP实时了解每个鱼塘的水体温度、溶氧量、PH值等指标,必要时再前往塘边采取抬闸换水等相应措施。

  把水管好了,鱼就养好了大半。如今,有了新技术的加持,沈云建养鱼的底气更足了:他的鱼塘养殖密度翻了一番,亩均产量也从原来的1750公斤增加到了3250公斤。

  现在,沈杰正带领公司团队大力推广“智能蜂窝池”养鱼,配备了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增氧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紫外线杀菌系统和臭氧消毒系统之后,一个30平方米的圆形养殖池能与1亩传统鱼塘的产量比肩。“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我们的努力下,更多农户能在自家的堂前屋后实现养鱼增收。”沈杰信心满满。

  品牌溢价

  让种粮大户丰产更丰收

  在余杭区余杭街道,种粮大户姚凤贤的数百亩晚稻就要迎来丰收。以往这个时候,姚凤贤已开始为销路发愁,到处托关系找市场。如今,他却很是笃定:只要丰产,就一定能丰收。

  这份底气,源于当地打造的一个名叫“稻香禹上”的区域品牌。2019年,余杭街道围绕“三服务”要求开始谋划稻香小镇——以小镇建设为载体,机械化生产、绿色生产。姚凤贤所在的永安村加入了一场现代化的农田实验,他和村里另两位种粮大户拿出1000亩地参与其中。永安村历来是好米的天然产区,如今依托稻香小镇,这些好米有了“名头”,通过多渠道走向市场。

  品牌米需要有相应的好品质。于是,这块“试验田”里,种上了小镇和浙江大学农学院合作筛选出的良种——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软香2号”。如今,姚凤贤的600多亩稻田里,一大半种的是这个品种。虽然产量略低,但品质却明显更优,价格也更好。他算了算,一亩地少说能多赚180元,几百亩的稻田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

  “目前,永安稻香小镇的模式还在试水阶段,一旦成熟,将向余杭街道内的8个行政村近3万亩农田推广,涉及5865户农民。”永安稻香小镇总经理、农村职业经理人刘松告诉记者。以前,不少农户丰收之后,稻谷多了却卖不掉,要自己放起来找加工厂加工,联系周边企业食堂,甚至去路边摆摊。现在,小镇以保底价格收购,再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作为稻香小镇的品牌大米出售。

  为什么大米在农户手里容易滞销,而经刘松之手,不仅价格涨了不少,销路还不愁?这得益于余杭街道在持续推进的集约化种植。刘松告诉记者,为了让小镇大米能以统一的标准和品质面市,他们从农田灌溉设施、田间道路、田间输配电设施三方面下手。两年间,小镇高标准改造了4000亩农田。在规整的田块间,新农机、新技术得以全流程服务于耕、种、收环节,保障了区域品牌大米的品质和口碑。

  刘松介绍,包括永安村在内的8个村集体是永安稻香小镇的重要股东,因此稻香小镇区域品牌带来的溢价,除了让农户直接受益,这些利润正源源不断投入到小镇农田的高质量运营上,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截至目前,“稻香禹上”品牌大米的销售额已达1600多万元,而文旅业态的融合也已经为稻香小镇增收800余万元。

  在浙江各地,越来越多农民认识到了品牌的价值。在金华婺城区,种粮大户盛桂有打造自己的富硒米品牌已经有十来个年头,现在他的“老盛家”精品大米能卖到每公斤12元至40元的高价。

  不仅如此,盛桂有还带动周边21个大户进行农资统一采购、病虫害统一防治、统一销售,打造“婺禾”富硒米品牌。去年,该品牌销售各类优质富硒米3000吨,销售额上千万元。

标签: 小镇;森林;鱼塘;农民;物联网;养鱼 责任编辑: 郑嘉欣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丰收节里话增收 强科技、机械化、建品牌,三大“法宝”助力浙江种养大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