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8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 田雯飒)新一轮数字技术的加快应用,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连日来,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数字鸿沟加剧问题格外引人关注。
9月27日下午,在以“以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一带一路”互联网国际合作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如何加快数字新基建、统一数字规则、培养数字人才等展开讨论,为进一步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国际合作,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底气:数字新基建
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中国的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正持续上升,推动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的优势进一步显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胡坚波在论坛发言中表示,基建是中国的强项,过去这些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建项目合作成绩斐然;面向未来,应该更多地将传统的基础设施向数字技术相关领域延伸。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介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从百兆提升到千兆,移动通信从4G演进到5G,农村通信实现与城市“同网同速”。尚冰表示,所有这些成绩都是中国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数字新基建的底气所在。
“现在我们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搞数字经济项目,特别受欢迎。”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鲁东亮在分享时谈到,自己曾多次赴东盟国家,当地人对数字化项目的热情让他印象深刻。这份热情的背后,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数字化转型的渴望。
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25年东盟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鲁东亮表示,这是东盟国家的机遇,也是中国企业的机遇。目前,他们已经在东盟落地了约20个项目,其中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内容。
统一:国际数字规则
“各国的网络合规、信息安全的标准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数字合作。”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侯胜利介绍,一些企业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参与建设地铁、高铁等工程通信系统项目时,遇到了不同国家数字标准不一带来的种种麻烦。
为了减少类似阻碍,中国一直致力于参与制定统一的国际数字规则。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李惠来介绍,近年来,中国建设性参与同金砖国家、APEC、WTO等多边机制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倡导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和《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与16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2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
中国也以积极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分享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智慧”。胡坚波表示,中国尤其是浙江在数字商贸领域深耕多年,在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方面都有许多经验和标准,可以共享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事实上,这些年不少浙江跨境电商企业正是这样做的——在东盟发展跨境电商、智能海外仓,帮助当地重新定义通关边界等。他说,除了这些,中国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也积累了不少新技术,可以向外输出。
在数字经济方面,中国尤其是浙江先行先试,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卫华说,这些年包括浙江企业在内的行业龙头率先尝试工业互联网项目,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经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如果在发展过程中运用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的手段,相信可以让他们具备后发优势。同样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其他领域,中国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帮助让他们少走“弯路”。
关键:数字人才培育
“我们的愿景是到2030年创建一个单一的数字市场。”智慧非洲秘书处总干事拉蒂纳·科恩表示。他希望,通过提供人人负担得起的宽带接入以及信息通信技术,推动非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拉蒂纳·科恩表示,无论在哪里推广数字技术,人是永远的关键要素。为此,他们正在非洲5个国家创建“智慧非洲数字学院”。非洲公民都可以在这些数字学院获得或提高数字技能,满足新兴人才需求。
许多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基础薄弱,相应的人才队伍严重缺乏。为此,拉蒂纳·科恩呼吁:希望中国政府和人民与他们携手共进,帮助他们培养数字人才,更多分享技术,帮助他们实现到2030年的愿景。
鲁东亮在讨论中表示,对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而言,整个社会在信息化方面平均能力仍有待提高,这一点已经引起东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不少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印尼提出,到2025年要培养1250万数字化人才。
尚冰建议,中国应该秉持普惠共享的数字化发展理念,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断提升全民数字技能,推进面向残障人群、老龄人群等困难群体的信息无障碍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更多民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