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揭秘首批27个地下空间优秀典范项目 杭州要建一座怎样的地下城
2021年11月23日 07:21:28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吴佳妮 方臻子 见习记者 王柯宇

  寸土寸金的杭州湖滨商圈西南侧,大华饭店的6层全地下智能车库以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地面面积,挖潜出132个停车位;

  车流密集的杭州城西未来科技城,全长4.5公里的“井”字形地下环路有效提高了交通组织效率,也大大节约了上班族的通勤时间;

  而即将开放的运河亚运公园中心位置,一片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下沉峡谷式商业街区,不仅将缓解周边小区的“停车难”问题,也会给市民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休闲体验……

  近日,杭州市建委公布第一届“杭州市地下空间优秀典范项目”名单,地下轨道交通、停车场库、市政设施、商业设施等多个类型27个项目入选,被很多人评价为地下城雏形初现。

  钱江新城二期连堡丰城一期工程(效果图)

  从浅层利用到大规模开发,从解决城市问题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空间资源的集约复合利用已被视作支撑城市现代化持续发展的标准范式。由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显示,中国已然成为领军世界的地下空间大国,而杭州的地下空间发展实力位居全国第五,仅在上海、北京、南京、广州之后。

  杭州的“地下城”究竟是何模样?一座城市,究竟应该怎样去规划建设它的地下空间?我们不妨管窥这些杭州的地下空间,从中探究一座城市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可能。

  城市的“倒影”

  零距离接触杭州的“地下城”,你会发现它和想象中的“城”还有点不一样。

  我们梳理发现,此次入选的27个项目中,与交通、停车、市政管网等相关的地下空间项目占了一大半,像杭州紫之隧道、大华饭店的地下停车库等,似乎都不算新鲜了。这些项目能代表杭州地下空间的建设水平吗?杭州到底要建一座怎样的“地下城”?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该按需设计。”全程参与此次典范项目评选的杭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看来,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并没有“放之皆准”的模板,“可以说每座‘地下城’,都是这个城市的‘倒影’。”

  “譬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它所拥有的地下空间不仅连通地铁站、商店、饭店,还有银行、电影院,甚至还有大学,这是因为蒙特利尔冬天特别冷,市民不适合在地面活动。”但杭州不一样,汤海孺指出,“杭州是山水之城,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最美好的人文与风景都在地面上,那么在设计‘地下城’的时候,就会重点考虑把影响城市景观的功能或设施放进去,比如停车、过境交通、市政设施等。”

  正因为如此,不少参评专家指出,这批典范项目推出的关键意义,在于明确了杭州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向地下要空间,并非引导人们完全在地下活动,而是通过地下空间建设释放地上空间,让人们更好享受地面上的绿色和阳光。

  近年来,随着杭州道路、公共停车场库等交通设施逐步地下化,市政设施也开始尝试地下化,并获得了多元利好。

  如在杭州德胜东路,一组庞大复杂的“生命线”在地下7米处有序运行,每天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城市输送着水、电、气、通讯信号等与市民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要素。这条全长5.35公里,集纳了电缆、通信、给水和天然气管道的德胜路地下综合管廊,不仅让该区域告别了“拉链路”,还释放了2600余亩土地资源。

  原本让人避之不及的污水处理厂,也因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转变为高颜值“水美公园”。走进临平净水厂,仿佛走进了一处精致的园林,目之所及都是绿树草坪、小桥流水,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则深埋在地下。

  临平净水厂为全地埋式,既节约了土地,又美化了环境。

  “负一层为操作层,负二层为工艺处理层。”临平净水厂运营方、余杭水务集团工作人员徐敏告诉记者,这种全地埋式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噪音、臭气等对环境和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还能最大限度地集约城市用地。徐敏给记者算了笔账,全地埋式设施只占用土地74.2亩,如果放在地上则需要256亩,节约了70%的土地,为周边地面的规划建设腾出了新空间。

  城市公园也增添了更多生机和活力。因花园岗街和育英河横穿而过,原来整个运河亚运公园被分为了南馆和北场两个区块,现在通过一片下沉峡谷式商业街,整个公园的活动空间实现了更好贯通。运河亚运公园商旅文体中心负责人马莉莉介绍,地下空间的打造,不仅丰富了公园业态,也能够带来一定的利润,在运营维护上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让地面公园更加宜人。

  品质感越来越强

  “要深度了解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要问的一个问题是,一座城市可不可以没有‘地下城’?”作为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一名资深工程师,赵立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地下城”的不同视角。

  在他看来,通过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发展,地下空间有效解决了城市地上空间不足的问题。如果城市本身是低密度属性,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没有需求,是可以不开发地下空间的,但当城市密度达到一定程度,需要释放地表空间时,必然就要把一些辅助性功能放到地下去。“它是城市集约化发展的结果。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地下空间系统,也是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赵立维说。

  纵观杭州地下空间建设开发的进程脉络,与城市人防需求、地下基础设施需求和城市开发建设进程密切相关。

  2012年,伴随着浙江省首条地铁——杭州地铁1号线的开通试运营,全省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程同步启动。杭州作为主战场,正式打响五年治堵攻坚战,交通大动脉日益往空中与地下发展。

  也正是这一年,杭州市成立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杭州市建委地空处一级主任科员陈艳萍介绍。

  自此,杭州地下空间建设搭载着轨道交通推进,从点到线,并依托地铁站点与周边地下空间互联互通,飞速发展。截至今年11月中旬,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已突破1亿平方米,目前已形成“一城五轴、三主八副、十一片”的地下空间系统,初步具备了一座“地下城”的概念。

  “出了地铁站台,不用再出地面,直接走地下通道就能到来福士大厦。”自去年年初,在杭州市钱江新城来福士大厦上班的钱芸早上可以晚起15分钟。27个典范项目之一杭州地铁市民中心站,是地铁4、7号线换乘站,位于钱江新城CBD核心商业区和行政办公区,不仅打通了其北面前往来福士大厦的通道,还与周边砂之船、高德置地、迪凯银座等商业综合体以及市民中心无缝对接,在1.5公里范围内形成一个地下循环体。

  “据初步统计,每天有超过两万人通过地铁市民中心站各个出入口直达办公楼,从市民中心过钱塘江到奥体的时间缩短到3分钟,并且可以直达萧山国际机场,为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钱江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银泰城地下商业街

  与此同时,地铁建设带动杭州市地下商业等公共空间迅速发展,杭州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功能利用迅速提升。据杭州市建委数据,自2016年开始,在当年完工的地下空间开发建筑面积中,用于商业、市政等其他功能的占了50%左右。

  “对于市民来说,地下空间有了商业的植入,才会有‘地下城’的感觉。” 陈艳萍告诉记者,伴随着轨道交通的延展,“地下城”也在不断生长,品质感也将越来越强。

  “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虽然没有可学习的模板,但有可以借鉴的开发模式。”赵立维翻开一份资料,用红笔重重划出里面的案例,“我们正在推广的一体化开发模式,就是雄安新区、广州琶洲等地下空间建设领军地区的最鲜明特色。”

  位于杭州钱江新城二期的连堡丰城,就是一座超大“地下城”。整个空间串联起地铁9号线御道站、五堡站、六堡站、七堡站,集地下公共空间、地下基础设施及地下交通设施于一体,构建起地上地下“双城系统”,将呈现全新的都市生活方式。

  “还有西站枢纽、奥体博览城等,这些精品项目与大家见面时,或许市民群众对‘地下城’的印象又会更加深刻一些。” 陈艳萍说。

  愈发“深入”之后

  城市越来越“深”,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

  杭州在规范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也一直在不断探索。近年来,杭州相继颁布实施《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杭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实施办法》等政策,就为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不乏创新突破之举。

  “比如,就商业项目建设地下连通道来说,之前因为没有政策依据,部分连通道建设因超出商业项目批准用地范围难以实施。”杭州市建委地空处负责人说,“但现在我们制定了《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地下通道的公共属性,在经过相关部门联合论证、审批后,可以办理划拨供地手续,为企业建设连通道解决了政策障碍。”

  更多探索在路上。今年7月,在杭州西站枢纽雨棚上盖项目“交地”当天,杭州市规划资源局余杭分局向开发单位同步发出了该项目两处“地上空间”建设用地的三维不动产权证书。“这是全省首本‘地上空间建设用地三维不动产权证书’。”杭州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这给了我们一个思路,在地下空间的分层开发中,我们也可以用三维坐标的形式,给地下空间办理不动产权证书。”

  这样一来,就把过去很模糊的空间变成一种资产,然后确权,不仅可以推动社会资本的进入,也让其有成为资本的可能性。

  不过,在专家看来,包括杭州在内的很多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依然存在许多短板,譬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率不够高,尤其是浅层资源未能合理利用;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服务、前沿技术、智力培育等地下空间专业核心竞争力投入不足。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教授曾表示,这其中,城市地下空间的“数字短板”显得尤为突出,以致在地下空间治理体系建设、规划建设、数据化信息化管理建设方面都受到影响。

  为补上短板,目前,《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21—2035年)》正在编制中,将作为今后指导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杭州的地下空间建设将从关注空间发展转向为关注资源管控,结合浅、中、次深、深层四个开发层次,建立地下空间资源管控。” 陈艳萍告诉记者,地下空间规划也将从常规管理转向智慧管理,通过科技、数字手段解决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审批、管理、运维、监测,特别是逐步完成地下空间资源普查,建立3D信息网;还将结合城市大脑优化地下空间的运营,建立智能监测系统。

  地铁奥体中心站 (图片均由杭州市建委提供)

  目前,杭州正在积极推进住建部全国首批“新城建”试点城市建设,开发“地下隐患智治系统”,已完成实验区约103.65平方公里三维实景底图,率先在试点地区实现地下隐患因子全部三维可视。

  而放眼全省,一张事关地下空间安全的监测数字化“大网”正在推进建设过程中,要补上的,也正是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短板。“城市地下市政设施底数不清、状态不明,部分设施建设标准不高,管理上涉及诸多部门,各部门监管边界不清、信息孤立。”省建设厅城市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硬件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地下空间的治理极度考验着城市的运行管理水平。他表示:“‘城市生命线及地下空间综合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设立起来的。聚焦重大安全问题、重大民生问题,我们正在搭建省市县联动、部门多跨协同、软硬件结合的城市运行安全监管体系。目前,这个应用场景正在试点,未来将在全省铺开。”

  相信一座更好的“地下城”,正在不断构建中。

标签: 地下空间;杭州;钱江;城市地下空间;地铁;市民中心 责任编辑: 郑嘉欣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202111/W020211123290441292865.jpg

揭秘首批27个地下空间优秀典范项目 杭州要建一座怎样的地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