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不了货。”电话那头是坏消息。因为疫情影响,快递无法运送,8万斤“红美人”的单子黄了。
寒风中,王及明衣着单薄,手机不离手,在路边销售摊边来回踱步。
1月7日,已经数不清是第几个“打击日”了。顾不上难过,朋友信息弹出,介绍了一个客户。他立马拨打电话热情推销。
“‘红美人’怎么就不红了!”作为路桥区新桥镇亿亨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及明很无奈,前几年一个售价高达20元的“网红橘”,如今还有80万斤待销。
从卖“椟”者到卖橘者
“2018年,遇到‘百年一遇’的台风影响。”
“2019年,疫情影响。”
“2020年,好不容易市场回暖,又遇到‘百年一遇’的冻害。”
……
王及明的创业缺少了点运气。但不可否认,2014年就在路桥率先大面积种植“红美人”,他确实抢占了先机。
当年,王及明和林佩利、林永义夫妇等人在宁波象山合办塑料厂。每年看着几百万个橘子篮流出,他们动了念头——直接卖橘子。
“走!”几人一拍即合,3天内就关掉厂子,变卖机器。豪情万丈的年轻人,远赴四川大批量进货雪橙,再由货车浩浩荡荡运往东北地区售卖。
结果赔个精光。但是,卖橘念头支撑他们再次尝试。
在品尝“红美人”之后,他们发现“网红橘”入口即化,柔软无渣,口感要比传统的品种好很多,而且那时候村里刚好有100亩土地进行流转,于是他们几个人决定跨界到农业。
2014年,王及明等人成立亿亨果蔬有限公司,在路桥区新桥镇新兴村承包了100亩土地,开始栽种“红美人”。
个个都是农业的“门外汉”,创业自然更难。
最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当时,在对果园进行清园消毒时,由于技术不到位,果树出现大面积落叶的情况,后来请教了日本专家,花了半年的时间,才使得果树转危为安。
好在克服水土不服等重重困难之后,他们成功让“红美人”在当地“安家”。一般挂果需要5年的时间,但在其精心培育之下,果实第三年就开始上市销售。
后来,亿亨果园被评选为“省柑橘精品园”五园之一,种植的“红美人”被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无公害农产品”,获第10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优质奖。
吊“威亚”的“红美人”
“红美人”被誉为橘子界的“爱马仕”、柑橘界的天花板。2018年亿亨果园的果子一上市就广受好评,不缺订单,一天卖出几十万斤。但当时别看卖得好,他们2700万元的投入还没回本。
室外寒风阵阵,果园的240亩“红美人”躲在严严实实的大棚中。“红美人”种植技术难度较大,对气温等自然条件要求较高,而且特别怕雨怕霜怕冻,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8℃-20℃。所以,该公司采用颇费钱的大棚种植模式。
“你看,这些都是熟果,最大的一斤半。”掀开大棚,随着合伙人林佩利的指引,眼前的柑橘园内硕果累累,黄澄澄的一簇攒一簇。
与普通的柑橘不同的是,“红美人”都吊着“威亚”悬在空中。由于个大汁多,所以单个比较重,着色成熟时往往要绑绳拉枝,防止果压断枝丫。
“精细化管理之下,人力成本更高。”林佩利介绍,除了固定的负责采摘、装箱、日常照管果树等员工外,为了来年更好挂果,他们还特意去外地请来有多年剪枝经验的师傅。“一般橘园人力150元一天就够了,外地师傅要400元一天,这块投入每年就要20多万元。”
初心不改的“追梦人”
“老板,来10箱‘红美人’,按照之前地址发往辽宁、黑龙江。”家住新桥镇的尚先生是个生意人,在他的推荐下,一票外地朋友都上瘾了。
“去年,运了8包过去,100多斤,光运费就要3500元了。”在吃货面前,运费挡不住下单的决心。
尚先生表示,自己在亿亨果园买了多年橘子。不光因为品质优良,老板多年来坚守初心也让他感动。
作为新桥镇田园综合体的一部分,近年来,亿亨果蔬有限公司为当地农户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并将自身发展和乡村发展相融合,协力打响新桥镇“田园果乡”的金招牌。
2020年2月,亿亨果园还将刚采摘的2000多斤“红美人”,分别送到区级防控指挥部、新桥镇46户居家隔离点位和镇级检查服务点,感谢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付出。
“我们将继续坚守,相信疫情的寒冬很快就能过去。”王及明说,从卖橘子到带动村民们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他们一路以来最大的收获。
目前,新桥镇正在开展“党建联盟助丰收,惠农爱民进万家”活动,助力当地果实售卖。亿亨果园推出团购活动,原价150元每盒的“红美人”现为120元每盒,有购买意向的市民可以联系18069350888(王及明)。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