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20日讯(记者 金梁 黄彦 王雨红 县委报道组 朱敏 周淑赟)地处钱塘江和瓯江的源头,汤显祖笔下的遂昌,是浙西南群山中最浓的一抹绿意。
然而,山清水秀的诗意也伴随着发展的苦恼,尤其遂昌九山半水半分田,地方财力有限、土地指标缺口明显、缺乏人口红利支撑……这些都制约着这个山区县的高质量发展。
一场事关前途命运的攻坚战,就此吹响号角。遂昌人精打细算,将宝贵的财力用到紧要处;以超常规力度推进国土空间开发,把土地指标向生态工业平台倾斜;拿出满满的诚意和举措把人留住,让县城成为县域发展的主支撑。2021年,遂昌县GDP同比增长12%,位列全省山区26县第一。
困难再多,也阻挡不了遂昌人的攻坚决心。
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4亿元,支出48.72亿元,这是遂昌县去年交出的一份“财政清单”。收不抵支,这是很多山区县存在的共性难题。
“一个地区发展的资源、资金、力量是有限的,必须要聚焦重点、集约发力。”遂昌县委书记胡刚说。
为了避免资金浪费,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在刀刃上,遂昌人有着自己的盘算。“要将宝贵的财力用到发展紧要处。”遂昌县经济商务局局长叶松华认为,山区县要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产业支撑,因此遂昌以工业强县为首位战略,提出了加快打造浙西南智能制造先行县的目标。2021年,遂昌县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这更坚定了当地发展生态工业的信心。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发展生态工业,先要涵养税源。
这段时间,一项全新的工业扶持政策正在遂昌酝酿出台。数易其稿之后,叶松华掂得出这份新政的含金量。“才半年多时间,遂昌的工业政策出现迭代,这种急迫前所未有。”叶松华坦言,这次以更大力度、更低门槛、更细梯度营造更优的扶工政策环境,“放水养鱼”的背后是政府财力的保障。
加大重点招引企业减税力度,新增新项目建设奖励,提高数字化技改奖补比例,单设小微企业上规奖励……翻开这份新政,满满都是“真金白银”的诚意。据测算,遂昌今年准备新增工业类扶持资金3600万元,全年将达到6000多万元。
本地企业已经提前感受到了这股暖意。去年11月,浙江翱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第一期智能化改造,建成一个集生产调度、设备管理、人员管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MES(制造执行管理)驾驶舱,实现研发、销售等业务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春节后,我们就拿到技改奖补资金360万元,奖补比例之高,兑现速度之快,都让我们很满意,企业智能化提升有了更大动力。”该企业总经理李文翱说。
积极的财政政策激发了民间投资的活力,一组对比数据能证明成效——2021年,政府奖补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2200万元,撬动企业投入自动化、智能化改造2.84亿元,同比增长46%。
把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遂昌人更舍得在人才引进上花钱。
“到遂昌工作,可享16万元—1080万元奖励!”在遂昌高速公路服务区,路人总会被醒目的宣传标语吸引,这也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来遂创业干事。“去年,遂昌投入4000万元用于人才招引,在山区县中是不多见的‘大手笔’。”遂昌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廖承川介绍,对标杭嘉湖等发达地区,遂昌还在不断更新完善县域人才新政,以政策活水赋能人才成长,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仅以去年为例,遂昌回流人才4590人,同比增长200%,其中硕士157人,博士20人,分别同比增长234%、566.67%。
想方设法集可用之财、办发展大事,已成为一种共识。遂昌县财政局副局长程昌文表示,遂昌计划统筹县级财力、上级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以及国有企业力量,努力让有限财力产生更大的“乘数效应”。
集约用地效益最大化
在遂昌采访,当地干部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缺地”两字。
很多发展中的矛盾,经常“堆积”到遂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曹锋的桌子上。“这些年,省里下达给遂昌县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平均每年不足1000亩,而根据去年用地实际需求,县级重点项目土地指标需求量超过2000亩,土地指标缺口明显。”曹锋颇为无奈地说。
这并非个例。这些年,很多山区县的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少,奔富路上要想补上这些历史“欠账”,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要素,尤其是用地指标。
今年1月,遂昌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填补了当地无省级经济开发区的空白。面对发展机遇,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毕丹雯却有了新的烦恼——这个高能级的平台正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土地烦恼。
比如,作为开发区内的“优等生”,丽水市唯一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宇恒电池有限公司因扩大产能需要,早就提出100亩工业用地需求,但迟迟难以“圆梦”。直到今年年初,遂昌拿到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才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对于遂昌而言,向外拓展空间迫在眉睫。春节以来,位于遂昌城东北侧的龙板山二期开发正在火热进行中,今年目标要完成1000亩工业用地场地平整,任务相当重。
“我们正以超常规力度推进国土空间的开发。”毕丹雯告诉记者,遂昌以经济开发区获批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要素集约配置,大力争取土地指标向工业平台倾斜,这是当前解决土地矛盾的最直接出路。
存量的土地指标如何发挥出最大效益?遂昌给出了答案:土地集约利用要瞄准发展紧要处,例如交通是山区县“走出去”“富起来”的先行军,必须优先保障。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如今从遂昌县城到西部几个乡镇仍需要3个多小时,每当碰到雨雪冰冻天气时,交通还会经常中断。为了攻克“困在路上”难题,遂昌去年上马了有史以来投资体量最大的交通项目——G528国道和遂江公路,总投资52.91亿元,以此打通遂昌西南山区“任督二脉”。
“你们县还要不要吃饭了?”“其他项目还发不发展?”……回忆起这个项目谋划之时,各种质疑的声音不断,遂昌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章君剑至今仍记忆犹新。尤其在土地指标上困难重重,交通建设项目往往存在主线土地报批流程多、时序长的客观制约,且涉及永久基本农田项目无法开展土地预审等问题,前期工作严重受阻。
为此,遂昌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等多种渠道将土地要素保障到位,如遂江线争取到了项目支持,得到了相应的省统筹建设用地指标1311亩;G528国道争取到了丽水市首批获得先行用地批复的公路项目,利用先行开工点为项目争取实质性开工建设。
“有限的资源要素,决定交通项目必须有退有进,这既保障了一些重点项目的推进,也避免了过去‘天女散花’式的投入,遂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章君剑透露,自2021年9月全省投资“赛马”激励机制实施以来,遂昌已连续两个季度登上荣誉榜,累计获得200亩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县城更新把人留下来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缓慢,是制约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指标。2021年,遂昌的城镇化率为56.0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发展缺乏人口红利支撑。
如今遂昌的“新城里人”变多了。家住遂昌县云峰街道亭前小区的周志财,工作就业、孩子读书、家人看病都在5分钟车程内,幸福感满满。然而,就在两年前,周志财还住在偏远的柘岱口乡毛阳村,每次进城都得花上大半天时间。
近年来,遂昌在农民异地搬迁、下山脱贫、“大搬快治”的基础上,出台了丽水市最大力度的“大搬快聚”政策,包括购房、搬迁、宅基地复垦、整村搬迁等补助和奖励,让偏远山区百姓渐渐往城镇集聚,县城也因此迎来了一次“更新”。
“要让县城成为县域发展的主支撑,重点是通过城市空间、城乡交通、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系统性重塑和改造来实现。只有舍得拿出最优质的资源要素,才能真正留得住人。”遂昌县“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安涛说。
这两年,遂昌拿出县城与经济开发区之间的核心地块用于“大搬快聚”安置,土地指标优先保障安置房建设,让搬迁下来的老百姓能就近找到工作,骑着电动车就能进城。同时,当地补足公共设施配套推进搬迁。最近,腾龙社区中心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安置小区的基础设施正在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绿化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更是城市有机更新的根本动力。“从时常拥堵的18米宽道路到规划中的40米大道,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事。”遂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李君飞感叹。
随着人口集聚,县城的区域格局彻底打开。行走在遂昌县城,到处都是热闹的建设工地,人民医院、未来社区等一批新项目纷纷上马,今年计划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7亿元。就在不久前,遂昌再次刷新本地单体征收项目规模纪录,启动了征收范围最广、面积最大、涉及住户最多的西街公园路区块城市更新征迁,为城市发展腾出了新空间。
人口的搬迁,盘活了整个山区县的资源要素。
据统计,2019年以来,遂昌偏远山区的交通、水利、教育、医疗、通信等社会事业投入减少2.94亿元,公共财政资金实现大幅度集约节约,这些资金集中投入到全县安置区配套、未来乡村等建设;通过宅基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1106多亩,折算成指标调剂费约24亿元,全面激活了沉睡在乡村的空间资源。
产业兴旺、城乡共荣、文明幸福,令人向往的山区共同富裕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