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城市开始“沉睡”。然而,星夜时分,医废垃圾收集转运“夜行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8月13日晚10时许,东阳市机关幼儿园核酸采样点,零星居民前来核酸采样。“采样点位于吴宁街道东街社区桂林小区,周边多为居民楼,每日核酸采样量在2000份左右。”赵哲靖是东阳市红会医院医生,也是该采样点负责采样的医务人员。
给最后一位居民做完核酸采样后,满身是汗的赵哲靖起身给标本封包、与标本转运人员交接工作后,开始消毒采样台面及物品,并将按规范脱下的隔离衣等防护用品扔进医废垃圾桶。
随后,东阳市红会医院负责医废垃圾收集转运人员对医废垃圾袋分层消毒,以“鹅颈结式”分层用扎带牢牢扎住袋口,再进行消毒,统一由医废垃圾专用车辆转运。
据悉,东阳市红会医院负责吴宁街道33个核酸采样点的医废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因为全员核酸的原因,近期医废垃圾较往日比多了不少。”将医废垃圾袋装进车内后,东阳市红会医院工作人员徐威告诉我们,收集转运工作于晚10点开始,到凌晨一两点结束。
跟着徐威他们的步伐,我们也体验了一下这份“看不见的工作”。机关幼儿园核酸采样点3袋、明珠广场核酸采样点2袋……据了解,东阳市红会医院每天收集的医废垃圾袋数量在140袋左右。我们观察发现,才收了两站的医废垃圾,工作人员石纪章就已大汗淋漓,隔离衣、手套紧贴着皮肤。
待全部医废垃圾收集完毕后,工作人员将其运到医疗废物暂存点,开展进一步的处置工作。“简单来说,处置工作就两步,第一步‘卸货’,第二步‘装货’。”石纪章说,虽然步骤看着不多,但是要注意的细节并不少,“每个环节要做好消毒工作,同时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将全部医废垃圾袋装进48个专用桶后,时间定格在凌晨2:10。
当晚徐威驾驶的专用车辆光在城区范围内就行驶了35公里。“33个核酸采样点分布在东阳城区各个范围。”这直接拉长了他们“在路上”的时间。
其实,像徐威这样,每日坚守在医废垃圾收集转运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他们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这份“看不见的工作”,用担当和坚守筑牢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