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浙江援琼重症救治医疗队已在三亚支援新冠重症救治工作十余天。浙江重症救治医疗队作为全国支援海南的唯一一支重症医疗队,负责接管三亚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截至目前,医疗队依然保持新冠重症患者“零死亡”的成绩。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浙江省卫生健康系统闻令而动。8月11日15点33分,由13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浙江重症救治医疗队携4.4吨抗疫物资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出发驰援海南三亚。此次援琼任务,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魏国庆副院长担任总领队,队员来自浙江省8家省级医院及10个设区市的33家医院。
飞机上,全体队员挥舞着五星红旗,齐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魏国庆随后对大家表达了殷切嘱托:“海南省本次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逆行出征,以‘疫’不容辞的使命感,‘疫’无反顾的家国情怀,‘疫’往无前的无畏气概,驰援三亚,我们一定不负众望,目标是实现新冠重症患者零死亡,全体队员零感染。”
时间紧,任务急。8月11日傍晚医疗队到达三亚,连夜整理完物资,稍作休整,第二天就投入到紧张的医疗救治中。重症救治是医疗救治的重要环节,短短数日,在魏国庆及医疗总负责蔡洪流、护理总负责赵雪红的带领下,138名来自不同医院的队员,相互磨合,克服三亚当地医疗信息系统及运行流程的差异等重重困难,勠力同心,共克时艰,与病毒较量,与时间赛跑,用坚定的战斗精神和精湛的救治技术筑起生命的防线。
监护病房因高龄患者多,为提升医疗安全质量,医疗组总负责蔡洪流建议增加5G监护仪模块,可使红区外人员实时观察危重患者病情变化,中心医院采纳该建议并很快落地实施。5G监护仪模块的投入使用,让ICU舱外的手机、电脑上可以看到ICU舱内的监护仪波形和参数,实现24小时实时检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效的救治。
身穿防护服状态下工作,体能消耗是平时工作的几倍,护理总负责赵雪红主任带领大家不断规范护理管理,优化各种工作制度和流程,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将护理用品实现可视化管理,设计并使用床边护理记录单,以便能更直观地了解24小时病情趋势及保证护理措施落实的连续性。
重症监护室里,医护齐心协力,不分昼夜,艰苦奋战,全力以赴救治每一名患者。每次的俯卧位通气,总是能通力合作,安全盘转;每次的转运检查,总是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每次的CRRT,总是有人协助预冲管路,为救治患者争分夺秒;应用正压头套为高风险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口操作,保驾护航。专家组每日参与查房,集体讨论,开展MDT团队合作,为每一位患者制定最优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浙江省援琼重症救治医疗队始终把感控放在和医疗救治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张晟、严继承等院感负责同志的带领下,全面梳理院内外感控重要环节、重点流程,强化个体培训监督,实行精准考核,并向闭环管理延伸,坚决守住全体队员零感染底线。
记者从浙大一院了解到,此次浙大一院派出的20位专家来自血液病学、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呼吸内科、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部等,他们不仅长期奋战在急危重症救治一线,而且都有着丰富的疫情救治实战经验,曾连续几个月无休奋战在浙江抗疫主战场,还曾外出支援武汉、上海、河北、吉林、意大利等,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
领队魏国庆副院长,在2020年浙大一院之江院区作为浙江抗疫主战场的那段岁月里,他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每天参与MDT等患者救治与疫情防控工作,还曾带队前往上海进行支援并出色完成任务;重症医学科主任、综合监护室主任蔡洪流,这2年多来几乎不是在外出支援抗疫,就是在外出支援的路上,他曾远赴意大利支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也曾先后前往甘肃、陕西、河北、吉林、上海等多地指导参与新冠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护理部副主任赵雪红,持续几个月一头“扎进”之江院区隔离病房里负责护理工作,还曾前往上海支援新冠患者救治工作,除此之外,她还曾有过远赴非洲支援当地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工作经验;院感部张晟曾在2020武汉疫情最危急的时刻,作为浙大一院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员,深入最危险的地方负责院感工作,为医疗队零感染作出了巨大贡献……医疗队的其他成员,均有着丰富的危重症救治、疫情实战、外出支援经验。
浙江重症救治医疗队接管的三亚中心医院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协作医院。浙大二院派出14名骨干人员参加此次抗疫,分别为5名医生、8名护士和1名院感专职人员。
浙大邵逸夫医院集结了4位医生、8位护士组成的12人“精锐”重症医疗队出征。自今年年初以来,河北、北京、新疆、上海,浙江宁波、上虞、嘉兴、衢州、金华等地都留下了邵医“大白”们的背影和足迹,也留下数不清的温暖与感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