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8日讯(记者 王艳琼)8月26日,记者从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温州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率为60.2%,居全省第一。2020年至2021年,温州海域水质优良比率连续两年保持全省最优。
海洋生态污染量大面广,发现难、整治难。温州坚持疏堵结合开展陆海统筹治理。8月中旬,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乐清分局收到超标排放警报,执法人员王俊宇立即前往现场核查。“好在只是虚惊一场,是企业排污监测设备出现故障。”王俊宇说。
王俊宇口中的排污监测设备即温州市海洋环境实时监视监测系统,前端是分布在入海断面和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3个污染源的监测设备,后端连入“浙里蓝海”应用场景。打开系统,记者发现入海河流和各类污染源监测信息一目了然,案件问题情况、整改进展、已办结情况即刻知晓。“和企业排污口一样,温州814个入海污染源排放口实现监视监测全覆盖,相当于安装了很多个‘探头’,只要有污染排出,系统就会马上报警。今年6月来,已完成办理7个海洋污染督办案。”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州还探索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流域污染溯源,为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
有堵,也要有疏。温州打起了“海陆联合战”。在海里,推进贝虾混养、饵料替代等海水养殖减排措施,温州养殖尾水处理率提高至95%。在岸上,推动可净化海水的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2021年温州红树林面积占全省的四分之三。同时,3年累计投入资金194亿元,建成了一批固废危废、污泥污水处置项目,有效遏制污染源入海。
下一步,温州还将启动“一湾一策”,差异化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创建湾滩物业化管理模式,创新推广沙滩特许经营制度,探索建立“海上环卫”机制,整合全域沙滩、蓝碳、渔农产品等生态价值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生态保护。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