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我们这十年·来自浙江基层的报告丨勇担使命,守好红色根脉

字体:
—2022—
09/29
08:07:21
2022-09-29 08:07:21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沈吟 黄珍珍 王波 叶晓倩 梅玲玲 江山市委报道组 蒋君 通讯员 吴丽珍 共享联盟·福明街道 褚燕玲

  在嘉兴南湖,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群众在红船边重温党的历史。记者 吕之遥 拍友 周晨磊 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浙江,坚持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协同推进;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巩固八个基础、增强八种本领;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乱必治;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

  ■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党员426.9万名,基层党组织24.6万个。党员队伍规模稳步壮大,党员人数比党的十八大召开时增长22.3%;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 构建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的党建统领问题管控机制,形成“问题发现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的新格局。

  ■ 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持续深化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经验做法、导师帮带制等在全国推广。2020年村社换届后“一肩挑”率从12.23%提高到98.43%。

  ■ 清廉浙江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圆满完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任务。2016年以来检举控告量下降60%,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长兴县夹浦镇组织辖区企业开设车间党课,组织党员员工在车间内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记者 王建龙 拍友 谭云俸 摄

  浙江,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红色根脉”,党在浙江百年奋斗最鲜明的底色。党旗飘扬,砥砺前行。这些年,浙江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之江大地上创造出一个个喜人业绩。

  余杭区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国荣:

  党建统领,乡村焕发新活力

  我是土生土长的小古城村人,在村里工作已经30多年。从村委委员、村委会主任再到2013年起担任村党委书记,尤其是这十年来,可以说是看着村里环境越来越美、村民关系越来越和谐、村民口袋越来越鼓。

  小古城村因为小古城遗址坐落本村而得名,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农户996户、人口3800余人;党员184名、分成7个网格支部。

  2005年1月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小古城村考察调研。这十多年来,我们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努力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村里那棵大樟树下,一直摆着圆形石桌和石凳,这不仅是村民休息的地方,更是大家参与村子重大事务的议事场所。

  小古城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村党委的引领下,我们通过“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四个方面深化完善民主协商机制,带动老百姓参与全村各项工作,形成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民主协商模式。

  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对小古城村进行再提升,成为村里思考的问题。我们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坚持“生态靓村、园区富村、品牌名村、依法治村”的理念,以“党建+”工作方式为抓手,把小古城村打造成村美民富的样板村。

  通过党建统领,小古城村形成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民主协商模式。小古城村供图

  在我们村的钱三组,古朴的低矮景墙取代了之前高高的围墙。这次降围墙高度,靠的正是“党建+治理”的力量。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与村民民主协商。最让我们骄傲的是,拆围墙难题,从动议到完成只用了21天。我觉得,这不仅是拆掉了围墙,更拆掉了“心墙”。

  基层民主协商“不偏航向”,基层党组织必须当好家、掌好舵,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我们村在党建统领下,发展蒸蒸日上。

  这几年,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项目建设,小古城村集体经济搞得风生水起。全村1.3万余亩土地全部进行了流转,租给开发商经营休闲农业,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996万元。

  近年来,小古城村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 2019年3月注册成立村集体旅游公司,通过多途径开发利用,盘活小古城现有闲置资源。还聘请乡村职业经理人专业化管理。今年中秋节假期,光门票收入就达16万元,村民也更加与村子一条心。

  一个村富,不叫共同富裕。如今,我们成立乡村新社区,小古城村、潘板桥村、求是村、曹桥村、桥头社区抱团发展,共同富裕。通过党建引领,发动村民,共建共享,每个村都努力,每个村民都努力,我们离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庆元县安南乡党委书记吴华:

  党建联建,绘就边界同心圆

  庆元的地理位置很特别——处在浙南闽北交界处,与福建省的松溪县、政和县、寿宁县毗邻。

  近些年,得益于浙闽边界党建联建工作的开展,邻居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安南乡,就是这项工作最早的发起成员。

  为什么要跨省联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陆续推进,边界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网络、产业等互通条件也逐渐成熟。两地人员交往日益密切,治理难题随之而来。

  为此,2018年,我们率先探索浙闽边界党建联建工作,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边界治理的新路。周边乡镇陆续加入,如今联建成员共有14个乡镇。

  抱团发展,畅通了组织共建之路。根据我们共同发布的章程,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专题座谈会,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协同推进重大事项。针对边界地区党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我们组建了20余个“红色服务站”,推行开放式、包容性组织生活。如今,两省流动党员不用来回跑,凭《流动党员证》就可在站内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我们还健全了党员干部互派交流机制,让他们互相熟悉乡土人情与工作方法。

  一些边界治理难题,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新解法。

  这两年,党建联建在边界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作用明显。我们成立了省际防疫共同体,一旦有疫情发生,迅速启动边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可有效实现信息互动、物资互通、民生互助。

  你来我往,大家的共同话语多了,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浙闽边界乡镇开展茶产业技能培训,推动两地茶产业发展。庆元县委组织部供图

  这些年,我们围绕竹木、食用菌、湖羊养殖等特色产业,建立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共享农产品市场资源,助力边界群众增收致富。其中,安南工业园区8家企业和安泰竹笋产销专业合作社,已吸收福建籍员工近200名,农副产品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竹制品年产值1.2亿元,有效带动浙闽边界农户增收。

  党建联建,正在给两省老百姓带来更多惊喜。

  因两省群众务工交流多、企业来往多,以往因跨省政务政策不一致,导致企业、群众办事“两头跑”“多次跑”。为此,庆元、政和、松溪三地行政服务中心党支部联合推出行政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业务。今年3月,安南设置丽水首个乡镇级“闽事浙办 浙事近办”服务专窗,为群众免费代办医保、社保、税务等20个高频跨省政务服务事项。

  每次看到老百姓点赞,我心里都很欣慰。助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使命。

  鄞州区福明街道荆城楼宇社区党委书记屈云龙:

  党建赋能,楼宇治理更精细

  8平方公里区域,矗立着84幢商务楼宇,汇聚了7000多家企业和5万多名白领人才。这就是我所在的荆城楼宇社区,被外界称为“竖起来的社区”。

  这里是宁波商业活力最强的区块之一,与此同时,城市社会治理面临不少新课题。东部新城核心区是福明街道的一部分,虽名义上归街道管辖,但现实中“井水不犯河水”。楼宇物业“各自为政”,过去我们走访时,一些企业找不到负责人,有的连门都不让进,更别谈管理和服务了。

  如何破题?城市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推进到哪里。2020年12月,荆城楼宇社区正式成立。我们成立了社区党委,在楼宇内设立集中办公区域,由街道选派6名社工常驻办公。

  仅靠6名社工,如何服务好数量庞大的企业和群众?我们线上线下都有小妙招。

  在我们的集中办公区,有一块显眼的电子大屏——荆城“楼宇大脑”,它集党建、数字招商、智能评估、风险防控等功能于一体。前不久,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看中东部新城的产业环境,想在这里“安家”。社工让他在“楼宇大脑”前坐了下来。动动手指输入需求,个性化选址方案一目了然,楼层、面积、租金、楼宇产业分布等情况实时显示。从接洽到最终落地,仅用了短短一周时间。而以前,这个过程起码要几个月。

  辖区企业员工通过荆城“楼宇大脑”了解楼宇产业分布。福明街道供图

  为细化治理颗粒度,我们以楼宇为单位,细化划分了7个网格、24个微网格,推动楼宇党组织和党员全员入网格,通过84个楼宇微信群及时发布信息动态,为企业答疑解惑。白天,社工们走访企业了解需求,对接项目招商、跟踪落地;傍晚则将相关数据录入系统。“楼宇大脑”实时更新数据,并将部分数据开放给企业和物业,最大程度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我们通过创新党建联建工作,点燃了“两新”组织的“红色引擎”。在街道党委牵头组织下,区域内同类型企业党组织抱团联建,吸纳各领域党组织230多个、覆盖企业2000余家。今年4月,鄞州发生疫情,我们第一时间向党建联建单位发布招募令,短短4个多小时就集结了2000多名党员志愿者。他们踊跃参与现场扫码、测温、秩序维护等志愿工作,成为疫情防控的有力帮手。

  朝夕相处间,“陌生人社会”逐渐变为“熟人社区”:有的企业拿出仅对员工开放的健身房,供周边企业员工使用;有的对外开放员工食堂,解决周边白领就餐问题;还有的办起展览、开设讲座,为周边党员开展党组织活动提供资源……

  从“建组织”到“送服务”再到“优治理”,楼宇社区中润物细无声的党建工作,把企业和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撬动了发展新动能。

  2022年7月1日,许多党员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内宣誓,重温党的历史。记者 吕之遥 拍友 周晨磊 摄

  怀“赶考”之心 答时代之卷

  常怀“赶考”之心,勇于自我革命,这是百年大党不懈奋斗淬就的鲜明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从“党的自我革命”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和清醒。

  这十年,历届省委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开拓创新、接续奋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党的旗帜下唯实惟先、埋头苦干。信任和嘱托重逾千钧,使命和责任光荣重大,全省党员干部群众以最坚决的行动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勇扛历史使命,把殷殷嘱托落实在之江大地。

  “红色根脉”,党在浙江百年奋斗历程最鲜明的底色,蕴含着党的初心使命,蕴含着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基因密码,是浙江精神之源、使命之源、力量之源。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浙江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守好“红色根脉”。

  建德市洋溪街道党员志愿者和青年创客们一起化身网络主播,开展公益直播带货助农行动。 拍友 席静 摄

  久久为功,一任接着一任干。思想指引之下,是生生不息的接力前行。这十年,红色基因一脉相传。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浙江始终把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将深邃的思想之力转变为磅礴的实干伟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这十年,浙江城乡的党群服务中心星罗棋布,为民服务“不打烊”;风雨中、泥泞里,在一个个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全省各级党员干部的忠诚一次次接受检验。

  “问题发现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这十年,浙江抓党建带全局,构建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的党建统领问题管控机制。各级党组织以问题清单为抓手,通过解决问题推进党建,形成党建统领、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干事创业格局。在数字化改革的牵引撬动下,党建统领整体智治体系不断深化。

  以浙江党建之窗展示百年大党的风华正茂。这是信仰的召唤,这是时代的使命。这十年,浙江加快干部队伍组织工作重塑,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持续深化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村社换届经验20条、导师帮带制等在全国推广。

  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这十年,浙江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争当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排头兵,推进干部队伍组织工作系统性重塑,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担当,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

  宏伟事业,在开拓中成就辉煌。

  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这十年,浙江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清廉浙江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圆满完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任务。

  秀水泱泱,初心未改;钱江潮涌,波澜壮阔。

  时代见证,我们曾以梦想为岸,扬帆起航。千帆竞速,我们必将劈波斩浪,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在新的赶考路上再谱华章。

  山货触网

  农户生活更红火

  “这是我们村自己的牌子‘泉淘趣’。猕猴桃新鲜上市,在今天直播间下单,价格特别实惠。”上午9时,江山市清湖街道清泉村党委书记吴香华拿着猕猴桃,正在直播间展示。这段时间,正值清泉村猕猴桃的开摘季节,吴香华亲自上阵,把直播开到了田间地头,现场为村民的猕猴桃卖力吆喝。

  “今天上午直播,你的猕猴桃卖出了500多单,卖了3万多元。”下播后,吴香华把上午的“战果”告诉了种植户黄炳阳。“谢谢书记啊,太好了。”黄炳阳笑得合不拢嘴。

  清泉村是江山市最大的下山搬迁安置新村。2008年,这个刚建成的移民村汇聚了1000多户4211人,涉及山区13个乡镇78个行政村。由于村民的土地、山林都留在迁出地,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

  黄炳阳在那时和大家一起搬下了山,当时他还是个泥瓦工,四处奔波。后来年岁渐长,黄炳阳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但生性勤劳的他又闲不住。2015年,黄炳阳响应村里号召,流转土地回到山里种起了猕猴桃。“之前我没种过猕猴桃,不过有村里指导我们种植技术,还帮我们打开销路,没什么可担心的。”黄炳阳说。

  2014年,清泉村投入300多万元,建起占地2000平方米的5层大楼。但这幢楼做什么用途,当时大家意见不一。吴香华意识到,借助互联网,或许能让农民和土地建立新的联系。于是,村党委决定把这幢大楼出租发展电子商务。通过招商,10多家电商企业相继入驻,并形成了猕猴桃、高山茶叶等特色产业。

  短短数年间,清泉村这个曾经无集体经济、无集体资产、无土地资源的下山搬迁“三无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淘宝村”。

  在清泉村的电商大楼里,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发货。门前快递公司的车辆来来往往,山茶油、茶叶等本地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山货上网,让农户变成“新农商”。村民想学电子商务,村里的乡村振兴讲堂就根据大家的需求安排课程。电商大楼里,直播厅、培训教室等一应俱全,从事电商所需的配套服务,这里均能“一条龙”提供。

  如今,清泉村90%的村民都回到村里。据统计,全村有2000多人从事与互联网相关的农产品种植、销售、服务工作,去年交易额超两亿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红色根脉;乡村责任编辑:杨丹丹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党旗飘扬,砥砺前行。这些年,浙江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之江大地上创造出一个个喜人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