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橙黄橘绿。秋日阳光洒满大地,走在禾城的街头,道路整齐干净、四通八达;城市被秋色渲染出别样韵味,市民行路见荫,抬步入园;农贸市场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烟火气”与“高颜值”并存;厕所变会所,蝶变为一座座温暖的“禾城驿”,提供多种便民服务,释放城市温暖;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加码,蓝天常在、绿水长流、鱼翔浅底、繁星闪耀的宜居环境成为常态。
文明于人,是升华的道德品质;文明于嘉兴,是执着的精神追求。展开嘉兴富庶秀美的画卷,水乡风韵生机勃发,文明之花处处绽放。2021年8月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以来,嘉兴始终秉持“严”标准,践行“快”节奏,锚定“实”常态,勠力同心,奋力攀登新时代精神文明高峰。
创建为民 共享文明成果
2011年,嘉兴斩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迎来了城市史上一个高光时刻。从此,“文明嘉兴”成为一张美丽城市名片。十余年来,这张城市名片,历久弥新,愈擦愈亮。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到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嘉兴这座城市对文明的追求永不止息,对文明风尚的培育弘扬从不懈怠。
从“文明城市”迈向“典范城市”过程中,以民为本是嘉兴贯穿始终的不变初心。去年8月,嘉兴锚定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吹响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更高水平攀升的“冲锋号”,并将其作为一项系统、长久的民生工程及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续写“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新篇章,打造具有更高辨识度的文明高地。 今年5月,嘉兴召开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推进会以来,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十大专项行动,实施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六大会战”行动,出台《关于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的八条意见》,将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最终目的是让百姓有更多的感知度、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嘉兴始终突出全域共享、全面共享和全民共享,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城乡联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构建完善的城乡“10分钟公共服务圈”网络,发挥典范城市创建的带动力和引领力,助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既满足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景,又照顾到特殊群体的需求,让全体市民共建精神家园、共树文明风尚、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创建惠民 开启“文明模式” 嘉兴市斑马线礼让率达94%,位列全省第一; “席地可坐”的城市客厅越来越多,让市民更有品质地坐下来放松和休息,同时也更好地观赏和体验城市景观; 昔日“脏乱差”,今日“洁齐美”,像越秀集市这样的网红集市,一个个都变了样; 校门口、小区里,停车不再难,市民出行不再发愁; 改造后的农贸市场“颜值”更高,也更便利、智慧化和人性化,有的还装上了空调,冬暖夏凉……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考量的是城市的温度,嘉兴坚持创建惠民,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下更大功夫。 在全面推进新一轮城市品质提升过程中,嘉兴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把老百姓的“需求清单”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责任清单”,集中力量打造“幸福一‘嘉’人”民生优享品牌。特别是按照未来社区理念实施的城市有机更新,今年市区将完成139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 南湖区电子社区按照“片区化”改造理念,改造打通了中兴苑、洪三苑等四个相邻小区之间的围墙。原本隔断孤立的小区连点成片,不仅在改造风格上实现了统一,还用五彩步道让小区互通,这让在中兴苑住了20多年的洪晓文感觉在小区里散步更安全也更放心。“小区变大了,活动场所多了,有邻里中心、小广场,绿化也很好,前阵子都是桂花香,心情也更舒畅。” 创建靠民 注重常态长效 城市“牛皮癣”治理一直是文明创建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作为小广告乱张贴治理的试点,嘉兴市南湖区新嘉街道北京路社区嘉丝联小区,探索居民自治、楼道管家、随手文明的整治路径,通过组建小区自治服务队,实现科学排班、户户参与,每天一次小保洁、每周一次大清理,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今走进这个小区,已经很难发现乱张贴的小广告,这主要是靠常态长效的机制,同时发动居民一起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文明代言人。”该社区党委书记戴红燕说。 的确,如何让文明之花常开常香?这是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道必答题。为解好这道题,一直以来,嘉兴不断探索和完善体制机制,努力让文明实践成为常态。 “志”在心中,“愿”在行动。在嘉兴,“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蔚然成风,143万名注册志愿者在嘉禾大地广泛开展助老扶弱、文明交通、绿色环保、卫生健康、科普宣传、移风易俗、法律维权等志愿服务活动,以自己的言行传递文明,播撒爱心。 今年5月,嘉兴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全市志愿服务步入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新阶段。9月,嘉兴还成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进一步保障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动员和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来。 嘉兴将继续高质量全域化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砥砺奋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标注这座城市不断更新的“文明坐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