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8日讯(记者 肖未 共享联盟·嘉兴港区 王慧 胡家杰) 7日上午,在嘉兴港区陈山罐区,两条海底管道正式开建。未来,每年170万吨的丙烷、丁烷将一改槽罐车运输的方式,经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几公里外的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管道建成后,不仅保障了我们丙烷物料的运输安全,每年还可以节约运输成本上千万元。”华泓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周顺才十分高兴。
该海底管道项目即浙江嘉兴港区综合利用物料运输管道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总长约5.5千米,其中穿越海底部分设计长度约4.2千米,设计年通过能力170万吨。管道采用定向钻施工工艺,自陈山罐区入土,从海底70米穿越至乍浦港区三期化工区,预计明年二季度建成投产。
该项目经过的海域情况复杂,涉及自规、发改、应急、环保、水利、交通、海事等多个部门的联合审核。为确保项目落地,省、市、区三级联动,协力推进,同时获得了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的大力支持,于10月底顺利拿到项目施工许可。
“项目将有效盘活闲置的码头稀缺资源,优化码头功能,成功打通从港口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嘉兴港区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本次海底管道项目利用的陈山罐区4#泊位由上海石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配套建有一座5 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和两座5万立方米丙烷、丁烷低温全防罐。前几年,由于其上游企业运输方式调整,码头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与此同时,嘉兴港区所辖的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里,嘉兴石化、三江化工、信汇新材料等大型百亿项目及百亿规模企业签约落户,嘉兴港区现有液化码头运力受限。海底管道建成后,嘉兴港区的港口优势将得到更大发挥,为后方化工企业的原料供应提供更加安全快捷的保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