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的“千万工程”既是浙江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基础,更是奔向共同富裕的底气所在。
自2003年全面实施“千万工程”以来,浙江乡村建设开启了长达19年的“更新”,从示范引领到全域推进、提质扩面,与时俱进的浙江乡村不断充盈富的实质、丰富美的内涵,全省1.97万个村庄着力拉高美丽乡村“平均分”,从各美其美迈向美美与共。
步步进阶扮美乡村
亭台、小桥、流水、锦鲤……茶香飘荡的杭州径山山脚,禅村里处处皆景,家家户户都营造起半敞开的特色庭院景观。
用家的“小美”推动村的“大美”,美丽庭院创建是浙江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之一。美丽风景进一步催生了美丽经济,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成A级景区村庄11531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达2013个。
浙江乡村“颜值高”,一条重要的经验在于坚持“农村的事农民干”。龙游县詹家镇浦山村有一间“议事小屋”,村里的大小事都有村民参与、商量。如今,村里家家户户拆掉围墙,盆景变风景,也吸引了工商资本来投资。经过“微改造”,浦山村12幢民房摇身一变成了主题民宿
去年,浦山村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树立村庄经营理念,村庄之美便成为发展之美。两年前,温州瑞安桐浦镇率全省之先成立垃圾分类合作社,合作社按月考核,分类倾倒垃圾的村民能获得生活用品奖励。此举不光大幅提升村里的垃圾分类准确率,易腐垃圾产出的有机肥也成为合作社的增收项。现在,这样的合作社已在瑞安多地迅速铺开。
从垃圾这件“关键小事”,也可一窥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步步进阶:以村庄环境整治为切入口,2003年至今,浙江逐步建立起一套高效、规范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体系,推动村民由“垃圾扫出门”转变为“垃圾扔进桶”;2014年起启动实施升级版“垃圾革命”,进一步推动村民由“垃圾扔进桶”转变为“垃圾分好类”。目前,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96%。
“从整洁美迈向生态美,浙江乡村不断提升风貌、风尚,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道,打造不一样的乡村气质。”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处相关负责人说,持续提升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的同时,浙江也不断细化村庄之美的“颗粒度”,推进杆线革命、庭院革命、餐桌革命等。
最近,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街道就在清理拆除村居和主干道周边的废旧杆线。随着乡村发展步伐加快,原有的空中“蜘蛛网”正在成为过去时,多线并杆或埋入地下,既能合理分配资源,又能打造一条美丽天际线。
持续强化要素保障。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2000亿元。到2025年,浙江将力争实现农村环境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高水平全覆盖,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明显提升,让新时代美丽乡村成为乡村活力的注脚。
为未来乡村打个样
几天前,远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会议上传来喜讯:“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成功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获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食用菌是庆元县的代表性产业,2021年全县食用菌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5亿元,带动相关就业7万多人。在保护与传承中,结构精细的农业文化遗产、岁月悠悠的历史文化村落正从过去迈向未来,成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点睛之笔。
位于江山市的清湖三村,今年以村级合作社为主体,围绕“酱油”谋划了3件事。其中,公泰酱园古法酿造技艺的恢复,让“清湖酱油”率先以文创产品重现。清湖是钱塘江水路与仙霞岭陆路的转接点,历史上的清湖老街曾盛极一时。今年3月,江山以清湖三村为核心,联动清湖一村、清湖二村和清泉村,启动清湖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建设,古镇记忆的复苏是重要一环:除了古法恢复,豆制品产业、酿造工艺体验、文创产品设计开发……都是产业共富链条的有机组成。
以历史文化村落为支点开展片区化、组团式建设,浙江正串珠成链,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功能多样、别具韵味的美丽乡村风景线。而未来乡村的创建,则是浙江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为新时代美丽乡村进阶擘画的全新图景。
围绕未来乡村,各地已展开探索。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杭州市余杭区计划到2025年建成10条未来乡村示范带,形成具有辨识度的特色集群,提升乡村发展能级;衢州提出探索未来乡村实验区建设,以1至2个未来乡村建设为核心,同时联动推进3至5个人缘相亲、地域相连、产业相融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在规划设计、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和共富推进等方面展开大胆尝试。
“片区组团,背后是经营模式和资源的错位经营、共建共享。”衢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在建的33个未来乡村中,有25个位于“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上。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为主平台,目前,衢州已出台激励政策、安排6000万元资金,推动全域6个实验区、19个行政村先行先试。
“未来乡村是一块试验田,也是浙江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5年,全省将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处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浙江先后启动100个省级试点村、278个省级创建村,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导向,未来乡村要在引领美丽乡村迭代升级、农村产业兴旺、城乡融合发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上发挥标杆作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