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4日讯(记者 拜喆喆 通讯员 余灵婕 冯春鸣)记者近日从杭州海关获悉,今年1月至10月,浙江进出口额达3.9万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出口2.87万亿元,增长17.7%;进口1.03万亿元,增长11.7%。同期,浙江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居全国第3、第3和第6位。
杭州海关有关分析人士表示,近期,受全球经济持续放缓、欧美市场需求减弱等影响,我省外贸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随着助企纾困和稳外贸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我省市场主体活力不减,进出口呈现不少亮点,如新兴市场快速增长、新能源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等。
新兴市场保持较快增长。1月至10月,全省对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5268.0亿元、3880.8亿元、275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6%、18.7%和21.0%,合计占30.6%,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1.4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占36.2%;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9632.4亿元,同比增长13.7%,占24.7%。
部分能源类产品出口表现抢眼。1月至10月,全省太阳能电池出口722.5亿元,同比增长1.3倍;成品油出口700.5亿元,同比增长78.4%;汽车出口23.1万辆,增加73.8%,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3.9万辆,增加1倍。
农产品进口增长较快。1月至10月,全省农产品进口770.6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干鲜瓜果及坚果进口69.7万吨,增加12.8%,食用水产品进口29.4万吨,增加45.3%。以濒临东海的台州为例,鲜甜的“三门小海鲜”成为出口新增长点。今年截至10月31日,青蟹、缢蛏、血蛤等品类已累计出口64批、货值320.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1%和100%。
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快速增长。1月至10月,全省综合保税区和自贸试验区分别进出口1348.2亿元和5849.3亿元,同比增长29.6%、31.0%,高出整体增速13.6和15.0个百分点。在刚刚闭幕的第五届进博会配套活动上,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的联动创新区上城区获得浙江省第三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授牌。
据了解,通过包机、商务定期航班等形式,浙江已经有一大批企业“走出去”抢订单。面对国际需求收缩、疫情多点散发等多重挑战,下一步,我省将在政策支持力度、精准服务解决外贸企业痛点难点等方面继续发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