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 严粒粒 李娇俨 沈听雨)这两天,微信朋友圈晒图,有人买了连花清瘟,有人团了布洛芬,有人订了抗原试剂……
他们给自己买,也给父母带。“相比于自己受感染,我更担心父母……”
儿女长大,长了翅膀飞离家乡;家中的老人,挥一挥手说,你们放心去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都说孩子是风筝,父母则是放风筝的人。山高水远,情思相牵。不管你飞得多高、飘得多远,风筝的线总在他们手心里。
过去,风筝线是书信、是电话;如今,风筝线是我们抓紧帮买的药品,是反复劝说“快去打疫苗”的叮嘱,是积极转发的科普文章……
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之后,人们心里最大的牵挂,是没有在身边的那些亲人。家庭微信群都在聊些啥?那些要重点守护的老爸老妈,他们还好吗?今天,跟着记者的采访来听听。
“自己的妈妈,自己护着才安心”
童阿姨,60岁,衢州人,退休职工
要说远,我和母亲的距离不算太远,都在浙江省内。我在杭州,她在衢州,不过是1个多小时高铁的距离。但我觉得,只要是需要的时候不能及时出现,隔得再近也是远。
我60岁,退休了,来杭州给女儿带小孩一年了。他们说,我们这代人是一代人扛三代人的责任。要我说,下能给子女带孩子,上还能给父母养老,是多幸福的事情。
一开始,我对疫苗也有顾虑,毕竟自己年纪也大了,就怕万一有个闪失。但身边的医生朋友跟我科普了不少关于新冠疫苗的知识,让我打消了顾虑。现在,我已经打了两针疫苗,也没什么不适,最重要的是,心安了不少。
我也是独生子女,爱人经常出差。父亲已经不在好多年了,只剩母亲,快80岁了,独居。她之前是个医生。老人嘛,又是知识分子,有点要强,仗着自己身体还过得去,不肯一起住,也不肯雇保姆。
她早就说不给社会添麻烦,也叫我别担心,和我商量一周只去一趟超市买点菜,其他时候都少出门。
来杭州头半年,我大概每半个月回去一趟,平时就托朋友帮着照顾一下。后半年,孙子大了,好带了,周末就都交给女儿女婿,我回衢州看看老母亲。周五晚上等女儿女婿下班,我赶火车回去,周一一大早再坐火车回来,刚好他们去上班。
为人子女,自己的妈妈,自己护着才安心。
当然,女儿女婿也怕我太累,觉得路上有感染风险,劝我先别来杭州。我说不行,就算杭州雇了保姆照看孙子,我还是两头都不放心。
回去的那两天事可多了,给老人洗衣服、晒被子、打扫房间,再买足吃的和用的。我看她这样心情好,胃口也好。吃得多、吃得好,抵抗力才能好,大病小病都能离远点。
前段时间,我找人给老人家里安了视频监控,算是加一道保险吧;还把她的老人机换成了智能手机。今年夏天,孙子回过衢州,老人别提多开心。她现在会用微信了,女儿就把她拉进了家庭群。
不过,我还有一层担心,“新十条”出台后,网络上各种小文章太多,别说她了,有时候我都不太分得清该听哪种,希望能多有一些权威的声音。
“老爸说我最近越来越啰嗦了”
张女士,51岁,杭州人,企业职员
我的父母都住在养老院里。上周起,养老院谢绝探视了,成了“身边的远方”。
父母身体都不太好,日常需要悉心照料。妈妈82岁,三年前被诊断为阿兹海默症,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爸爸87岁,患有心脏病、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腿脚也不太利索。一年前,我和家人经过仔细考察,送他们住进了位于杭州城北的一家条件还算不错的养老院,两人套间,彼此有个伴。
这里有护工、医生,每天都会巡查;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影音、读报、书画、康复、理疗……如今的封闭式管理,倒是有利于给这些老人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按说,我是不需要担心的。可是怎么可能不担心?
以往天气好的时候,我爸每天都会推我妈下楼遛弯,现在出不去了,心情会不会郁闷?我妈身体太差,一直没打疫苗,这么大年纪会不会很容易“中招”?
之前,我们一般是每周去一趟养老院,陪他们聊聊天、吃个饭。封闭的第一周,我已经去大门口放了三趟东西。第一次,送了100个口罩;第二次,拿了一些他们日常爱吃的桃酥和小零食;专家列出建议用药后,我又去送了药。
“老爸,今天你们开窗通风了吗?”“老爸,口罩换勤点,不够了我们再送。”“老妈今天去上康复课了吗?”
“知道了,知道了,我们在里面都好的,不用担心。”老爸说,女儿原本总是“惜字如金”,最近倒是越来越“啰嗦”了。
最近,我还天天追着养老院管家的屁股后头问,“新十条”发布后,养老院有没有专门的疫情防控预案?管家告诉我,现在一切以安全优先,预案已经在做了。
“我给爸妈买了台投影仪”
小李,26岁,山西临汾人,媒体人
大学毕业后,我从山西老家来杭州工作已两年有余。算算时间,从工作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就一直持续着。
我的爸爸在医疗系统工作已30多年。2020年初,疫情刚发生时,他带着同事到高速路口布置测温点。布置好后,他在寒冷的冬天坚守在户外值班点,有时一待就是一天。
两年多过去了,疫情防控政策也调整优化。爸爸担心远方的我,连续给我发了好几条语音,叮嘱我“注意防护”。几天后,爸爸妈妈把一个沉甸甸的纸箱寄到了我的住处,里面有消毒液、口罩等,塞得满满当当。
这一箱子物品不是什么“防疫物资”,而是来自远方亲人沉甸甸的爱。但同样的,我又何尝不担心爸爸妈妈呢?
最近,每天早上起来,我都要在微信群里提醒他们,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爸爸妈妈说:“不跟朋友们聚聚,很无聊哦。”虽是句玩笑话,但我真着急了。爸爸妈妈爱看电影,为了让他们多在家待着,我花了1个月的工资,给家里买了幕布和投影仪,网购快递直接寄到了山西老家。我还在微信群里,“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使用,就像小时候他们教我一样。
“花这个钱干什么!”在微信群里,爸爸妈妈“责怪”我。但隔着屏幕我能感受得到,他们是如此的开心。
这两天,微信群里的聊天信息比以往更多了,爸爸妈妈总是叮嘱我“上下班路上戴好口罩”,我也经常唠叨他们要“勤洗手,用酒精多给手机消消毒”。相隔两地,微信群成了我们的纽带,睡前和爸爸妈妈聊上几句,才能更加安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