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雨红 金春华 通讯员 范冰洁 吕铭) 15日,我国首个核能工业供热项目在海盐县正式投运。这是秦山核电和海盐县在核能综合利用方面的一次突破,为工业产业园区清洁能源替代提供了新方案。
这属全国首创,也是政企间一场双向奔赴。2021年,海盐工业用能占全县用能总量的80%左右。节能减排,工业是重中之重。“‘双碳’背景下,传统能耗企业对清洁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海盐县委主要负责人说,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流。秦山核电站位于海盐,当地更应先行先试,推进核能综合利用,打造企地共融的清洁能源供应模式。
位于秦山街道的浙江冠宇电池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烘干、封装车间湿度控制都需要热能。”该公司工业工程部经理刘洋说,核能工业供热项目投运后,封装车间当天就用上了秦山核电的清洁热能,“核能工业供热相对稳定,能够全年不停运行,与我们的生产需求相匹配。”
刘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利用天然气供热,年均成本6000多万元,如果今后全部使用核能供热,每年可节省近2000万元。“而且我们的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外,这些客户很看重企业的‘绿电’比例,使用核电清洁能源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这是今后产品一个很好的卖点。”刘洋说。
那么,安全有保障吗?据了解,核能工业供热是在不影响原有发电量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秦山核电机组剩余热功率产生的热量,通过层层隔离的供热管网传输给工业用户。“整个过程只有热量传递,没有介质的交换,企业与核电站输送热能的管道无任何直接接触。”秦山核电副总经理尚宪和说,且核能工业供热体系庞大,由核电机组和供热管网组成,较天然气锅炉更稳定,热效率也更高,普通发电热效率约36%,核能供热可达95%。项目全部投运后,可24小时保障供热,年工业供热约28.8万吉焦,相比燃煤火电机组,每年可减少标煤约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排放约2.4万吨。
为让更多企业用上清洁热能,海盐设立浙江零碳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为当地开展热力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此外,海盐与秦山核电共同制定核能集中供热管道设施专项规划、核能供热地方标准等,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并帮助企业量身定制设施改造方案。截至目前,已有5家企业具备核能供热条件。
秦山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潜表示:“这是秦山核电的一小步,也是推动中国核电事业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