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潮声 | 小哥村,小哥们的奋斗史

字体:
—2023—
02/22
08:03:46
2023-02-22 08:03:46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执笔 杨一凡 卢一 陈聪

  沿着杭州文三西路向西,刚过竞舟路,北侧五联东苑小区一排排的4层楼房映入眼帘,楼身通体黄棕色。小区建成于2001年,占地面积120亩,共有202幢房子。

  西湖区五联东苑航拍图。 拍友 江浩 摄 

  因为地理位置较好、房租便宜,这里成为众多外地来杭“打工人”的一隅安身之处,环卫工、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外来人口8000余人,杭州城西大型城中村之一的五联东苑,如今成为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聚集地,其中20岁至50岁青壮年为主的小哥约六七百人。这里还有一个名字:杭州“小哥村”。

  “刘庆们”的故事

  白天行走在五联东苑,但见一排排电动车在楼下停放,不少车身上装着餐箱。窗外晾着的衣服中,可以看到各家快递公司、外卖平台的工作服。

  “你弄啥嘞?”“怼碗烩面!”

  五联社区负责流动人口管理的本地人章金炳,一口河南话张口就来,重庆话、安徽话等方言,都能说上一些,各地的身份证号开头也已经烂熟于心。从事这个工作12年,他完整见证了五联东苑的“小哥史”。

  这部“小哥史”的起点,要追溯到2013年左右。章金炳介绍,快递和外卖小哥几乎同时出现在五联东苑。当时,快递小哥不超过30个人,外卖小哥也是零星的几十人租住在小区里,租客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此后,随着电商平台、外卖、快递等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小哥群体在五联东苑持续扩大,成为小区外来流动人口中最瞩目的群体。

  来自安徽蚌埠的刘庆,是第一批来到五联东苑的快递小哥。记者第一次见到刘庆时,他身穿黑色冲锋衣,留着寸头,手里正扯着五六米长的取件码,飞快地往快递上贴。

  刘庆是90后,从2013年搬来五联东苑开始,他和妻子邵媛媛就一直在小区北门附近经营着这家快递驿站。

  刘庆在快递驿站忙碌。 潮新闻记者 卢一 摄 

  彼时还不能称之为“驿站”,只是他承包的圆通速递的一个社区快递点。当时快递点只有一个货架,至今这个“起家”的货架还保留在驿站里,“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纪念”。

  回忆从前,刘庆有些感慨。原本在杭州一家轴承厂做工人,因为工厂搬迁,他经人介绍在五联东苑干起了快递,“本来打算临时过渡下,后来老板年纪大了,说要把业务转让出去,我就承包下来,没想到干了快10年。”

  经营一家快递驿站可不容易,不仅要每日梳理摆放驿站快件,还要分时段送货,特别是碰到电商大促时,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刘庆说,有一年大促期间,他们直接从“双11”干到了“双12”,连续一个月每天送到晚10时以后,“几乎是要干‘瘫痪’了”。

  尽管生活辛苦奔忙,但也正是因为赶上了电商物流发展的风口,刘庆的快递业务也有了大变化:驿站从10平方米扩张到40多平方米;货架从1个增加到14个;人员从3个人增加到11个人;业务量从每天几百票增加到3000多票……

  如今,刘庆光快递驿站的业务量已达到每年约30万票,此外,驿站加上外部派送业务,每年总业务量高达120万票,覆盖了周边约30个小区和写字楼,“做得最好的时候,能排到圆通速递全省前二十。”但刘庆谦虚地说,“别看量大,生计还是从一毛钱一毛钱里抠出来的。”

  正是这一毛钱一毛钱的积累,这几年,刘庆已经在老家安徽蚌埠市区先后买了两套房。随着在五联东苑的日子越过越和顺,刘庆一家也在辛劳中收获了新生命到来的喜悦。

  记者走进刘庆位于驿站楼上的家,15平方米左右的单间,一进房门是独立卫生间和简易的厨房,往前走几步,就是方方正正的卧室。正对着床的一个小药箱上摆着刘庆夫妇一张不大的结婚照,两个人相识已经12年。

  卧室床边摆了一张婴儿床,边上塞满了孩子的玩具和衣物,“这三年,我们这个小家迎来了两个新生命。”

  2020年10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十一”出生了,“‘双11’对我们这行来说有特别的意义,所以就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十一’。”2022年7月,他们又迎来了第二胎。

  这几年,随着业务持续增长,刘庆也带动了老家的同乡还有朋友,总共十多个人进入快递行业,河南人丁青松就是其中之一。

  丁青松2015年来到刘庆的“妈妈驿站”做快递员,那时正是电商平台的爆发期,“6·18”、双“11”等线上购物节不断创下销量新高,也带动了驿站业务持续增长,收入有了较大的变化。

  2017年,丁青松“自立门户”,在五联东苑开了一家“菜鸟驿站”,自己做起了老板。据他介绍,自己的驿站现在每日业务量稳定在1000票左右,一年下来也有近30万票,“自己出来干,能多赚点儿,累也值得。”

  在 “妈妈驿站”和“菜鸟驿站”的中间,还开着一家“中通驿站”,老板张建华是江西人,已经在这里经营6年。从刚来的时候每天四五十票,到现在的五六百票,驿站一年下来业务量也有近20万票,“这一行虽然辛苦,但是收入比较稳定。”

  如今,在五联东苑的中北部,已经形成以3家快递驿站为主、部分临时快递点为辅的“快递生活圈”,每年快递总业务量约80万票,成为小区里人流最大的地方之一。

  骑手们的生活

  早上6时多,五联东苑的快递驿站开启了一天的忙碌。房东们清晨起得很早,吃过早饭坐在街边唠起家常,顺便等待租客。

  早上10时,更像是五联东苑真正“醒来”的时刻。随着一楼充电桩前的插头拔下,一个个外卖小哥跨上电动车出发,五联东苑的主干道上霎时热闹了,车轮的鸣奏像是催醒的闹钟。接下来的午餐送单,是小哥们一天中生计的大头。

  在五联东苑东门外的竞舟路人行道上,每天10时之前,骑手站成一排开早会,这是小哥们每天开启忙碌前的“仪式感”,他们来自五联东苑的美团站点。

  骑手们在开早会。 钱江晚报记者 杨一凡 摄 

  章金炳说,这是五联东苑外卖小哥规范化管理的站点, G20杭州峰会之前虽然已经有外卖小哥住在这里,当时的人数并不多。之后渐渐增多,特别是疫情这三年,人数有明显增加。

  章金炳印象较深的,社区里来自河南平顶山的姚腾飞和他的哥哥,3年多一直在做跑腿,算是做得时间比较长的。“干骑手,挣的就是份辛苦钱。很多人转行到五联东苑做骑手,干了几个月就搬走了。所以,现在很多房东的出租房都是月付租金的。”

  这个美团站点是附近4.5公里范围内外卖派单的中转站,峰值时有高达60多个骑手,今年春节期间,有20多个骑手坚守。站点里的单王,最多时一个月跑2000多单。站长助理马有龙向记者介绍了站点的基本情况。

  “我们这里骑手流动率很高,基本做两三个月就走了,骑手对他们而言是一个过渡性的工作。”面膛黝黑的他,说话中带着一丝西北口音,30多岁的他戴着半框黑边眼镜,讲话不疾不徐,从骑手再到站长助理,来自宁夏的马有龙说自己接触这个行业,最开始也是“想过渡一下”。

  疫情刚来的时候,马有龙正在嘉兴的一家电子厂工作,经历过几个月的封厂生活,“厂区里就一个小超市,第三天东西就都卖没了,后来大家天天排队买东西。”

  等到厂区解封后,马有龙感觉这份工作一眼就望到头,又想“折腾”一下,改行做起了房产中介,那时接触到了自媒体。

  2021年10月,他决定筹建自己的美食自媒体工作室。这是马有龙那时最想做的事,办公室租好了,电脑等设备都买好了,虽然身上只剩1000多元了,但是斗志还是很强。但随着疫情反复,工作室“出师未捷身先死”,买的设备只能低价处理,7万多元赔了进去,不仅积蓄赔光,还欠了钱。

  站在人生迷茫路口的他,在网上发了求职帖,“我到杭州的时候,浑身上下只有100多块钱,正好美团来联系我。我就决定从骑手做起,也给自己过渡一下。”等他到位于下沙的美团站点时,已经晚11时了。去年6月,他来到五联东苑,提升到管理岗,成为站长助理。

  来到五联东苑的站点不到半年,马有龙就遇到了最大的挑战,随着疫情管控措施优化,那段时间,他最怕骑手打电话过来,“电话一响,可能又一个兄弟阳了。”

  热闹的站点跟五联东苑一样,一下子寂静了,站点总共30多个骑手,陆陆续续20多个人阳了。“但是大家的单子很多,大多来自药店和超市。最难的时候,我恨不得大街上随便拉个人过来,只要愿意干骑手就行。”到了去年12月中旬,马有龙和兄弟们终于挺过了这道难关,站点又重回忙碌与热闹。

  在宁夏老家的亲友们看来,马有龙是个爱折腾、不安分的人。他摆过地摊,干过小生意,待过保险公司。足迹遍及南北,山东的青岛、烟台、泰安,湖北的襄阳,河南的南阳,广东的深圳,还有天涯海角的海南,再到嘉兴和现在的杭州。

  在站点里,记者了解了很多骑手的人生轨迹。曾经的塔吊司机陈寄林,在110米的塔吊上俯瞰过一座城市,如今成了骑手,他笑称工作从“天上”到了“地下”。站点里唯一的女骑手李丹,在超市里为他人的柴米油盐奔忙,如今想给自己的生活换个自由些的活法。老家在河南商丘的孟令宇,今年才19岁,是站点里最年轻的骑手,之前在家人的资金支持下,在台州跟人合伙开了一家奶茶店,开了半年左右,因为经营意见不合退出了经营,来到杭州做起了骑手。

  “做骑手时间比较自由,做一单就有一单的钱,有实打实的收入,让很多临时过渡的人有了份保障。而且也可以跟我一样,除了做骑手,还可以转成站点的管理岗。”

  每到要与选择离开的骑手告别,当得知离开的兄弟已经找到了自己接下来的方向,不舍中带着一些欣慰:“虽然工作上少了一个同事,但是江湖上多了一个朋友。”

  小哥村见证城市变迁和新业态发展

  “三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鱼塘和河汊,如今不管是五联东苑还是整个杭州的变化,当初是想都没想过的。”

  章金炳说,在村子没改造前,这里是鱼米之乡。五联东苑改造前后,杭州城西的发展才刚起步,区域内的楼盘陆续开建,“这里以前是杭州城西的大型城中村之一,一开始租住的大多是附近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来租房的。那时候租金便宜,一个房间月租仅一两百块钱。”

  随着电商快速发展和外卖兴起,小哥群体出现在五联东苑,到G20杭州峰会前后,小区里的小哥已经增长到300多人,其中外卖小哥有200多人。这种人数的变化,也跟快递、外卖行业的发展保持着同频步伐。“小哥持续增长的时候,五联东苑内还住着大量跟互联网行业相关的从业者,比如码农、电商平台的运营、设计人员等。”

  据章金炳介绍,近些年,五联东苑的外来人口总数基本保持在8000人左右。数量变化虽然不大,但是疫情这三年,网购和外送服务需求旺盛,小哥群体更是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到2022年底,达到了近700人,占到整个五联东苑外来人口的十分之一。他说:“外卖、快递行业相较其他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小,成为不少人想获得一份实在收入的选择。今年春节过后,小哥数量正在接近峰值。”

  章金炳说,五联东苑小哥之所以多,一方面因为小区地理位置好、房租便宜;另一方面,租在这里,对小哥们来讲比较便利。

  为了方便小哥充电,每家每户都装了充电桩,车子停在一楼外就能充电。另外,社区特别设置了电动车换电柜,方便小哥们快速更换电池。小区里的共享洗衣房里,洗衣机、烘干机一应俱全,小哥们生活很方便。

  五联东苑的夜晚,时间轴也被小哥们拉长,主干道两侧的超市等店铺,凌晨还在营业,甚至不乏通宵营业的。一些超市也变成了临时快递点。

  春节后,刘庆的驿站里越来越忙碌了,8个快递员已经陆续从老家返岗。新的一年,刘庆说,对快递行业和自己的站点很有信心。

  “浴火重生”是马有龙的微信名,头像是一张阳光下旅人的背影。年后,马有龙被调往西湖区另一个站点,升任站长。说起自己所处的外卖行业,马有龙说:“值得学习的有很多。我相信骑手这个行业会越来越规范,对骑手和客户的保护也会更到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小哥;小哥村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