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江要求,主题教育要多采取这个方式开展调查研究——

四不两直,是什么?怎么做?

字体:
—2023—
04/14
07:20:08
2023-04-14 07:20:08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王璐怡

  浙江在线4月14日讯(记者 王璐怡)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当前全党关注的课题。

  近期,全国各地迅速部署开展主题教育,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被频频提及。我省部署开展主题教育时,对大兴调查研究作了详细安排,其中专门提到深入一线调研要多采取一个方式——“四不两直”。

  什么是“四不两直”?在主题教育中,为什么强调要采取“四不两直”调研方式?如何真正用好这一方式?

  一

  “四不两直”是什么?简言之,就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回溯“四不两直”,它最早源于安全生产领域,是一种暗查方式。2013年10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转变作风开展安全生产暗查抽查工作制度》,明确暗查抽查工作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之后发布的暗查暗访工作细则,给出了“四不两直”官方定义:指事先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进行突击检查、随机抽查、“回头看”复查的工作方式,并将此作为一项制度建立并实施。

  因为求真、务实,这一方式从安全生产迅速推广到环保交通、平安建设等多个领域,成为上级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发现基层真实情况、真实想法、真实问题的重要抓手。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回首百年党史,领导干部在调研时早有“四不两直”的影子。

  90年前,毛泽东同志一行四人到苏区江西省长胜县铲田区调查工作。铲田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钟赤牯听说毛主席来了,急忙四处寻找,最后是在一红军家属家里找到他们。他问为何不事先打个招呼,好做个准备。毛泽东笑着说:“为什么要事先打招呼呢?下来了你们一定会晓得,现在不少干部下乡,生怕下面不知道,这种作风不好嘛。”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县当县委书记时,在调研中也习惯不打招呼,直接下乡、进厂、入户。

  据《河北日报》此前报道,正定县退休老干部张五普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近平同志是在1983年春天,那时我在西兆通公社任书记,他一个人来公社调研,骑一辆旧自行车,下自行车就和我握手。我说,‘习书记怎么你自己来了,你认得路啊?’习书记说,‘打听,我打听着就来了。’”同志们回忆,习近平同志进村调研,许多时候都是自己在街头一站,随机招呼遇到的村民,三三两两把人聚齐了,再通知大队干部开座谈会。

  来到浙江工作后,习近平同志的调研足迹遍及全省90个县(市、区),“八八战略”正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就指出,“八八战略”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撰写的首篇文章,讲的就是如何调研。这篇不到300字的短文里,他提出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为广大党员干部给出了“深、实、细、准、效”五字诀。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身体力行,作出典范。

  二

  今天,大兴调查研究为什么要强调“四不两直”?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不可否认,过去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曾出现各种形式主义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有张贴悬挂标语横幅、铺红地毯迎接调研的;有事先对调研线路精心设计的,什么让看、什么不让看,什么让说、什么不让说,每个点位都安排“演员”,甚至还形成了经典路线;有的未调研先签到,走访前先合影,名为下基层调研,却没有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把调研当“作秀”;有的上车就睡觉,下车看展板,看似很忙碌,实则什么都没留下;还有的材料拿一堆,汇报听一通,对真正的问题视而不见,发表的“高见”也放之四海而皆准,调研前后一个样。

  这也给基层造成很大压力和负担。接到上级要来调研的通知,被调研单位就开始忙碌起来,提前踩点、准备汇报材料、整理台账、安排陪同……一大拨人围着调研转,手头要完成的工作反而放在一边。

  上述种种,都只会让调研“变味失真”,失去意义。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轻则劳民伤财,重则影响决策,耽误问题解决、贻误发展机遇,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最终将失去民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严厉整治形式主义,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是改进调查研究,明确提出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三令五申下,形式主义乱象基本消失,但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变异性,稍有时机就会变换“马甲”反弹回潮,下基层调研的形式主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大兴调查研究,再次强调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就是要让调研回归本位,听真话、摸真情、取真经、求真知,真正解决问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过调研开路,解决基层的急难愁盼,以实际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浙江在主题教育中强调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调查,正是明确传递“拿实效说话”的信号。

  “四不两直”,为的是切实减轻基层“迎检”的负担,让基层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真抓实干上;更是为了通过零距离与群众接触,面对面交流,真正看到基层的实际情况,听到群众真实声音,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走前列、作示范。

  三

  如何开展“四不两直”调研,让调研更有实效?结合浙江的部署,三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一是带着问题去调研,要勇于涉险滩、破难题。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体察实情、解剖麻雀。

  直白地说,这些地点就是“矛盾窝”。敢于“钻矛盾窝”了解实情,考验的是能力,彰显的是作风。调研要重精重准,既不给基层增加压力和负担,又减少基层投机取巧和弄虚作假的机会。调研过程中,少走有准备的“规定路线”看“门面”、看“窗口”,多走随机性的“自选路线”看“后院”、看“角落”,不预设立场,扎扎实实地把问题研究透彻、把措施准备充实。

  今年初,浙江启动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此次主题教育,浙江提出要深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在“深、实、细、准、效”上下功夫。省委主要领导在活动起始便明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来、解决困难去,真心实意为企业、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二是带着感情去调研,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研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四不两直”则为贴近群众提供了更多自主性和可能性,要放大这一优势。不妨走一走企业车间、掀一掀农民的锅盖、摸一摸老乡的被褥、看一看猪圈牛栏的家畜,用心用情根植人民,方能听到实话、察觉实情。

  三要带着思考去调研,做好调研工作“后半篇文章”,唱好调查、研究、转化“三部曲”。开展调查研究,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方案明确,调研结束,领导班子要交流调研情况,集思广益研究对策措施,形成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要及时梳理、认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问题、跟踪问效中,变调研“材料”为发展“密钥”。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大兴调研之风的今天,我们期待“四不两直”调研方式蔚然成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主题教育;调查研究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