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梭子蟹怎样“爬”上餐桌?记者体验出海捕捞、分拣、配送全流程

字体:
—2023—
09/05
07:56:00
2023-09-05 07:56:00 来源:潮新闻 见习记者 吕凌棘 实习生 沈润雨

图为舟山国际水产城码头。拍友 邹训永 摄

  眼下是梭子蟹最肥美的季节。从海洋到餐桌,一只只梭子蟹漂洋过海,需要经过怎样的“旅途”?日前,我们历时3天,亲身经历了出海捕捞到接驳、分拣、运输等环节,见证了梭子蟹“爬”上餐桌的全过程。

  出海捕蟹

  被钳得嗷嗷直叫

  舟山市岱山县衢山岛万北码头醒来的时间好像早了一些。8月19日凌晨4时,码头上大大小小的渔船已亮起照明灯,睡在船舱的渔民纷纷起身,洗漱、检查淡水与食物、冲洗甲板、检查柴油发动机……为即将出海的捕蟹船做着最后准备。

  有着十余年渔业经历的傅琪明是“浙岱渔02235”的船老大。这艘中等大小的渔船上住着5个以海为生的汉子,个个身强力壮,都喊傅琪明“傅哥”。

  “我们凌晨4时出发,要到晚上10时才能回港,辛苦得很,一般人真干不了。”傅哥一边在黑暗的海面上操纵渔船前行,一边打趣道:“你们可别晕船啊,这环境一般人受不了,你们晕船了我就要把你们送回岸上,一来一去产量就耽误了。”

  渔船驶离万北码头,以3至4节的航速航行一小时后,照明灯下的海水由土黄渐变成湛蓝色。恍惚间,我们以为前方即将到达海岸,但很快,发动机的嘶吼和不时飘来的柴油味、鱼腥味提醒了我们,现在是在汪洋大海上。

  凌晨5时,傅哥喊了一嗓子:“准备下第一网咯!”大家先将渔网分段抛入海里,然后用起重机吊起一根巨大的不锈钢横梁,这横梁靠着多根约200米长、小臂粗的绳索连接着巨大的渔网和船体,随着横梁被慢慢放入海里,原本“盘踞”在船上的绳索也一起入海。

  “两小时后才能起网。”船员唐杰对我们说道:“今年梭子蟹减产,还不知今天有啥收成。”在约两小时的航行中,我们忍着让人不适的腥臭与轻微的晕船感,与大伙冲洗甲板、清理海水仓,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鲜海货做准备。

  终于到了收网时。随着网被逐渐拉起,一只只梭子蟹和其他新鲜海货浮出水面。

  在船上,我们的分工是拣梭子蟹。这是个技术活,要先从筐里把活蹦乱跳的梭子蟹“控制”起来,然后用橡皮筋绑住它们的蟹钳与前肢。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暗藏风险,即使隔着厚厚的保护手套,梭子蟹夹起人来也是极疼的。

  完成一次下网与收网要两小时,一天大约要下5至6次网,加上启航与返航时间,渔民们一天的工作时间在16小时左右。“挣的都是辛苦钱,出航一次成本就要6000元,尤其是现在产量小,累点也值得。”傅哥说。

  中午饭点时,第三网已下海。我们早已筋疲力尽。可船员们还生龙活虎地在甲板上清点海货,张罗着做饭。不同于一般人的想象,船上五个汉子的午餐只是一小盆酱油烧杂鱼,配上米饭。“梭子蟹舍不得吃啊,也不下饭,还是要留着卖。”船员唐杰说。

  下午4时,由于受雷暴影响,渔船提前返航,幸运的是今天我们收成颇丰,300多斤梭子蟹被早就等候在码头的收货商买走,傅哥扳着手指算了算,这些梭子蟹按30元一斤算,能卖到近万元,“这些天来,今天是顶好的收成了。”

图为新鲜捕捞的梭子蟹。见习记者 吕凌棘 摄

  接驳到市场

  “头口鲜”的快字诀

  相较于傅哥的中型渔船,在海上进行捕捞作业的大型渔船只要天气允许,出海短则半个月,长则两三个月才会返航。海上期间,渔获可交由接驳船运输到岸边。这样的接驳船被舟山当地人称作“收鲜船”。一艘收鲜船可以对接数条大型渔船,收齐它们的渔获,一起运送到岸边,因此收鲜船出海,也需要两三天才能归岸。

  在这些收鲜船上,没有大型捕捞装备,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大型氧气瓶、盐水仓、冰块储藏室等设备与空间,这是为了在接到梭子蟹的第一时间,就将其暂养起来,鲜活地带回码头。

  8月20日,在收鲜船靠岸时,在一阵阵“快、快”的呼喊声中,我们登上了甲板。一筐筐分装好的梭子蟹被养在船舱底部的大型水桶中,船员们在岸上架起横梯,直接将梭子蟹送到岸边前来取货的电动小三轮上。

  “梭子蟹很难养的,拿到后我们要加盐加氧,同时要依靠冰块将水温保持在11至14摄氏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模拟海水环境。即便这样,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有三四成自然损耗率,所以上岸了就更要快、快、快!”“浙临渔运21555”的项船长解释。

  凌晨4时,梭子蟹一上岸,我们就紧跟李立伟的脚步。他是舟山海鲜电商“船奇”的创始人之一,他与小伙伴们看中了舟山的海产品资源,聚在一起进行电商创业。

  有着30余年经验的挑蟹师傅拥有“一眼识蟹”的本领,在帮着李立伟选出有膏有黄、肉质饱满的梭子蟹后,我们一起来到舟山国际水产城二楼。在这里,“船奇”团队已做好迎接梭子蟹的准备。

  一只只梭子蟹被我们快速过秤,按照重量定级,然后根据订单金额进行装盒、铺湿海绵纸、放冰块包、加氧封膜、装泡沫箱、装隔水纸箱等系列步骤。

  生鲜配送

  美味这样“爬”上餐桌

  自8月6日小开海起,顺丰舟山水产城速运营业点的梭子蟹订单量猛增。我们注意到,今年舟山始发的海鲜寄递流向,远至乌鲁木齐、哈尔滨、长春、昆明、兰州等地。

  “我们今年专门开通了舟山梭子蟹运输专线,在保证鲜度的基础上,尽可能送达更多城市,像乌鲁木齐,我们现在也能做到次日达。”顺丰水产城速运营业点负责人金毅豪说:“当然,如果我们无法保证客户所在区域能收到新鲜的梭子蟹,也会提示相应风险。”

  从水产城出发,我们跟随快递小哥配送了一单在舟山本市的当日达订单。21日早上8时,我们完成收货,在箱子上贴好“当日达”标签;半小时后,从水产城出发的顺丰专车运载着梭子蟹驶向中转站;中午11:30,梭子蟹在中转站完成分拣,送到客户所在的定海区顺丰清华兰亭速运营业点。中午12时,营业点对蟹盒进行二次分拣,并送达客户所在小区附近的配送点;半小时后,我们和快递小哥摞好蟹盒,骑着三轮,将早晨刚出海的梭子蟹在午饭时分送至客户手中。

  “每个蟹盒都会贴上当日达或次日达的标签,对我们梭子蟹专线来说,当日达快递是最高优先级的,从始发地装货开始,经过中转、运输,一直到分拣、分发,所有快递员看到这些快件都会优先处理。”金毅豪说:“不止舟山本市,上海、杭州、宁波、绍兴、嘉兴等城市都能保证在当天吃上鲜甜的梭子蟹。”

  随着小开海梭子蟹上岸,让人翘首以盼的东海美味,不仅“爬”上市民的餐桌,也引来游客争相尝鲜。沈家门海鲜夜排档成了食客们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老板,螃蟹还有吗?来一份。”“好嘞!清蒸还是葱油?”……我们在现场看到,梭子蟹等时令海鲜是食客们必点的。

  “开捕以后,新老顾客都来订桌,几乎每桌都会点梭子蟹,每天能卖上60至70斤。”在沈家门经营海鲜大排档的沈老板乐呵呵地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梭子蟹;海捕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从海洋到餐桌,一只只梭子蟹漂洋过海,需要经过怎样的“旅途”?记者亲身经历了出海捕捞到接驳、分拣、运输等环节,见证了梭子蟹“爬”上餐桌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