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探寻新时代“枫桥经验”数“智”密码

字体:
—2023—
10/25
10:50:52
2023-10-25 10:50:52 来源:潮新闻 台州政法融媒体中心 张晓琼

  今年,台州继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创”、平安台州“十连创”,七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后,又拿到一块金字招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这块金字招牌的背后,是台州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稳步提升,也是台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从“点上出彩”到“面上开花”,在台州这片土地上,“枫桥经验”迸发出勃勃生机。近日,记者走进台州,对当地新时代“枫桥经验”长盛常青的内在基因和成功密码进行了探索。

  镇域治理更科学

  群众发现企业污染环境后相关单位多久作出反馈?摊贩发生争执后从接警到结案要多久?温岭市坞根镇给出了答案:3分钟签收回访,20分钟到达,6小时内反馈,实现非警务警情全周期闭环管理。

  如果说基层治理的密码有迹可循,那么坞根镇的密码就是“122”。近年来,坞根镇以数字赋能基层“智”治,构建集成“综合信息指挥室+大综合一体化+数字化”三大改革的“122”模式,即1个综合信息指挥室,综合行政执法和村社网格2支队伍,数智赋能和群防群治2种手段,实时掌握信息、快速联动处置,实现高效治理。

  台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

  “有一艘渔船撞入我的养殖场,紫菜、养殖工具、物资都被撞坏了,大概损失了25万元。”不久前,坞根镇东门头村村民朱某带着10余人急匆匆来到当地综合信息指挥室。工作人员核查后迅速确认肇事船只为玉环籍渔船,随后联系温岭公安对接玉环海警,发起跨县域调解,最终帮村民挽回了损失。

  综合信息指挥室实现高效治理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成立综合信息指挥室以来,坞根镇共接待群众376人次,受理案事件653件,办结率98.46%,12345投诉同比下降20.45%,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31.93%,平均事件处置时间同比减少50%以上,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坞根模式”是台州基层社会治理的镇域实践样板。今年5月,台州出台全省首个《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建设与运行规范指南(试行)》,并通过星级评定等方式对指挥室建设进行指导。目前,全市130个乡镇(街道)正在推进综合信息指挥室规范化提升。

  台州市召开“141”基层治理体系迭代升级暨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

  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建设是台州推进“141”社会治理体系迭代升级的重要载体。今年,台州以深入实施基层智治贯通行动为抓手,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形成“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市”的社会治理格局。

  网格运行更高效

  “和兴社区有居民发生纠纷,请跟进核查。”近日,路桥区路北街道和兴社区网格员朱驰晨一打开“掌上基层”,就收到了一条来自公安部门的排查线索。

  原来,居民沈大姐和陈某因装修款项一事发生不愉快,甚至闹到了法院。“已经核查完毕,具体情况已上报给‘掌上基层’。”朱驰晨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反馈,最后乡镇街道专职调解员顺利“接单”,仅用一天时间就化解了矛盾。

  这是台州在基层基础大排查工作中高效实现隐患风险闭环管控的一幕。今年6月,台州全面启动了全市基层基础大排查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行动更高效、更智能。

  排查风险隐患

  “动态、精准、闭环”是这次行动的关键词。台州将原先分散于公安局、司法局以及卫健委等部门的数据集结,统一接入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接口,实现“部门统一行动、数据统一归集、采集统一入口、任务统一派发、事件统一处置”的“五统一”。排查过程中,由相关部门提供线索,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发布任务,网格团队排查反馈,最后流转到对应部门响应处置,实现走访任务精准发布、高效流转,隐患风险及时反馈、闭环处置。

  “以前,我们下村走访时,都是以往留存的‘老数据’,工作起来不方便。现在,数据打通更新后,我们一接到任务就能打开‘掌上基层’精准完成核查和反馈工作。”三门县健跳镇东边村网格员小郑说。

  为了让网格运行更加高效,台州还以“责任捆绑”为核心在全国率先推行全科网格模式,健全网格事务准入、专职网格员等级化管理等制度,并修订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全科网格管理规范》市级地方标准,推动网格管理专业化。

  开展基层基础大排查大走访

  今年,台州又上线了“网格运行中心”管理系统,开发网格指数、网格“热力图”等模块,并联动“110”“12345”“掌上基层”等平台,以数字赋能网格治理,实现网格运行闭环管理、全程可视,实现了从“全科网格”向“智治网格”的转变。

  “三治融合”更深入

  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台州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壮大群防群治力量,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几年前,温岭市腾蛟村因环境“脏乱差”而出名。如今,再次走进村子,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道路、清澈的河道、规整的绿化带,仿佛置身“大花园”。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的背后,是村庄的有效治理。

  “关键是用好‘三治融合’这个‘法宝’。”腾蛟村党支部书记林于安说,他们设计了一套积分体系,把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具体行为转化为“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于兑换生活用品,并将这一制度纳入《村规民约》,使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最终产生“裂变”效应。

  腾蛟村新时代文明榜

  腾蛟村的发展变化正是台州转变治理理念,以数字赋能“三治融合”的一个典型。

  去年6月,台州市推出文明有礼“芯”生活应用场景,通过规范市民行为,将“文明有礼”量化赋分,以“德治教化”促进市域“善治”。按照积分级别,市民可享商品优惠、免费停车、积分入学、贷款优惠等礼遇。不久前,曾获评“中国好人”的温岭火速党员志愿队队长王祥云凭借积分,成功申领温岭农商银行30万元“文明积分信用贷”。

  这些年来,台州在各地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者有机结合并推动三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在全国率先探索村民代表履职规范化和社会工作名家工作室建设,在全市推进“德润台州”公民道德品牌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并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创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2个、省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444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枫桥经验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