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潮声丨竞逐“第五大生产要素”,浙江凭什么?

字体:
—2023—
11/22
11:00:00
2023-11-22 11:00:00 来源:潮新闻 执笔 施力维 谢甜泉

  中国(温州)数安港被称为数据要素改革的“小岗村” 受访者供图

  1984年,温州瓯海,敢为人先的温州农民,集资办起全省首个农村专业市场——寮东米市,撬开了粮食市场化购销的一角。

  如今,米市3公里外,是把“数据”作为商品的全新市场——中国(温州)数安港,这里正探索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之路。

  就像日常生活离不了柴米油盐,进入数字时代,AI大模型、产业大脑等,同样“嗷嗷待哺”需要优质安全的数据资源。这背后已是一个规模超千亿的庞大市场。

  即将启幕的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据要素治理与市场化是其中的重要议题。近期,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纷纷出台举措,竞逐数据交易新赛道。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浙江沉淀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拥有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如何点数成金?浙江,相信市场的力量。

  “小岗村”

  中国(温州)数安港,全称中国(温州)数据智能与安全服务创新园。

  “欢迎来到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小岗村’。”这是瓯海区区长刘云峰迎接来客时常用的比喻,数安港正探索数据资源确权、合规、交易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

  11月中旬,记者走进面积达25万余平方米的园区,这里已有数据分析、运维、交易等生态链企业130多家,还有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联合计算中心、数据资源法庭、数据仲裁院等各类保障机构入驻。

  在数安港,虽没有人声鼎沸的现场竞价交易。但成立一年多来已有5380余单数据交易在“云上成交”,金额超过2.5亿元。

  就像40多年前,小岗村围绕农村土地开展的改革一样,数据要素的改革,也是一片待探索的“无人区”。

  2020年上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数据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被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

  2022年底,“数据二十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其中,浙江被“点名”成为先行先试地区。

  先行先试,试什么?首要的是基础制度的构建。

  “数据产业像在丛林里探路,看似哪里都能走,实际上一会儿踩坑、一会儿撞树。”每日互动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出了数据生态链上企业的共同焦虑。

  改革,就是要为广大市场经营主体,设置路标和“红绿灯”,确保数据要素的安全高效流通。这也是中国(温州)数安港,“安”字的意义所在。

  数安港创设了数据“合规证书”,数据产品在交易前需要经过一道前置程序——合规审查。

  比如,一款涉及企业授信评估的数据产品,需要经过安全合规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院士权威审查、市场合规检验、政府论证背书”等步骤,确保数据不侵权、隐私不泄露、数据质量有保障,方可上架交易。

  产权明晰,是要素流动的前提。数安港在数据交易过程中,采用了“三权分置”的办法来解决数据确权的问题,淡化所有权、强调使用权,聚焦数据使用权的流通。

  如企业授信评估数据产品,数据商通过加工后,实质上是将数据产品的使用权让渡给了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只需要使用产品,并不涉及也不需要产品背后数据的持有权。“这些基础制度的建立,为企业闯荡数据市场创造确定性环境。”刘云峰说。

  大市场

  数据怎么交易?并不是许多人想象中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家用U盘拷走数据这么简单。

  不久前,浙江宁唐健康公司与北京知信行公司,在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完成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数据产品的交易。宁唐健康利用医疗行业的公共数据建立了模型,实现糖尿病的风险评估。“这意味着医药企业可以提前介入,帮助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和改善治疗效果。”知信行公司因此出高价购买了这款数据产品。

  上架的数据产品 受访者供图

  有人把数据形象地比作石油,像石油工业一样,从开采原油到制成汽油、柴油等,需要经过蒸馏、提纯等一系列工序。“数据也是如此,需要通过清洗、加工、制作,并成为一件可供交易的产品。”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首席数据官李静说。

  目前,数据产品分为数据模型、数据集、数据报告等类型。数据模型可以重复使用,数据集可作为数据商进一步加工的材料,而数据报告则直接给出结论。

  很多情况下,数据交易,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比如“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这一产品,需要长期、持续的数据传输来优化完善。“这需要数据交易机构,从中扮演一个中立可信第三方的角色”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总经理孔俊说。

  浙江早在2016年就建立了大数据交易中心。该中心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浙数文化(600633.SH)发起。“数据二十条”发布后,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主要目标就是推动海量数据从场外“风险交易”,向场内“合规流通”转换。

  据统计,到2022年,中国数据产量已达到8.1ZB,同比增长22.7%,占全球数据总产量的10.5%,位居世界第二。这两年,全国各地的大数据交易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截至6月底,全国各地由政府发起、主导或批复的数据交易所达到44家。大家看重的是数据交易这个庞大市场。

  新生态

  数据与传统资源要素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数据不仅不会因使用而受损,还会通过共享实现增值。

  这意味着数据要素市场,参与者越多,数据越丰富,就越容易产生高价值的数据产品。

  “数据的魔力,来自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产业数据融合。”孔俊介绍,目前交易中心入驻的数据产品涵盖了工业大数据、产业金融大数据、公共数据等各领域,可服务于工业制造、城市治理等应用场景。

  主营建筑软件设计的杭州嗡嗡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刘杲劼,正在寻觅建筑施工领域的数据,“我们做设计软件,需要数据分析来辅助完成建筑结构的选型,以此判断用什么材料,花多少工期最实惠。”

  今年数据交易市场上,已经兴起了一批数据经纪人,可以为嗡嗡科技这样的企业,提供相匹配的数据产品。

  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还与中国移动共同发布了数联网长三角枢纽,依托中国移动在建的数据流通骨干网络,以长三角枢纽做为首个“东数西算”的骨干枢纽节点。这样买方和卖方通过接入网络,就可为双方降低数据传输的对接成本和安全风险。

  除了各类企业之外,许多数据掌握在政府手中,这些数据是公共数据。公共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政府主导下向社会开放,价值可能成倍提升。

  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是浙江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举措。今年8月,浙江正式发布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并组织公共数据开放大赛,邀请广大市场经营主体、科研机构、学生创业者,巧妙加工公共数据,唤醒“沉睡”的资源。

  比如,以全省高速公路为基础数据打造的“安迅应急救援产业互联”产品,用于道路较远;“碳效码”则利用市场监管部门、电力部门等数据,为湖州全市37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的碳排放“精准画像”……

  “开放数据,就像政府提供的‘一堆大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说,“找准市场需求,通过技术手段,把大米做成粥、白饭,再精准一点可以做成桂林米粉、煲仔饭……”数据要素要充分实现价值,需要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引来更多的“厨师”,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据产品”大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潮声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就像日常生活离不了柴米油盐,进入数字时代,AI大模型、产业大脑等,同样“嗷嗷待哺”需要优质安全的数据资源。这背后已是一个规模超千亿的庞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