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记者试乘杭州自动驾驶网约车——

这个AI司机有点稳

字体:
—2024—
01/17
07:18:22
2024-01-17 07:18:22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唐骏垚 叶怡霖

  浙江在线1月17日讯(记者 唐骏垚 叶怡霖)各式各样的网约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一幕已成日常。但能够自动驾驶的网约车,你坐过吗?近日,杭州开通了两条自动驾驶网约车示范运营线路,于1月15日至2月5日期间的工作日试运营。16日下午,记者就打上了一辆自动驾驶的网约车,沉浸式尝鲜了一把。

  记者体验的路线是从市民中心到火车东站,全程距离约7公里,单趟行驶约需20分钟。

  下午2时30分,记者在市民中心解放东路的临时停车点见到4辆自动驾驶的智能网约车。车子并不难认,因为特征一望即知:7座的普通商务车模样,但车顶上都竖起了两只“小耳朵”,那是视觉相机和激光雷达等传感设备。“这辆车的车身上一共有50个传感设备,相当于车的‘眼睛’;车里还有一颗‘大脑’,实时接收处理信息并作出反馈。”运营方“安途智行”的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体验乘坐试运营的杭州自动驾驶网约车。 记者 陈晓驰 摄

  打开副驾车门,记者探头观察了一下:车内装置与普通车辆并无二致,只是中控台和前挡风玻璃上各多了1个摄像头,“这是用来记录车内情况的。”驾驶位上的安全员告诉我们,由于是试运营,因此安全员也会一同上车,正常情况下,他无需任何操作,只在有突发情况时才会接手驾驶权限。

  刚上车,车辆的语音系统就发出了提醒:“请系好安全带。”下午2时43分,网约车启动,根据行车方向,方向盘自动转动了起来。可能是因为有安全员坐镇,记者乘坐这辆车时并没有想象中“慌兮兮”的感觉。

  这辆车有着灵敏的反应能力。在行驶中,它始终和前车保持着一个车身的距离。在新业路和钱江路口,我们遇到了第一个红灯,车子缓缓驶进左转车道并稳稳停住,等待绿灯通行;转弯时,也会自动打转向灯。在有待行区的路口,它也能按信号指示灯要求自动驶入车辆待行区。行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好几次前车突然变道,或者电动自行车突然出现的情况,这辆车都迅速作出判断并减速让行。

  不仅反应快,“安全意识”也很强。在行驶过程中,大部分时候这辆车都保持着40公里/小时的车速。在途中,前方车辆减速尾灯亮起,这辆车也几乎同时减速,并始终和前车保持着差不多的速度。在路口转弯掉头时,它会自动减速甚至停车,让行直行车辆。

  当然,“AI司机”的学习能力还有提升空间。在前方车辆速度较慢时,我们的“AI司机”并不会主动变道超车,而是始终在后面跟随。在路况较复杂的情况下偶尔也需要安全员接管。比如,在火车东站附近一条路上,本应在实线车道前就变道的它,由于两侧都有其他车辆,它选择了继续前行;安全员发现后,踩下刹车并调整方向盘,待右侧车辆全部通行后在虚线处变道,方才进入正确路线。

  下午3时8分,我们顺利到达火车东站出发层的进站口,打右转向灯,靠边停车,一共耗时25分钟。此时,语音系统再次提醒:“已到达目的地,请带好随身物品。”由于是试运营体验,我们到了火车东站后是不下车的,直接返回市民中心。

  总体来讲,这辆自动驾驶网约车和普通车辆的乘坐感受并无太大差异,甚至更平稳。但速度确实比有人驾驶的车辆要慢一些。车内的空调、座椅靠背等也可以由乘客自己手动调节,让行程更舒适。

  安途智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自动驾驶网约车是需要训练的,行驶的次数越多,搜集到的数据就越丰富,车载“大脑”的处理能力也就越强,“这次能在杭州城区复杂道路上进行试运营行驶,能够为车辆提供丰富的训练数据,也为日后正式在杭州商业化运营打下基础。”

  2023年11月,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迈出关键一步。其实,早在2018年,杭州就在全国率先进行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在亚运会期间,也开通了多条自动驾驶网约车试运营线路。目前,在良渚遗址公园、未来科技城范围内,也有正在试运营的相关线路。

  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5个城市的部分区域实现了自动驾驶网约车的商业化运营。记者从相关政府部门了解到,这两条自动驾驶网约车线路试运营结束后,杭州市将与安途智行一道推动自动驾驶网约车向普通市民开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AI;无人驾驶责任编辑:叶媛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各式各样的网约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一幕已成日常。但能够自动驾驶的网约车,你坐过吗?